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一泓清溪——記葉嘉瑩老師
葉嘉瑩(資料圖片)
1971年夏天,我在哈佛學習。我那時在做從晚明到民初的研究,經常去哈佛燕京圖書館找各種各樣的善本。古籍善本書收藏在獨立的一間屋里,不過那時候沒有特別嚴格的登記制度,借閱很方便,跟裘開明老先生說一聲就行。裘老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燕京圖書館做館長,也是首任館長。他是一位很溫厚的老先生,覺得有人肯用這些書,就是功德一件了,所以盡量給大家帶來方便。這些書大都是他千辛萬苦搜羅來的,有從中國大陸收的,也有從日本收的。這些善本當然很珍貴,可是沒有像今天那樣只能束之高閣供人瞻仰,碰也不能碰,當時我們還可以借出去影印。清朝初年的書都在普通書庫里面,隨時可以借回家。比如康熙年間的地方志,當年就放在普通書庫,直到20世紀80年代沈津去重新整理,才把乾隆以前的書都提升為善本。
正是在那里,我常常碰到葉嘉瑩老師。葉老師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在燕京圖書館看資料。其實,我在臺大上學時就上過兩年葉老師的課。我1965年進臺大讀書,葉老師在臺大教了一年《詩選》就去訪學了;我大四那年她回來,我又上了她一年的《杜甫詩》。后來到了哈佛,臺大的同學和老師經常聚會,我和葉老師也因此慢慢熟悉起來。葉老師只要進了圖書館,就基本上一整天不出來。偶爾我們來叫她,她才會和我們出去吃個飯,聚一下。到了周末,我們會以童子請觀音的方式,跟老師相聚,天南地北,像一家人一樣。
除了臺大師生之間的聚會,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文藝沙龍,是哈佛一些老師們組織的,叫“康橋新語”(在葉嘉瑩老師口述的回憶錄《紅蕖留夢》里,哈佛的Cambridge譯作康橋,英國的Cambridge譯作劍橋,以示區分),大概是想要在精神上繼承《世說新語》吧。沙龍主要在兩個地方舉辦,一個是在趙如蘭家里,一個是在陸惠風家里。趙如蘭不用講了,是趙元任先生的女兒。陸惠風原來在哈佛教歷史,后來也做一些生意,生意做得比較好,家里地方大,有個很大的客廳。我們基本上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沙龍。我印象比較深的是70年代、80年代這一段。最早的時候,趙元任先生還在,可他基本上不講什么話,只是很開心地坐在那里聽大家說。我們當然知道那個老先生就是趙元任啊,了不得的,他就坐在那里笑,看著他女兒主持。趙如蘭老師的先生卞學鐄也在,卞學鐄是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后來我到紐約教書,但是在波士頓還有一個公寓,所以我幾乎每周還會去。在哈佛那段時間,我和葉老師的師生關系越發親密,像家人一樣。
在這個沙龍里,大家什么都可以談,每次一兩個人,談談自己的研究心得或者特別的想法。雖然跟學術有點關系,但氛圍比較輕松。記得有一次我講了自己對晚明文化的一些看法,因為我研究這個。有一些想法跟當時(20世紀70年代末)對明朝的看法很不一樣。葉老師聽了很高興,她說你應該把這個東西做出來。我很慚愧,因為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做出來。她當時特別跟我說,我講的幾點她很感興趣:一個是當時對男女關系、對女性意識及性關系所采取的開放態度;一個是他們的自我揶揄,以嘲諷的態度批評道德規范;還有一點是,追求雅化生活的文化意義究竟是什么?葉老師雖不研究這些,可是對我的鼓勵與點撥都非常好。總之,在這個沙龍上,大家就是聚會、聊天,環繞著文史主題,天南地北地發揮,趙如蘭老師還會煮八寶粥給大家吃。那段生活真是有趣!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老一輩的先生雖然離中國很遠,可他們思考的東西,都跟中國的文化傳承有關。大家始終對中國心存向往。這種向往讓我們的生命有了許多意義,在互相討論中,我們回到一個文學的、古典的中國。而當葉老師和我在很多年后回到大陸,看到西湖還是像一千多年前的唐詩宋詞中描摹的那樣美,我們都意識到,許多東西是與文化審美連在一起的,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消散。
葉老師平時打扮得很優雅,每次上課時的儀容也很漂亮,有大家閨秀的貴氣。我還記得,大四那年聽她講《杜甫詩》,她講到杜甫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各種不幸,口氣帶有沉重的滄桑,好像她自己就變成了杜甫。她自己遭遇過時代動蕩、家庭不幸,而這些她在教書時從沒有讓我們做學生的察覺到。她在課上談笑風生,大家都聽得好高興,下了課也不想走,直到上下一堂課的人擠進來把我們趕出去。即便是后來她的女兒女婿意外離世,她照樣和我們談詩論詞,好像回到我們的學生時代。那時我就覺得,葉老師的人格魅力與精神力量非比尋常。她當然沒有再談笑風生,我們也能夠感覺到她內心巨大的痛苦,可她還是和以前一樣跟我們交談,還是繼續做之前在做的學問。她把這些苦難的經歷,統統轉化為理解古人和詩詞的養分。許多人講詩講文學,我聽起來總覺得很空,因為沒有真情實感的投入,而葉老師講的時候,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她不僅投入感情,還分析得很深刻。一般學者只是引經據典,把學問擺給你,她卻能把你整個人跟她講的文化連起來,還告訴你古詩詞能夠提供什么樣的精神力量。
葉老師時常引史為證,把讀詩的體會放到歷史的具體環境,讓你感受詩人寫詩的心境。她講《杜甫詩》的時候,已經表現出這個傾向,這應該是受到傳統中國文史教育的影響。不過,葉老師從不把自己限制在傳統解詩的框架中,而是不停吸收西方新批評的東西。無論是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還是羅伯特·佩恩·沃倫(Robert Penn Warren),這些她在1960年代中期上課時都講到了。我是外文系的,當時學的就是新批評這一套,所以對這些很敏感。我印象很深,有一次葉老師上《詩選》課,那是1965年下半年,我忘記當時講的什么詩,她突然提到福克納的短篇小說《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恰好我剛讀過,聽她講來只覺耳目一新。葉老師不僅文史底子扎實,研究視野更是開闊,總是不斷學習未知的東西。但她也不會被流行的理論所迷惑,不會硬套這些理論,更不會學了西方的新東西,就把自己的舊傳統統統拋掉。這一點我覺得很了不起。葉老師1973年發表過一篇文章《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為現代批評風氣下舊詩傳統所面臨的危機進一言》,列舉了把西方文藝理論生套進古典詩歌研究中產生的各種誤讀,強調了文學傳統的重要性。雖然我是臺大外文系的,但對于這個問題我始終站在葉老師這邊,對那種亂聯想、沒有歷史根據的結論很不贊成。就像葉老師文中說的:“要養成對中國舊詩正確的鑒賞能力必須從正統源流入手,這樣才不致為淺薄俗濫的作品所輕易蒙騙,再則也才能對后世詩歌的繼承拓展、主流與別派都有正確的辨別能力,如此才能夠對一首詩歌給予適當的評價。”
和葉老師來往了五十多年,我越來越覺得她了不起。可以說,葉老師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文化最優秀的一面,是一泓清溪。她講詩詞,更是教我們做人,教我們如何把詩詞中的力量吸收進來,去面對現實中的種種悲歡離合、骯臟齷齪,教我們永遠不要同流合污。作為一位在傳統家庭中成長的女性,她遭遇過那么多困難,擔負了那么多責任,這對于男性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
我到香港后,創立城市大學的中國文化中心,曾請她來擔任客座教授,她竟然是一個人來的,還帶著個很大的箱子。我們把葉老師安置在黃鳳翎樓,那個樓下面有廚房,上面有蠻大的套房,她一個人住了一學期。她那時候八十多歲,講起課來還是當年跑野馬的感覺,最重要的是,背后都有很深層的人生體驗。
葉老師離開香港前我去送行,一進去就見到她在收拾行李。她說:“我都習慣了,旅行時都是這樣,都是自己做。”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個大箱子里頭,外面再用帶子綁起來,我去的時候她已經綁得差不多了,而且綁得非常好。她說:“我自己照顧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心想,我們能夠做到老師的十之一二就很不錯了。(鄭培凱)
相關新聞
- 2020-10-16聚焦中華五千年文明傳承 《文明探源:考古十講》新書首發
- 2020-10-16第72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線上開幕
- 2020-10-16《新時代中國交響作品原創精粹》面向全球發布
- 2020-10-16聶震寧《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會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