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位一體”的中原國學大學科群
資料圖片
【依托學科 推動“兩創”·國學學科化建設】
一
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篇時代大文章。各地情況不同,所以文章的“寫法”也各有不同。從幾個傳統文化資源大省來看,有的主要采用“書院+基金會”的模式,有的則以“研究基地+古籍整理”為基本方式,有的擬將省內幾家相關機構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河南省這幾年的做法可用一句話概括:堅定不移地走學科化的道路。
2015年,河南省將鄭州大學的“中原歷史文化”與河南大學的“黃河文明”列為優勢特色學科群,加以重點扶持。現在看來,這是極富戰略遠見的舉措,對后來的發展有戰略預設之功。2020年,為了響應國家的“雙一流”建設,河南省又啟動了特色骨干大學和特色骨干學科(群)建設規劃,將信陽師范學院的“炎黃學”納入特色骨干學科群進行重點建設。把它與五年前的戰略舉措聯系起來便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接著講”。這種一以貫之的戰略布局造成的結果是,一個以中原學、黃河學、炎黃學為支撐的具有鮮明的中原文化特色的大學科群格局正在形成。三個特色學科群的設置,基于一個共同的目標:立足河南區域文化資源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文化戰略需求。就單個學科群而言,三者皆是由相互關聯的若干學科交叉、融合后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而從河南高校學科建設的宏觀層面來看,三個學科群之間彼此涵攝、互益互補,從而在客觀上又推動形成了一個“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格局。
三個學科群中,信陽師范學院的“炎黃學”學科群出現時間最晚,屬于后起之秀。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炎黃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祖文化、龍頭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12月,信陽師范學院在全國率先成立炎黃學研究院,聘請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擔任院長,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震中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成立炎黃學研究院,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構建新時代炎黃文化研究的學科新形態——“炎黃學”,推動以炎黃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科化進程。建構“炎黃學”,旨在以學科之學梳理出學界關于炎黃文化的基本脈絡,凝聚幾代學人關于炎黃文化的研究共識;用學科之學打造炎黃文化核心學術生產力;依托學科,推動炎黃文化研究于當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學科之學的旗幟下建立起文化自信與自覺。作為學科之學的應有之義,炎黃學研究院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為本科生開設“炎黃學公開課”;同時又著手編撰立于學術前沿的大學生通識課教材《炎黃學概論》。以課程建設為抓手,通過教與學、教與研的有機統一,將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的“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科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相對于“炎黃學”而言,河南大學“黃河文明”學科群的籌建及其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要早得多。黃河文明并非簡單的區域性大河文明;它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源頭與主脈,已經成為綿延至今的中華民族國家文明的代表與象征。河南大學坐落于黃河之濱的古都開封,在黃河文明研究方面,既有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條件,又有古都名校的歷史文化積淀。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學術界已出現建立“黃河學”的呼聲。2001年,時任中國殘聯主席的張海迪與清華大學教授張紅武,在全國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聯合提出了《關于創立黃河學的建議》。2004年,河南大學的“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目前,該中心依然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研究黃河文明及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中心下設有黃河文明研究所、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研究所、黃河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中原文化與民俗研究所、古漢字研究所等。自2009年至今,該中心每年舉辦一屆“‘黃河學’高層論壇”,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黃河學”學科品牌。2015年,河南大學“黃河文明”學科群獲批為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學科群下設“黃河文明與國家起源”“黃河文明與國家治理”“黃河文明與價值構建”和“黃河文獻整理與研究”四個研究方向,并通過“黃河文明高層論壇”“黃河文明大講堂”等,傳播、弘揚黃河文化。在“黃河文明”研究和學科建設方面,河南大學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古人曾將天下分為“九州”,而豫州正好位居九州之中,故豫州又被稱為“中州”。“中原”之說即源于此。當今之“中原”,其所指有廣義、狹義之區別。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而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亦主要是河南省。開展中原歷史文化研究,鄭州大學的區位優勢可謂得天獨厚。鄭州大學的中原歷史文化研究起步早,學術積淀深厚。2003年,鄭州大學的“中原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為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8年,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亦獲批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5年,通過整合中原考古、中原歷史、中原文化等科研力量,鄭州大學申報的“中原歷史文化”學科群,成功獲批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學科群下設“中原考古與早期中國”“中原文明傳承與發展”“‘一帶一路’與中原文明”“中原人文精神與文化軟實力”四個研究方向。最近,鄭州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合建黃河考古研究院,共同服務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目前,在區域文化學科化方面,鄭州大學“中原歷史文化”學科群已位居國內前列。
二
“中原歷史文化”“黃河文明”和“炎黃學”三個特色學科群,之所以能夠在河南高校相繼落地生根,與中原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徐光春在擔任河南省委書記時曾經說過“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充分肯定了河南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
黃河中游地區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肇始于中原,中原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領先發展的代表。縱觀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來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考古發現,中原文化和文明的領先地位與中心地位是不可動搖的。被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列入研究重點的中原地區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城邑,除了山西襄汾陶寺遺址之外,其余五大遺址皆在河南境內。
中原文化不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也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先秦諸子中影響最大的幾家,除儒家之外,墨家、道家、法家等都發源于中原地區;諸子學派的代表人物,除孔、孟之外,墨翟、老聃、莊周、韓非等皆為河南人。中國古代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在宋室南遷之前,中原地區一直都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洛陽、開封、安陽、許昌等都是著名的古代都城。中原文化所特有的原生性、豐富性,決定了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由上述可見,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區,無論是在文明的起源階段,還是之后的發展階段乃至于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都屬于中國文化和文明的中心。炎黃、黃河與中原三種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根基,是構成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又是多元一體、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民族文化,時至今日依然深刻影響著中華兒女最基本的價值取向。
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就應該把它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怎么發揮呢?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的歷史文化資源大省,并非只有河南一家。像陜西、山東、浙江,還有河南等具有得天獨厚文化資源優勢的省份,應該如何發揮本省的文化資源優勢,將“歷史文化資源大省”轉變為“文化強省”,既服務于國家重大文化發展戰略,又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這是一個大家都要面對的時代大課題。河南省的具體做法是,依托省內高校,將地域性特色歷史文化轉化為“特色學科”,通過“學科建設”來實現由“歷史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中原歷史文化、黃河文明和炎黃學三個特色學科群,就是這一學科化戰略選擇的結果。它凝聚了河南人的文化情懷與智慧,是河南省上上下下各有關方面通力合作的結晶。
為什么要選擇走學科化的道路呢?學科化是建構當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關鍵性環節,是推動國學實現“兩創”的重要標志。
學科化是一種結構性的力量,它能夠為當代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起一種“結構性支撐”。我們以炎黃學為例。
炎黃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代表,是根,是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學術積累,但總體來看,炎黃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還是處于碎片化、孤立化的狀態和水平,沒有形成系統,沒有走出“疑古”,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民族與國家的文化“道統”。這個問題不解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就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來。怎么辦?我們要建構炎黃學,要把炎黃文化研究納入學科中去。大學是國民教育的基本樣態,而學科則是大學的細胞,是大學的基本話語方式。沒有學科就沒有大學,大學的各種功能活動都是在學科中展開的。我們要在炎黃學的學科框架下,在大學中開展教材建設、課程建設、教學建設、科研建設以及人才梯隊建設。學科化的要旨在于建立起一種結構,有了學科作依托,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炎黃文化;教與學的統一會形成核心的學術生產力;通過傳播學的“漣渏效應”,炎黃學也會不斷地走向大眾,為國學的普及源源不斷地提供源頭活水和思想養分。炎黃文化就不會淪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一陣風、走過場的“宣傳資源”,而是會持續地“在場”,在當代人心中真正扎下根來。由此,文化建設就會出現一個新局面。這就是我們的學科愿景。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歷史研究所的劉慶柱、王巍和王震中三位學部委員,已經分別加盟“中原學”“黃河學”和“炎黃學”特色學科團隊,這是一種強有力的舉措。
三
在中原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中,河南高校“三位一體”大學科群的建設更為重要,其必要性與緊迫性時不我待。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炎黃、黃河則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炎黃、黃河與中原,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構成了中華兒女的心靈故鄉與精神家園。從時間上看,炎黃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龍頭文化、根祖文化,而黃河文明與中原文化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起始文化。從空間上看,炎黃文化是全國性的,黃河文化是全流域性的,中原歷史文化有區域性特征,但這三種文化,皆是以河南為核心區域。炎黃、黃河、中原這三個構成中原歷史文化的基本要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是一個彼此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甚至可以說,三大學科面對的其實是同一個客體,我們只是把它置于三種學科視野中去觀察,用三種學科框架去解讀它、研究它,因此三個學科群之間的交叉性是顯而易見的。這就為構建“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以三個學科群之間的關聯性為基礎,建立“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是開展中原歷史文化研究的客觀要求與邏輯必然。
中原歷史文化(中原學)、黃河文明(黃河學)和炎黃學三個學科群的建設,有兩個方面需加努力:一是注重不同學科、學科群之間的交叉、聯動;二是做到區域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首先,三個學科群的建設,要瞄準學科、學科群之間的交叉點,凝神聚力,攻堅克難。當今社會,伴隨著學科的不斷分化與融合,越來越多的開創性成果都產生在學科交叉點上。2020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中原歷史文化(中原學)、黃河文明(黃河學)和炎黃學都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都是將古老的“根”文化轉變成了適應時代需要的新學問。中原歷史文化即中原學,最主要的是由歷史學和考古學構成,在歷史學中又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和地理等。黃河文明即黃河學,它研究的是全黃河流域文明的發生發展、生態環境,以及當今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等,也是多學科的組合,由歷史學、考古學、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經濟地理等相關學科交叉組成。炎黃學涉及歷史學、歷史文獻學、訓詁學、文字學、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也是跨學科和多學科相結合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雖然三個學科群有著各自不同的學科屬性,但它們都強調學科交叉與融合,都屬于建立在多學科基礎之上的新興人文交叉學科。
中原歷史文化(中原學)、黃河文明(黃河學)和炎黃學,盡管都有自己的學科特征和研究范式,需要從各自的學科視角出發來進行學科建構、學術研究,但是三者都必須重點關注、深入探討中國早期文明的起源、文化方式及思維方式的形成、文明進程的中國路徑、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以及“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根本性問題。反過來,這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解決,就更需要建立起“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格局。實際上,“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格局,就相當于一個更高層面上的交叉學科。通過學科之間、學科群之間的深度交叉、互動,三個學科群就可以真正做到彼此打通、分兵合進、協同創新。只有這樣才會形成中原國學大學科群建設并駕齊驅的三駕馬車、三股驅動力。因此,建設“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需要在頂層設計上科學謀劃、統一布局。學科群建設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單個與整體的內在關系,其建設思路一定要做到從抓“群體”到抓“群落”的根本性轉變。構建“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尤其需要三個學科群之間打破壁壘、打破相互限制、加強校際合作,真正做到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學科群落。河南高校應該有意識地將三個特色學科群的發展,置于“三位一體”大學科群的整體框架之下,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三個特色學科群的建設,要以服務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為導向,緊扣時代主題,瞄準學科前沿,聚焦關鍵問題,強強聯合、協同攻關,力爭取得更多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更好地完成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文化使命。
其次,河南高校“三位一體”大學科群建設,還需突破區域局限,具有開放性。不僅要立足中原,還要放眼全國,甚至還需要一定的國際視野。三個學科群中,“黃河文明”是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單元”——黃河為自己的學科標識。黃河文明盡管發端于中原,但黃河作為中國第二大河流,除河洛文化之外,還孕育了河湟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因此,“黃河文明”學科群的研究視野顯然要突破河洛、河南、中原等地域性局限。“炎黃學”則是以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二帝作為自己的學科標識。在炎黃學學科建設方面,河南的文化資源優勢確實比較突出,但周邊的一些省份同樣也擁有豐富的炎黃文化資源。以陜西為例,延安黃陵縣的黃帝陵、寶雞的炎帝陵在海內外皆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還有湖北隨州的炎帝神農故里、山西高平的炎帝陵、湖南炎陵的炎帝陵等,都是著名的炎黃文化遺址。前些年,國內曾經出現過有關炎黃故里的地域之爭。當然,從另一角度看,這種地域之爭也說明全國各地各族人民對人文始祖的敬仰和愛戴,因為這些遺存有的原本就是古代人們用以祭奠炎黃二帝的。由信陽師范學院主導的“炎黃學”課程建設,就是多講共識、少講分歧,把分歧放在學術探討中進行;用開放性眼光看待爭議,自覺拋棄地域性偏見,絕不言必稱河南。從嚴格意義上講,三個學科群中,只有“中原歷史文化”才算是真正的區域性學科。但是也要“由中原看全國,由全國看中原”,具體分析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原在中華文化發展和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的特殊作用,自覺地把視野從河南、從中原上升到國家、民族之高度。不僅要強調中原文化與中華文化、中原文明與中華文明之關系,還要重視中原文化與其他區域性文化的區別與聯系。有意識地通過“中原歷史文化”學科建設,來提煉中國智慧、中國價值與中國精神,從而讓區域性學科,更多地承擔起新時代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當然,我們還應該清醒地意識到,中原歷史文化、黃河文明與炎黃學三個學科群的建設工作基本上都還處于起步階段,“三位一體”的大學科群建設格局才剛剛形成,目前只是有了良好的開局,今后的建設之路還很漫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好后續的學科建設工作。
(作者:宋爭輝,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相關新聞
- 2020-08-17“重做”,才能“重生” ——2020上海書展聚焦實體書店疫后發展之道
- 2020-08-14丁捷創作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 2020-08-14印行超6億冊,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 2020-08-142020上海書展開幕:聯動線上線下展 體驗“未來閱讀”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