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白馬》新書發布:以筆為旗,致敬英雄
李敬澤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 曾創作《喬家大院》的著名作家、編劇朱秀海近日推出新作《遠去的白馬》,這部軍事文學作品在歷史與現實的兩個時空中縱橫捭闔,以詩性的筆調和詠嘆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無私無畏、信念堅定、生動飽滿的共產黨人形象。
朱秀海曾先后在武漢軍區、第二炮兵和海軍服役。兩次參加邊境作戰。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音樂會》《喬家大院》《天地民心》;長篇紀實文學《黑的土紅的雪》《赤土狂飆》;中短篇小說集《在密密的森林中》《出征夜》;散文集《行色匆匆》《山在山的深處》;舊體詩集《升虛邑詩存》《升虛邑詩存續編》;電視劇本《喬家大院》《天地民心》等。
朱秀海 高凱 攝
朱秀海在采訪多位親歷過解放戰爭的幸存者后,收集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以一匹馳騁沙場的白馬為引子,拉開了長篇小說《遠去的白馬》的帷幕。小說主人公趙秀英,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曾多次組織村民支前,帶領全村民工隊配合八路軍作戰。
本書根植于真實的歷史故事,借助豐厚的歷史史實,以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決戰——解放戰爭為背景,以清醒客觀的文學立場審視和書寫歷史的復雜與真實、人性的善良與崇高,對戰爭場面、戰場情節與細節的書寫,對眾多人物的情感與命運的描繪,均掌控有度,拿捏準確。
在該作品近日的一場分享會上,著名評論家、散文家李敬澤對《遠去的白馬》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可以把《遠去的白馬》看作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偉大的征途和偉大的回鄉。一個女性,在磅礴的歷史中,一個農村女人開始了一場偉大的征程,經歷這樣的征程之后(不僅是歷史的征程,也是人的征程,人的心靈的征程),最后回鄉,繼續為這個國家、為一方百姓付出,我覺得她非常強大,小說也非常有說服力。“這樣一部作品,它給我們提供的空間是非常廣闊的。包括這個女人身上那種豐富的人性,這個小說不僅能讓我們進去,能讓我們感動,而且能夠有精神上的洗禮,至少在讀的過程中精神是往高走的,這部作品達到了這一點。”
“這部小說具有情感沖擊力,能夠打動你,我讀的時候就是把身心放在里面,直接面對作品,就這么讀,我被它拉進去,被主人公的命運、性格以及小說所展現出來的這個世界深刻感動,這樣的作品很少,《遠去的白馬》就是這樣的一部小說,它能帶著我們走。”李敬澤說。
評論家劉大先坦言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深受感動,“這部作品確實能給我們帶來精神的洗禮,這是一個傳奇故事,但它是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劉大先表示,小說里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人公趙秀英的形象,“女主人公的選擇讓我們重新思考了‘人’的意義,人不僅僅是趨利避害的,也有超越性的一面,有理想性的一面,有非理性的一面,在特定場合他真的能夠犧牲自己。他提出,《遠去的白馬》是我們時代的雅正之歌,這個‘雅’不是附庸風雅,或者小資情調,或者中產階級美學,這個‘雅’來自于《詩經》風雅頌的‘雅’。從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是我近年來讀過非常提氣的一部作品,對每個人都是值得一讀的。”
文學評論家傅逸塵提出,“我們理解當下文學的時候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個題材領域,還要看優秀作品是否能夠溢出本身所描寫的題材,上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的觀念和高度,能夠與世界經典文學對話,從這個層面上說,《遠去的白馬》讓我們看到了優秀作品所具有的高度。”
朱秀海當日回憶創作歷程談到,2004年年初他開始組織采訪,從山東膠東老區開始,從他們登陸的莊河一直采訪到臨江。歷史上,渡海的部隊到了東北之后馬上編成新的部隊打仗,后來長期駐守在粵東臺灣海峽一側,作者的采訪也因此一直到達廣東,從老戰友的回憶中喚起了一位支前女英雄的形象。
為了了解三十六團的戰斗經歷和趙秀英的故事,朱秀海采訪了13個月,第一次接觸到一支完全由人民組成的作戰隊伍,他感慨這次經歷“真正開始理解人民革命為什么勝利,當共產黨成了人民的時候,任何的困難、任何的艱難都阻擋不了人民的軍隊。”
“我是為漸漸凋零的老英雄寫一部史,寫一首詩。他們騎著白馬遠去了,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壯舉,他們達到的人生的和精神的境界,我有責任傳遞給后人。”朱秀海說。(完)
相關新聞
- 2021-03-31人民文學出版社成立70周年 見證中國人70年文學記憶
- 2021-03-31《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叢書首卷面世
- 2021-03-31貴州:系統策劃記錄“千年之變”系列圖書出版發行
- 2021-03-31我們查了史書為古蜀國寫的日記,解密三星堆的前傳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