舊照片上的記憶
趙勝利
我的父親趙鐘勛曾參加赴朝慰問團,去朝鮮慰問過中國人民志愿軍,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回國時帶回來了志愿軍戰士贈給他的照片,帶回來了赴朝慰問團頒發的紀念章,帶回來了朝鮮戰場上的戰地畫報,帶回來了志愿軍的戰利品美軍降落傘,帶回來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父親走后,他的遺物中只有從朝鮮帶回來的照片和紀念章保存得比較完好。可見在他歷盡滄桑的一生中,對這一段經歷是如此珍重。面對這些珍藏了近70年的舊照片,不由得喚醒我們重新走進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歷史,走近志愿軍先烈并感受他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付出的赤誠丹心,領略遠在異國他鄉那一座座烈士墳塋的肅穆與莊嚴。
在舊照片中,一張在朝鮮鐵原上馬山里的合影引人注目。
鐵原阻擊戰是1951年5月底至6月上旬,發生在朝鮮戰爭中的一次防御作戰。志愿軍在遲滯敵軍的同時不斷組織反擊,這一仗打得地動山搖,志愿軍陣地基本上全部被炮轟過一遍,有的地方被轟了好幾遍。兩萬多志愿軍正面硬抗住了五萬敵軍的進攻。
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抗美援朝使中國人民煥發出高漲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傾盡全力支援了這場戰爭。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爭先恐后,斗志昂揚地奔赴朝鮮戰場。
最讓人動情的是人民的捐款運動。戰爭進行到關鍵時期的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了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的號召。舉國上下都行動起來,形成了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涌現出大批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出現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事跡。梅蘭芳、常香玉捐獻飛機的事家喻戶曉。
當時我正在上幼兒園,天水市人民積極為前線捐錢購置武器。西關武姓人家,用賣掉很多祖傳房產的資金捐獻了半架飛機,一時間傳為美談。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都捐了錢,有捐一兩分的,還有捐獻一角錢的,可謂同仇敵愾,萬眾一心。1952年6月24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宣告捐獻武器運動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時期,全國人民派出代表,先后組成三次赴朝慰問團,前往朝鮮,對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軍民進行慰問。慰問團帶去了大量的慰問金、慰問品和慰問信,向親人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表達尊敬和熱愛之情。赴朝慰問團又把前線的戰況帶回后方,鼓舞與促進了各地人民更加高漲的愛國熱情。
在朝鮮慰問的這段日子里,我父親和慰問團員們與志愿軍戰士結下了深厚友誼,又親歷親聞了不少悲壯的戰地故事。
志愿軍戰士見到慰問團的成員,如同見到了久別的親人,大家緊緊擁抱在一起,眼含著熱淚,久久說不出話來。他們感謝這些冒著生命危險、不遠萬水千山前來慰問他們的祖國親人。慰問團員們來到大部隊、小分隊、坑道、病房,在那里目睹了戰爭環境的艱苦,領略了志愿軍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把特制的有和平鴿圖案及和平萬歲字樣的抗美援朝紀念章,贈給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及為抗美援朝到朝鮮工作的所有人員。
看著志愿軍戰士贈給父親的照片,那一張張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年輕臉龐令人感動,正是這些熱血青年,在祖國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獻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那片血染過的土地,永遠記得他們青春的容顏!
慰問團歸國后,我父親和天水去的其他代表們分赴天水各地作了多場講演報告,把耳聞目睹的英雄事跡向祖國人民做了匯報,激發了當地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至此,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結束了。
回首昨天,我們感慨萬千,中國人民志愿軍驚心動魄的浴血奮戰永遠載入人民共和國的史冊!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