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西崖:靠資料著《中國雕塑史》
角鴟尊
《中國雕塑史》 中國畫報出版社2020年7月
敦煌千佛巖佛洞
夔龍盤
大村西崖
靈巖外崖大佛
近日,《中國雕塑史》首部中文版面世,三卷本完整保留了原書的圖片編號。大村西崖的這部著作,從研究著述角度來講,堪稱最早的中國雕塑史專著。這本書初版于1915年8月,國學大師羅振玉為該書作序。梁思成早年講授中國雕塑史時,也曾參考此書。
編此書時,尚未到過中國
大村西崖(1868—1927)為美術史學者、評論家,曾任其母校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講授美學、考古學、東洋美術史等課程,還擔任過帝室博物館雕刻科主任。
早在1901年他即撰述《中國古代雕塑》綱要,1905年又編寫了《東洋美術小史》,作為講授教材,翌年增訂再版公諸于世。1910年編刊《日本繪畫小史》和《中國繪畫小史》。1906年參與審美書院的設立,編輯出版大量以中國書畫為主的美術書籍。
同時提倡并致力于文人畫之復興,著錄《文人畫選》(系列圖集)等,為中國文人書畫的在日普及貢獻尤大。上海中華書局版《中國文人畫之研究》(1922),即其所著《文人畫之復興》(1921)與陳師曾著《文人畫之價值》的合刊。另著有《中國雕塑史》(原文為《中國美術史——雕塑篇》)、《密教發達志》(1918)、《東洋美術史》(1925)等著作。商務印書館民國時期曾編譯過其《中國美術史》,后多次再版。
大村西崖編著《中國雕塑史》時,尚未有來華之經歷,但其著述本身多得益于其他來華實地調查者帶回的圖片資料,以及流失到日本的大量中國雕刻實物。
另外,流寓京都的羅振玉所藏金石文物拓片資料等也助力甚大。羅氏在為其撰寫的序言中,曾披露:“宣統甲寅冬,為予浮海之三年,有遠客扣門,持吾友藤田劍峰君介紹書以至者,曰大村西崖君。劍峰書言,西崖究心古美術有年矣,今將著《中國雕塑史》,欲見予齋所蓄古器物,及古刻墨本,以助其造述。乃與縱談吾國古雕刻事,則稱引群籍,若瀉瓶水,固已驚其見聞之博矣。爰出行篋所有者遍視之。君則汲汲于謁舍中,寫其影,錄其文,日力不足,焚膏繼之,至丙夜不止。寫錄不能盡者,又請以郵筒相往來。于是益嘆君用力之專且勤也。”
1915年初版,售價不菲銷售一空
該書是作者中國美術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著述,也是最早的一部中國雕塑通史。初版于1915年8月,分本篇(即文字篇)和附圖(圖版篇)兩種,本篇以日本新鑄五號活字印刷,六百余頁。除羅振玉之外,著名作家森鷗外,建筑史學家伊東忠太、關野貞等也都親自為其作序。附圖以珂羅版單張印行,計434張,978幅,藍布帙裝為兩函。因發行數量有限,雖售價不菲,但出版后很快銷售一空。如今日本的圖書館等藏書機構亦罕見其初版。1917年和1920年兩次再版,仍供不應求。
1972年,國書刊行會據1917年版加以復制,但不久又售罄,盡管1980年又推出再版,但目前仍難以入手。其為學界所重,由此亦不難窺知。連羅振玉也曾大為贊賞:“解韜繩讀之,書厚逾寸,密行細字,無慮數十萬言。征引至繁博,肇于太古,而下逮趙宋。敘述井井有條理,蓋言吾國雕塑之書,未有如此之詳且盡者也。”
羅氏的評價并不夸張。葉恭綽在《我國雕塑漫話》的講演中,有這樣一段開場白,似可印證這一點。
“我久已想做一篇論我國雕塑的文字,但因有關系的資料未曾搜集完整,故未下筆。后來看見日本人大村西崖《中國美術史——雕塑篇》,編得很好,要想超過他的,極不容易。因此更懶于動手。此次全國美展要我說些關于雕塑的話,我想這個題目恐怕說的人很少,因此為供給需要起見,不得不將我的意見寫出這一篇來。其實無甚專門的價值,不過大概說說罷了。”此講演做于1929年,距大村西崖該書問世的1915年,已相去十四年,但葉氏仍認為要想超過他這本書“極不容易”。
大村西崖本人也曾披露,為編著這本書,十余年來披覽各種文獻四五千卷,收集觀覽實物拓片無數,僅造像碑銘等就多達一千五六百種。
第二次來華時, 創設中日美術俱樂部
1921年后,大村西崖先后五次來華實地考察或進行學術交流。1921年10月至翌年1月,大村西崖首次來華,開展書畫美術調查和交流活動。北自沈陽,南到上海,中途歷訪北京、天津、蘇州、杭州等地,除與各地書畫家等交流之外,主要就是造訪收藏名家(如金城、關冕鈞、完顏景賢、陳寶琛、袁玉生、張致和、廉泉、龐萊臣、蔣汝藻等),觀摩并拍攝古書畫,僅拍攝回去的名畫就多達八百件。回國后經整理,這些中國名畫照片先后于東京、大阪、金澤等地展出,極大地豐富了日本人士對中國繪畫的鑒賞和認識。
1923年第二次來華時,與吳昌碩、王一亭等發起創設中日美術俱樂部(西湖有美書畫社),還曾編刊《禹域今畫錄》,將數十位中國近代畫家及其創作介紹給日本讀者。
1924年末至翌年初第四次來華時,還應邀于北京大學做了“風俗史研究與古美術之關系”的講演。
1926年第五次也是生前最后一次來華,主要目的是前往江蘇吳縣甪直鎮保圣寺,實地調查羅漢塑像。當他從天津南開大學秘書陳彬龢來信中,得知該寺院尚殘存唐代雕刻名匠楊惠之遺作后,興奮不已,當即決定前往調查。后撰寫出版了線裝本《吳郡奇跡——塑壁殘影》(1926)一書,內收其調查經過、研究心得,以及當時拍攝的一些大型圖片。這些文字及圖片,今天看來,尤為珍貴。因為保圣寺在其調查后不久,即遭火災焚毀。
梁思成在著作中,對此也曾有言及:“宋塑壁遺物以正定龍興寺為重要,甪直楊惠之壁已毀,幸得大村攝影以存。”
這本書對當時及其后的學界的確影響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東北大學講授中國雕塑史時,就曾參考過此書,后來根據其授課記錄整理而成的《中國雕塑史》提綱,也有提及。因為當時,梁先生尚未親歷云岡、龍門、天龍山等地做實地考察,其雕塑知識或研究心得大多得益于大村西崖、喜龍仁等學者的著述,以及歐美博物館所藏實物。
其在開篇所言頗能代表當時中國學者所處的環境及心境:“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藝術,向為國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鮮有提及;畫譜畫錄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詳。欲周游國內,遍訪名跡,則兵匪滿地,行路艱難。故在今日欲從事于中國古雕塑之研究,實匪淺易。幸而——抑不幸——外國各大美術館,對于我國雕塑多搜羅完備,按時分類,條理井然,便于研究。著名學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盤大定、關野貞,法國之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瑞典之喜龍仁(Osvald Siren)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車。而國人之著述反無一足道者,能無有愧?”
也許正因為梁先生較早言及這些海外學者及其著述,我國學界至今仍將大村西崖的《中國雕塑史》和常盤大定、關野貞合著《中國文化史跡》,以及沙畹《華北考古記》、喜龍仁《五至十四世紀的中國雕塑》(1925)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美術的“四大名著”。
相關新聞
- 2020-10-12大型中華藝術圖冊《中國民藝館》將推出英文版
- 2020-10-10我國公共圖書館去年平均每天發放借書證二十三萬多個 圖書館里人氣旺(新數據 新看點)
- 2020-10-10武漢“90后”“書醫”:妙手補書 與古籍對話
- 2020-10-10馮驥才重歸寫作 新作《藝術家們》蘊含“理想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