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讀書”,太扯了吧
翻閱媒體資訊,看到一篇文章說“今天的大學生該多看書了”,這讓俺一下滋生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難道“昨天”的大學生“少看書”就是理所當然的嗎?
點擊鏈接進去一看,原來有點標題黨的意味。文章其實說的是讀書的重要性,或者意義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屬于嘴和耳朵都起繭子的老生常談。
看官別想多了,筆者沒有輕慢的意思,反倒是覺得基于閱讀本身的重要,怎么強調都不過,新學期伊始,再次反復彈奏老調調確實也很有必要。
想不到的是,該文后面的跟帖:雖然大家都認同閱讀的不可或缺,但在排位靠前的評論中,“沒時間”閱讀論調居然有不少人點贊支持。比如“很多強制性的活動,把時間都霸占了,每天很忙卻感覺什么都沒學到”。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大概覺得自己的讀書時間被剝奪了。大約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強烈建議學校減少不必要的活動,留給我們更多的自由時間”,這樣的說詞——也就是望有更多的時間讀書——也引發了共同的感觸,再加上“老師布置各種各樣對學習意義不大的作業”,以及班委、學生會、協會的事,整天“忙得莫名其妙”之類……總之,言外之意就讀書沒有時間了。這實在是有些讓人意外。
關于閱讀的必要,我們有很多理由,從宏觀角度上說,諸如文明進步、社會發展什么的,差不多是年年講、月月講,同樣頻繁的布道,還有立基于個人立場的勸誡和感悟,像職業進階,素養提升之類,甚至“顏如玉、黃金屋”這種陳詞濫調亦是不絕于耳。
當然,作為不讀書的群類,各種理由、借口也有,而且還很充分的樣子。比如讀書無用的切身經歷:研究了無數發財學著作結果最多只是變身發財學專家,罕有成為財主的——倒是“不讀書”的有不少人發了財。還有就是十年寒窗所學,足以應付現實中的工作要求,等等。客觀說,這些個理由雖然有點荒唐,但您還真不好說服持有這些觀點的人,況且閱讀本身的結果,也未必就是單向地奔向美好、奔向遠方。試想,閱讀如果缺失思考,那還真就不如不讀。而另一面,思緒繁多的閱讀,卻又很難不滋生背離舊理念、舊價值觀的胡思亂想,更別說現實世界中那些不良學者專家因為讀書壞主意倍增的現象了。
事實上,雖然我們勸導全民閱讀,但我固執地認為讀書只是部分人的事兒,故而若干人理由充分地走不閱讀的路,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然而,說到沒時間讀書,這種理由就很扯了。
讀書并不是需要沐浴齋戒、正襟危坐才能從事的活計,也非學堂里聚精會神的洗耳恭聽,閑暇時光,碎片時間都可以閱讀,不是嗎?不說大學生,就一般人而言,個人覺得平常日子里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時間,即便真的課業、工作很多,或者還有繁亂的生活日常加身,但如若您真想讀書,“時間”的尋獲真不是事兒。簡單說吧,早起半點鐘行不?或者晚睡40分鐘可以吧?放下手機半個小時對每個人來說都完全不是問題,這沒錯吧?閑逛時刻步履加快一點,緊縮出幾十分鐘,聊大天和娛樂時間減少一些,想來這些也都不會有什么問題。再不濟,電視少看一個鐘點,或者發呆發愣、家務伴隨的時間咱聽聽書,這可以有吧?現在聽書跟隨手機無處不在,上下班時間改玩游戲為聽書,這不難吧?不錯,那些需要字斟句酌的理論書不適于“聽讀”,但故事性很強的文學名著——尤其是那些引人入勝的佳作——聽起來顯然是不應該有困難的。
總之,如果我們真心要讀書,當下就可以翻開書頁——現如今可以說每個人身旁都有書,或者是可以很輕松的找到書:手機有吧?閱讀App很容易滿足您讀書的欲求。再有,您要是再來個精心的閱讀計劃,比如每天閱讀幾十分鐘之類,一周下來,讀完一本書還會是事兒嗎?
顯然,無論多忙,讀書的時間總是有的,千萬別說沒時間讀書,而是應該自己內心反省,是不是真的想讀書,是不是在心智深處讓閱讀的理念有個生根發芽的區塊。(冷蕎麥)
相關新聞
- 2020-09-16請作家帶著我們翻一翻書店的履歷
- 2020-09-11古人開學那些事兒
- 2020-09-1115種圖書獲第15屆文津圖書獎
- 2020-09-11葉嘉瑩談近百年詩詞人生:把中國傳統“吟誦”留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