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的教輔出版流程再造
□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文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春季開學變得遙遙無期,筆者所在的出版社迅速把教輔做成PDF掛在網站上讓用戶自由下載,同時筆者手中僅有的紙質教輔也很快被搶空。這一情況說明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取代關系,而是迭代關系;不是誰主誰次,而是此長彼長;不是誰強誰弱,而是優勢互補”,也預示著紙質教輔將與數字產品長期共生、共長。疫情期間,互聯網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線上教學模式全面推行,產生了一系列線上剛性需求。在思考如何滿足廣大師生疫情期間需求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一步融合發展,教輔的線上需求和線下需求正融為一體,促使我們積極探索教輔讀物的出版流程再造,滿足教輔的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甚至未來智能出版的融合需求。
一、教輔圖書的融合出版已成為市場趨勢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全社會在努力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在日益激烈的教輔市場競爭中,通過數據資源提供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VR和AR等為一體的多媒介融合的教材教輔已成為一種市場趨勢?;跀底旨夹g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實現作者、讀者、編輯的無縫對接,形成學習共同體,提供即時、個性化服務,向教育服務商轉型已成為教育類出版機構不約而同的選擇。
二、傳統教輔出版流程的局限性
傳統紙質教輔的出版流程是:選題策劃—組稿—編輯—排版—校對—印刷—宣傳發行。目前,為了順應數字化浪潮,出版社普遍將線下產品簡單地照搬到線上,或提供一點額外的配套內容作為增值服務,如數學教輔在網上提供詳細答案、難題解答微視頻等。喻國明教授在談及傳統媒體轉型時認為,轉型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將傳統媒體內容照搬到線上,第二層次是借助社交平臺做基于傳統媒體內容的增值和互動,第三層次是應用、服務、社交的充分結合。當前我國傳統媒體的數字出版普遍處于第二層次。在前兩個層次中,教輔出版流程依舊是傳統的線性方式,沒有形成閉環回路。隨著第二層次轉型的深入,在向第三層次躍進的過程中,目前傳統的線性出版流程更加難以滿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廣大師生的個性需求、跨時空需求以及與作者、出版者、讀者的互動需求。傳統的線性出版流程無法滿足教輔出版新需求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
(一)出版數據無法充分共享
教輔圖書經常是不斷再版再印的,在一次次的再生產過程中,由于作者與出版社使用的軟件不一致,作者與出版社之間無法實現有效數據共享,重復勞動和交叉差錯難以避免。而教輔圖書的用戶也很難便捷地以數字方式獲取紙質教輔中的內容應用于教學場景中。在出版社內部,一方面,在傳統的出版流程中以紙質交付流轉為主,不同部門之間的出版數據也無法進行完整的交互、共享;另一方面,不同的圖書之間也難以實現內容共享。
?。ǘ┏霭嫘瘦^為低下
一是費時。傳統的出版流程從選題策劃到圖書發行,涉及多個環節,各環節串行執行,圖書的出版周期較長,圖書內容的時效性也會受到影響。二是費力。傳統的出版流程中,每一本書是作為獨立的項目進行生產設計的,因而紙質教輔中的題目被固化在作為產品的一本本書中,難以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進行查找、增刪或二次利用,當然也不能便捷地在網絡上發布。
?。ㄈ┳x者、作者、編輯難以形成社群互動
在傳統的出版流程中,內容沒有數字化,無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加強出版服務。缺少網絡社交平臺,信息流是單向的,在圖書出版和使用過程中,讀者、編輯和作者是隔離的,不能及時溝通互動。
三、以內容數字化為核心的出版流程再造探索
傳統教輔出版流程已越來越難以適應快節奏、多版本、多媒介融合的教輔生產。為了滿足融合教輔的生產需要,必須將出版內容從源頭開始數字化,以數字資源為核心,打造“統籌策劃、一次組稿、多元生成、精準服務”的教輔融媒體出版流程。
在傳統的出版流程下推進數字化,往往以原有的圖書為單元展開數字出版活動,這一過程中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僅僅成為技術手段,更多的是實現線下產品線上化,換一種媒介換一種方式來發布產品。新的融媒體出版流程與傳統出版流程對比有兩個方面的顯著特征。其一,提供的產品除了傳統出版中的知識內容,用戶在接收知識內容之后產生的個性化疑問、細化需求能夠得到及時回復和反饋,用戶能夠推動“適合我的教輔”產生。其二,利用數字化和網絡化技術,以數據資源的方式存儲內容資源,從互聯網思維出發設計內容的數據單元,這一過程不是簡單地將內容碎片化,對于教輔要充分考慮師生的教與學的過程,根據學科知識結構特點,統籌策劃、系統構建學科的數字內容和數據單元,這樣的數據單元將成為二次開發、數據挖掘、精準服務的元數據。
在新的融媒體出版流程中,可以進行如下探索和實踐:
?。ㄒ唬﹥热輸底只脑?/p>
教輔的作用是輔助學習,主要包括知識講解和練習題,而針對性強、緊跟教師教學的練習題是重中之重,而練習題的主體是各類題目。因而教輔內容數字化的核心是題目數字化,題目數字化可以根據不同的題型進行數字化。教輔的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解答題、作文題、聽力題等,題目的數字化主要包括題型、題干、備選答案、問題、標準答案、題目解析、講解音視頻、學科、年級、教材版本、知識點、難易程度、考察目標、題目來源、使用頻率等內容。傳統出版過程往往通過word文檔等形式將題目展示出來,大部分配以標準答案,這樣需要搜索、編輯一個題目很難。而通過數字化后將題目內容進行格式化存儲,作者、出版社內部員工和讀者很容易根據自身的需要找到合適的題目并能快速地將題目組織成結構化的內容塊。
題目的數字化完成了核心內容的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將教輔出版過程中常用的圖片、音視頻材料等素材數字化,為多種教輔出版提供豐富的素材,實現快速、并行出版,支持多渠道發布。
(二)出版過程數字化改造
傳統教輔出版過程在組稿后,從作者編寫完整稿件到交付給出版社,再經歷編輯、審稿、排版、校對、印刷這些串行環節才真正生產出紙質教輔。而有了數字化內容后,教輔出版過程可以將策劃的整體教輔拆分成若干章節甚至更小的模塊,每個章節或者模塊在整體的規劃下分別進行數字化出版流程加工,在出版流程加工過程中編輯和作者之間、出版社內部各崗位之間可以便捷地通過數字化網絡進行溝通、研討、修改和交付,實現各個章節或者模塊間并行實施出版流程。待最后一個模塊完成出版流程后,便可交付印刷裝訂或者通過APP、新媒體平臺等融媒體形式直接發行,甚至可以將單模塊直接上架到融媒體發布區,提高出版效率,豐富教輔展現形式。
(三)教輔應用拓展
以數字化內容為基礎的數字化出版過程,除了可以生成傳統的紙媒出版物外,還可以生成基于網絡應用的融媒體出版物,并且建立紙媒出版物和數字化出版物的連接和互動。比如,在紙媒上印刷二維碼,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獲得對應的音視頻信息。讀者通過紙媒提供的登錄信息或者通過電子出版物入口可以方便地加入到該出版物的交流群,與作者、編輯和其他讀者共同探討出版物,反饋出版物使用意見。使用、討論出版物過程中傳遞的信息,為作者、編輯高效工作提供指導依據。甚至基于出版物,有能力的出版團隊和作者可以通過音視頻、直播、VR、AR等手段提供答疑、知識拓展等服務。
四、教輔出版的融媒體出版流程展望
通過實施出版流程再造,新的出版流程將更加高效,出版物的知識價值和應用價值將進一步提升,也有助于教育出版社向教育服務提供商轉型。這一流程再造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1.協同作業。在融媒體教輔出版流程中,技術與內容并行,便于作者、文字編輯、策劃編輯、校對等人員協同作業,提高出版效率。
2.共享共建數據資源。以數據資源為核心的教輔出版流程中,出版社與教輔核心作者共享同建數據資源成為可能,在組稿過程中出版社可以為作者提供已有的數據素材,雙方共同對資源持續優化,大大減少重復勞動,提高效率。在新的出版流程中,重新構建了出版社與讀者的關系,讀者不僅是內容的接受者、分享者,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成為內容的生產者,成為數據資源的建設者。
3.多元發布。數據資源的存儲方式助力教輔產品實現從“相加”走向“相融”,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AR、VR以及交互性的復雜文本同時發布,為創新更優質的增值服務提供保障。同時,也為進一步發展智能化、智慧化出版打下堅實基礎,使向讀者提供更具針對性、更高質量、更優體驗的教輔產品成為可能。
4.構建作者、出版者、讀者三方圈層關系。在融媒體出版流程中,通過數字服務,三者易于形成社群互動,并根據三者間共同的訴求自然形成圈層,讓作者和出版社更加了解讀者,讓融媒體出版物更加符合讀者的需求,三者間形成更加密切、持久的關系。
相關新聞
- 2020-08-27甘肅詩人扎西才讓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 2020-08-2680件珍稀家譜文獻亮相山東 《孔子世家譜》“吸睛”
- 2020-08-26北京大學出版社將推出智識人文學科通識叢書
- 2020-08-26青年作家張皓宸談跨界藝術:希望作品給大家帶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