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建造叢書”用精品出版助力行業發展
□本報記者 范燕瑩

提起“數字建造”一詞,一般讀者可能不太了解它的具體含義,但是我們如果去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就會產生非常直觀的印象,并被這些不同于傳統的建造帶來的審美和科技感所震撼,而它們正是數字建造技術在工程建設項目中的實踐運用。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數字建造叢書”,便是建筑行業內第一套系統論述數字建造概念、體系框架、設計與施工方法及應用實踐的叢書。
“數字建造叢書”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等,便是對其出版價值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緊跟行業前沿 優化選題構想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了中國將走新型建筑工業化之路,并確立了“中國建造”的戰略地位。
“數字建造叢書”的出版充分顯示了建工社作為專業出版社,結合自身出版定位,牢牢地抓住行業前沿問題,從而進行“人無我有”的選題策劃的前瞻性。
早在2015年,建工社就有了最初的選題構想,這具體還要從建工社持續跟進中國建筑學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的學術活動說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原社長、“數字建造”項目總策劃沈元勤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道,我們國家在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的過程中,碎片化、粗放式的工程建造方式帶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建造方式面臨巨大挑戰。2015年年底,“數字建造叢書”編委會主任、時任中國建筑學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理事長丁烈云作了一個名為“數字化在工程建筑領域的運用”的報告。會后,雙方溝通,能否策劃一套圍繞數字技術對工程建造的影響及應用的專業圖書,這成為“數字建造”出版項目的最初設想。
“數字建造”這一出版選題得到眾多專家的充分肯定。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所說,工程建造正在邁進數字建造,乃至智能建造的新發展階段。“數字建造叢書”系統梳理和闡釋了數字建造理論框架和技術體系,總結了數字建造在工程建設中的實踐應用。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而且恰逢其時。“行業影響深遠,社會效益突出。”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日前在該書首發式上指出,出版社要多出版這樣的優秀學術著作,用高質量的出版物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權威編寫團隊 保證出版質量
“數字建造”出版項目于2016年3月正式啟動,從啟動到出版歷時4年多,其間共召開11次編寫會議。據沈元勤介紹,“數字建造叢書”的組稿,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組稿過程,不是把選題交給主編,按照規定時間收稿那么簡單。“這11次編寫會議,既是一個組稿的過程,也是一個研究的過程。”
從第一次選題框架會確定書稿的組織架構,到第二次確定出版定位及作者人選,其中包含叢書專家指導委員會、叢書編委會名單,再到最后一次結題會,這11次會議,有的是研究全套叢書體系、內容的編寫會議,有的是只針對某一分冊召開的研討會。這些編寫會議都有個特點,就是出版社每年借助中國建筑學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年會及其他學術會議,同時召開“數字建造叢書”編寫會議,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減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編寫專家比較集中,交流比較充分,對于保證圖書的出版進度和出版質量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叢書在編寫團隊的選擇上,既有從事理論研究的學者,也有從事工程實踐的專家,從而保證了叢書內容的前沿性和權威性。正如丁烈云所說,之所以能寫好這套書,是因為參加這套書編寫的作者,有很多是從事工程實踐的專家,他們本身就是工程的設計者和建造者,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內容體現了近些年中國建造的優秀成果。
不斷與時俱進 力求精益求精
“數字建造叢書”之所以能代表中國最先進的建造技術,背后體現的是編寫團隊及出版社與時俱進的出版眼光。沈元勤介紹,原來《數字建造·實踐卷》共3冊,分別聚焦鳳凰中心、上海中心大廈、上海主題樂園,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項目并未包含在內。2019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成后,丁烈云帶領的編寫組及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參觀機場后一致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對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使得機場的建造不僅速度快,而且質量高,這正是數字技術在工程建造領域運用的成果體現,于是編寫組與出版社果斷決定將這一實踐案例加入叢書中。
為保證叢書的出版質量與進度,建工社專門成立“數字建造”項目組負責該書的編輯出版工作。叢書在出版過程中,除了“三審三校”外,還邀請社外專家進行審稿,并進行全稿審讀,編寫專家根據審稿意見不斷修改,以提高書稿質量。同時在版面設計上也是精益求精,丁烈云所帶領的專家團隊及清華大學教授徐衛國、同濟大學教授袁烽專門到排版廠修改版式,精調每一個頁面與圖片,以呈現更好的版面效果。
“數字建造叢書”共計400多萬字,對于這樣的大部頭叢書,如果出版社能同時提供電子書,讀者查閱和研究則更為便利。日前舉行的“數字建造叢書”發布會上,就有讀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對此,沈元勤透露,建工社目前正在嘗試專業性圖書的電子化銷售模式,近期將會上線一批電子書,以方便讀者在線閱讀。
“數字建造叢書”的封底印有“建知微圈”小程序二維碼,讀者用手機掃碼后,可以看相關的資源。沈元勤表示,通過新媒體精準推送、電子書在線閱讀和紙書增值服務,不僅能夠促進“數字建造叢書”這樣的新書銷售與內容廣泛傳播,還能盤活一些老舊的學術圖書資源,可謂一舉兩得。
相關新聞
- 2020-10-14小小二維碼,創造圖書碼洋1.4億—— 岳麓書社如何玩轉二維碼
- 2020-10-14直播看展,定制“小書包”,買書送課—— 中信童書回應讀者深層需求
- 2020-10-13教科社推出《教育未來簡史》
- 2020-10-135種英文版新書線上發布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