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歲月》:在承擔使命中淬煉青春
《山中歲月》 陳濤著
遼寧人民出版社
池溝村的面貌變了,作者深刻理解了中國大地上正在進行著的脫貧壯舉,體會到個人匯入時代洪流中的無悔青春。
《山中歲月》是陳濤在甘肅省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掛職駐村第一書記時的所見、所思、所感。全書16篇,10余萬字,記錄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冷暖人生。
2019年8月,我采風時曾到過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村。沿途是難得一見的甘南風光,大片人跡罕至的草場,晴天時可以極目萬里。對冶力關的美,《山中歲月》也有細致的描述。不過,陳濤不是旅人,他要在這片土地駐扎兩年,和鄉親們一起改變池溝村的面貌。
陳濤到甘南掛職做駐村第一書記時35歲。他下鄉的任務是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和陳濤一樣從城市來到鄉村的青年們的共同使命。陳濤知道這不是一份輕松的工作。除了來自工作的壓力外,一個人遠離家庭,一切都要從頭適應:氣候——“我們這個地方,說起來就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大約在冬季”;餐飲——除了牛羊肉,食堂的蔬菜常年是“一盤涼拌黃瓜,幾瓣大蒜”;還有孤單,晚上常常“點一根蠟燭,在房中靜靜坐著,手機、電腦不可用,于是或閉目養神,或讀書、抄詩,或是想村里的人與事,以及平日里接觸到的年輕人。”不過,陳濤對此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書中所說:“我不斷告誡自己不要虛度這段時間,不要對這段歲月說后悔。”
在《山中歲月》中,我們看到作者和當地干部走遍全鎮所有村小學和幼兒園,通過調研掌握比較全面的信息后,創建網絡助學平臺,陸續建起村小學圖書室、開設美育興趣班;看到作者從最初聽不懂當地方言,于是不斷觀察和學習當地干部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到深刻理解這一方水土,認定這方水土與自己從此息息相關。
兩年駐村生活,推廣扶貧項目,走訪、統計建檔立卡貧困戶情況,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整治環境衛生……作者認識到,基層工作的關鍵,是“要在高強度、高壓力、異常繁瑣的工作中始終懷有一種悲憫、一份耐性,凸顯誠信,言出必行,取信于民”。鄉鎮干部雖大多來自本地,為切實完成脫貧工作,多與家人分居,“自己在鎮上工作,愛人在一地,父母在一地,孩子在一地”。從精準扶貧到脫貧攻堅,依靠的是《山中歲月》中所描述的無數基層干部和當地百姓的勠力同心。
作為文學博士,陳濤的敏銳觀察力和文學表達能力,讓他在駐村期間捕捉到許多稍縱即逝的細節與細膩的情感流動。《山中歲月》在回望這段基層實踐之余,也將這些瞬間記錄下來,既有對個人內心的反省,也有對同代鄉下青年的觀察和理解。我曾經在冶力關鎮住過一夜,看到當地青年和陳濤的友誼,那份真摯又不善于表達的純樸感人至深。我更感興趣的,是作者在敘述這一切時的平靜:很少游離于具體的人和事,更沒有空泛的抒情,從中可以看到基層工作對一個年輕人的歷練。
池溝村的面貌變了。陳濤為此交付了一段青春,更因此深刻理解了中國大地上正在進行著的脫貧壯舉,體會到個人匯入時代洪流中的無悔青春。(孟繁華)
相關新聞
- 2020-09-02《深圳傳》:這部傳記,看見特區“每個人”
- 2020-08-31散文集《自由與向往》出版
- 2020-08-31首創“拼圖式小說寫法” 致敬《紅樓夢》盡顯世情 劉心武新長篇《郵輪碎片》出版
- 2020-08-28《融資風云》新書首發式暨讀者見面會將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