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另一種方式接近《老子》
《問道:〈老子〉思想細讀》
我們為何要讀《老子》?林語堂認為其中有治愈的靈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常隱藏有內心的浮浪特性和愛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禮教之下,倘無此感情上的救濟,將是不能忍受的痛苦……道家的自然主義是服鎮痛劑,所以撫慰創傷了的中國人之靈魂者。”日本學者池田知久是研究《老子》的專家,他的新作《問道:〈老子〉思想細讀》還原《老子》的真實面貌,期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說《老子》的內容和思想。
《問道:〈老子〉思想細讀》一書對《老子》的研究,底本采用的是馬王堆帛書甲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池田知久教授重視戰國晚期到西漢后期乃至晚期抄寫而成的出土文本。匠人式的精心研究,從底本選擇這一細節上就盡顯無疑。
作者細讀文本,目的是為了更加準確、真實、系統地還原文本。《老子》中所記載的語句、文章,有些是一望而知的,有些是一望無知的。池田知久致力于突破一望即知的表層,探究一望無知的深層。與此同時,因為研究《老子》的著作浩如煙海,問題也層出不窮:如何避開誤讀的風險,如何依據當下主觀意識、意識形態、世界觀來研讀《老子》,如何基于充足的、確定的歷史資料做出合理且完整的判斷……如果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也就可以更加接近《老子》的真實面貌。
為何要讀《老子》?因為其中有“道”。池田知久認為,《老子》的主要思想有以下五種: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政治思想、養生思想和自然思想。哲學思想是根基,以此撐起了倫理思想、政治思想、養生思想。而自然思想是一種新思想,是“與《老子》以往的哲學相互矛盾和對立,朝著相反方向發生作用的思想”。盡管存在對立和矛盾,但是因為自然思想還處在早期的未完成的萌芽狀態,“因此雖然孕育了哲學與自然思想并存于《老子》的緊張關系,但這個結構實際上沒有造成太大的理論破綻,兩者在混合、共存的同時力圖實現相互間的統一與平衡。”(鄭從彥)
相關新聞
- 2020-09-16《為什么是深圳》:用“開拓進取”回答時代提問
- 2020-09-14以詩為史 以史為詩:讀彭志強詩集《二十四伎樂》
- 2020-09-14上海:千余歷史建筑面向公眾開放 從“可聽可讀”到融入生活
- 2020-09-10探討婚姻真相,解讀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