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巨匠 傳奇故事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中國文藝源遠流長,傳統深厚,幾千年來一代代藝術家留下了內容豐富的詩文書畫作品,引發了無數專家學者角度各異的解讀,所有這些作品以及對它們的研讀闡釋構成了一幅動態的藝術史、文化史。
聽聞周文翰有志為宋、元、明三代的文藝巨匠蘇東坡、趙孟頫、文徵明寫傳,我亦有所期待。中國藝術的一大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藝術家往往有綜合的文化修養,集詩文書畫創作于一體。這三位文人藝術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是中國文化的燦爛天河中閃耀的星座,其創作對中國的藝術史、文化史有重要的影響,實有必要以21世紀的史學觀念、美學視野、跨界思維追溯他們的人生和時代,寫出今人對他們的鮮活理解。
這三位藝術巨匠有一些共同點,比如都兼擅書畫詩文,都喜好鑒藏、園林、游覽,也都在生前就享有盛名。可是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面對的文化命題也有所差異,因此他們的人生和作品也各有特色。
蘇東坡的作品閃耀著時代精神的光華,無論是詩文書畫、話語方式還是生活態度都對中國宋代以來的文化有巨大而持續的影響,今天的中國人依舊對他感到親切。他曲折的人生、博雅的知識、達觀的性情,總是讓人回味,值得一寫再寫,似乎永遠無法窮盡。
趙孟頫,元代南北書畫藝術交融的集大成者,繼承多種書體風格而又別出心裁創造了“趙體”,并以書入畫,是“文人畫”的重要奠基者,對元末以來的繪畫藝術有巨大的影響,可是對專業以外的人,大多僅僅知道他的名字和幾件代表作,對他的人生際遇、藝術面貌不甚了解,元代的社會文化狀況對許多人來說也比較陌生,值得各界研究者深入挖掘。
文徵明,和他的老師沈周構成了“吳門畫派”的雙子星座,是承前啟后的山水畫大家,對明代中期以來的文人畫有巨大影響。他的書法也是明代的佼佼者,至今還有諸多影響。這位藝術家和蘇州這座城市的關系也值得深入研究,吳門畫派的興起背后體現的藝術和商業、藝術和城市崛起的互動關系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有重要參考價值。
我歷來提倡立足“大文化”“大歷史”看待文藝創作和研究,覺得創作者要有認識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視野的廣度、表達的精度,以扎實的創作功底和精深的文化素養為“厚積”之基,在創作過程中銳意追求“薄發”之境,登廣博之峰而造文藝之極。上述藝術家的經歷可以說就是生動的例證,我想這些前賢的人生、作品對今天的藝術家、作家、讀者也會有許多積極的啟發。
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可以用來說明傳記的重要作用,它給一幅動人的畫、一篇精彩的詩文補充了大背景,讓我們得以審視藝術家的一生,看到他的家庭生活、社會關系、時代氛圍的方方面面。周文翰對文化史有相當的研究,之前已經寫過《中國藝術收藏史》等通識著作,能沉下心來寫這幾位重要人物的傳記,可以說是從“縱觀”變為嘗試“橫切”,這需要慢工出細活,從原始的文獻入手,抽絲剝繭,研究傳主和周圍人物的關系,體會特定時代脈搏的起伏,如此才能繪出眾多主角、配角細致入微的群像,由點及面呈現那個時代的精神面貌。
我覺得這幾本書是求真意、有新見之作,求“真”,是把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文化生態中嚴肅審視,勾勒形貌,點染精神,寫人物的成長、內心的掙扎、命運的遇合,緊要處間或為之心中一沉;見“新”,是以當代的歷史和美學觀念看待三位藝術家和他們的時代,以視覺化的文字風格描畫歷史景觀,探究前人容易忽視的側面,敘述中不時讓人眼前一亮。
惟愿諸君讀之、鑒之,若有所得,誠為美事。
(《文徵明傳:蘇州的風雅傳奇》周文翰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0年9月出版)
相關新聞
- 2020-11-13國圖獲贈《陀羅尼經咒》等四種珍貴文獻
- 2020-11-13“大家”寫“小書”
- 2020-11-13“不是讀者不買書了,而是書店沒跟上需求” ——福建寧德新華書店升級脫困之路
- 2020-11-13劉海棲《街上的馬》塑造“山水溝街”文學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