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互聯網》:數碼時代,如何思考和學習
《人文的互聯網》
“讀寫”和“知識”
《人文的互聯網》中說,“知識只是了解,學識是進一步的理解,而智慧則是窮理”。以人文社會而論,在某些特殊的地方,一旦進入“學識”和“智慧”層面,不僅在學術上難以推進和言說,而且在傳播上會遭遇困境。我的《人文的互聯網》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豆瓣上有網評說,書里的文章比不上“公眾號文章”,這本書在推進、言說和傳播上顯然遭遇到了困難。我查了一下,發現受歡迎的公眾號有“傳送門”“微口幫”“今天看啥”“愛微幫”“瞅啥”。許多讀者因為習慣某種讀物,就受制于心理學所說的“熟悉定律”和“單純曝光效應”,誤以為他們熟悉的公眾號文章的標準也適用于我這本書。互聯網閱讀經常是一種習慣性的低層次閱讀,單純曝光效應告訴我們,人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對這個習慣性動物來說,就算是魔鬼,也是只要熟悉的就好。因此,我在書里特別強調,要努力提高閱讀和思考的層次。學術和智慧都是比公眾號文章要高的層次。
我這本書關心的兩個主要問題是“讀寫”和“知識”。讀寫問題和知識問題有重疊的部分,但不等同。書里有許多涉及讀寫史、書籍史、閱讀史、口語與書寫文化史、知識和知識管理史等方面的內容。我要提供的不是“專門”的,而是盡量深入的思考。
互聯網會削弱閱讀思考能力嗎
不過,我不認為誰喜歡在網上消遣閱讀,就一定不能深入、精細地閱讀嚴肅書籍。人有兩種不同的需要,第一種是把生活的價值理解為自然狀態的滿足,交朋友,等等。第二種需要把第一種需要看作是催眠和麻痹,是動物性的。你躺在沙發上刷手機,消遣瀏覽不同的網站,滿足的是你安逸、舒適的需要。我們不必把這個視為一種低等滿足,或者腦殘的表現。
《人文的互聯網》涉及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技術對于人類公共生活和個人生活兩方面的改變。網絡人群的集群化,以及散播仇恨意識,又在危及現實社會。對此,我認為制度非常重要,但從人文主義的角度,我相信人的自律。這兩者是不矛盾的。我在書里倡導,需要有旨在人的自我完善的人文教育和啟蒙教育。例如,網上確實有許多虛假不實的信息,還有散播仇恨、暴力、歧視、污穢下流、恫嚇威脅的言論。雖然網站管理可以對這類言論采取一些控制的措施,但是,再嚴厲的控制也不可能消除互聯網上的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從小學、中學就要開始進行批判性思維教育、互聯網讀寫和知識教育,以及公民教育。
人工智能應該有自主意識嗎
在《人文的互聯網》中,我支持技術進步,即便機器人有了自主意識、有了反思能力也沒有那么危險。人類現在以主人對奴隸的態度對待機器人。許多人認為,機器人有了自主意識,自己能夠開動腦筋,對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甚至對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需要也有了自主意識,這時候,機器人就會成為人類的“噩夢”“危險”或“敵人”。所以,人類現在就必須想辦法,絕對不能讓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
人害怕的是機器人的“惡念”。“惡念”里令人恐懼的是惡。一直到今天,人類對惡仍然沒有透徹的理解。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惡的問題變得更尖銳、更嚴重了。不能讓機器人擁有自主意識的主張,并不是基于對惡的理性認識,而是一種情緒性的排斥。它其實是在把由人工智能加劇的人性惡的問題推出門外,錯失一次歷史性的思考機會。說到底,我們現在要擔心的不是將來的機器人會如何失控,而是如何把當下的人類變得比較可控。
正因為如此,《人文的互聯網》是以人,而不是機器,作為思考數碼時代所有問題的核心。一切與互聯網、數碼技術、人工智能有關的問題都不單純是技術問題,而都是關于人自己的問題:人是什么、人為什么存在、人怎么看待自己和反思自己。作為工具的互聯網,它在改變人類自由認知的同時,也正在被鉗制自由的力量所利用。構建人文的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向人文的善的方向發展,或可成為決定勝負的因素之一。(徐賁)
相關新聞
- 2020-09-22以另一種方式接近《老子》
- 2020-09-16《為什么是深圳》:用“開拓進取”回答時代提問
- 2020-09-14以詩為史 以史為詩:讀彭志強詩集《二十四伎樂》
- 2020-09-14上海:千余歷史建筑面向公眾開放 從“可聽可讀”到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