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新作《煙火》:市井煙火中的“平民史詩”
著名作家王松新作《煙火》的故事是從天津老城的北門外一個叫“侯家后”的胡同開始的。
天津的民俗,風俗,市井文化,各色小人物,在歷史風云翻卷的背景下,如一幅長長的圖卷徐徐展開:從拉車的伙計、做小買賣的和手藝人(狗不理包子、拔火罐的、賣雞毛撣子的、賣鞋帽的、打簾子的、賣神符的等等),到外國殖民者、買辦;從革命黨、地下黨,到漢奸、地痞流氓等等。
日前,在《煙火》的讀者見面會上,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孫甘露表示,《煙火》寫了市民的生活方方面面,非常有“煙火”氣,文字背后是深沉的世界觀,是飽含了對普通人的悲憫。
《煙火》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小說滲透著濃郁的天津文化,尤其是天津特有的曲藝文化。
王松表示,自己將寫相聲的經驗引入到小說中,但又不是那種掉書袋式的,將相聲的語言表面化地插入到小說語言中,而是將其融入人物的生活狀態和口語化的敘事之中。
《煙火》中盡管寫盡亂世中平民的苦難,但讀來卻生動有趣,展現了天津人的獨特表達的方式和生存智慧。著名評論家程德培在現場說,書中寫了很多行當、很多人,不是“寫出來的,是說出來的”對于回顧我們的記憶,回顧我們過去的生活是非常有意義,小說的創作觀念很新。
王松直言,“我在寫這部小說的過程中,隨著‘穿越’回過去的一百多年,在北門外的侯家后一帶穿大街鉆胡同,和曾經的這些人一起生活,我漸漸發現,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城市,也喜歡彌漫在這個城市街巷里那種特有的煙火氣。”
“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哪兒的人,每一個人,不管他嘴上怎么說,其實都熱愛生活。也正因為熱愛生活,所以才會懷揣各自的夢想,充滿向往地去拼命活著。但我要說,就熱愛生活而言,天津人還要加一個更字。天津人的性格,也如同這座城市的文化,說起來可能有很多種說法,但這些說法放到一起就如同一個拼圖,拼出來的,就是天津人這種熱愛生活的性格。也正因為熱愛生活,所以才具有了這樣和那樣的諸多方面的脾氣秉性。”王松說。(記者 高凱)
相關新聞
- 2020-08-13《人文主義地理學》:如何以人來觀照地理環境
- 2020-08-12《光陰里那些手繪的花朵》
- 2020-08-11《大有之路》作者殷陸君:學思踐悟走好路
- 2020-08-11300多年前的《聊齋》,講的是今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