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人類還有未來嗎
人腦不斷植入芯片,也許會成為長生不老的超人,但我們還會有屬于人的豐沛感受和無限創意嗎?人工智能給世界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會不會某一天轉而操控、替代并加害人類?基因編輯生殖細胞,或能治療許多疾病,但會不會危及人類基因庫與自然的生物世界?倫理學家、北大哲學系何懷宏教授的新作《人類還有未來嗎》從底線倫理和中西傳統文化智慧的角度考察了人工智能和基因技術與我們的現實關系,并提出了預防性的道德與法律規范設想。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調節“人際關系”,還要學會調節“人機關系”。
某種意義上,《人類還有未來嗎》是一本憂思之作,表達了對現代文明社會的危機想象不足和應對不足的一種憂慮之情。
《人類還有未來嗎》思考了人和機器的區別。如今,在計算和記憶能力方面,人類不如機器,但是許多重要的發明創造,甚至包括自然科學的創造,并不那么依賴計算和記憶能力,更不用說人文藝術的創造。未來,可能人在許多事情上會輸給機器,很多工作會讓機器代勞,但是最后剩下的東西恰好是能夠標志出人和動物的根本性的東西,也是“人之為人”最特殊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的意識,包括理性、感情和意志等等,當然還有道德方面的考慮。目前在棋類、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方面,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和人類相匹敵,甚至超越人類,但是在愛與被愛的能力上,人類是獨一無二的。
人類目前取得的成績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相當程度地解決了溫飽和早夭的問題,人類接下來該追求什么呢?是繼續追求物質與身體的滿足,還是考慮一下恰當的平衡,轉而追求精神與文化的成就?人將何為?《人類還有未來嗎》提出,也許還需要重返人文,重思古代的“學以成人”。
“人是高于物、超越于物的,是能夠把握物,但首先是能夠把控自己的人。”雖然我們已經不可能完全重返傳統,但是人文的智慧作為平時一種必要的調節和未來非常時間的準備,還是可能和必要的,需要以“學以成人”的古典原則來調整“學以御物”的現代原則。
在何懷宏看來,機器人或者人造物永遠達不到人的全面能力,尤其是達到人在人文藝術、精神信仰、哲學思辨和歷史意識方面的最高能力,或者說是能夠反映人的特性的能力,但是人工智能卻能夠獲得一種征服或者毀滅人類的能力,因此在思想上有所預警、行動上有所預防,絕不是多余的。(李崢)
相關新聞
- 2020-10-16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影作品集《來過》出版
- 2020-10-1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讀《紅燭于漪》有感
- 2020-10-13《習近平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出版發行
- 2020-10-13《DK人類登山史》:因為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