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陰霾下的人性之光
作者:酈瑤瑤
《簡短的婚姻故事》由斯里蘭卡作家阿努克·阿魯德普拉加桑創作,講述了斯里蘭卡內戰爆發后,大量泰米爾人逃亡到東北部海岸,其中孤身一人的青年男子迪內希在對營地周遭環境漸感茫然之際,經索馬桑達拉姆先生說親,與其女兒甘加結婚。漫天戰火與哀號中,兩個陌生的年輕人互相接納,撫慰彼此的痛苦。
作者以主人公迪內希的視角切入,采用線性敘事模式,運用精準的長句描寫戰爭中民眾所蒙受的身體與精神的雙重苦難,在近乎冷靜與理性的筆觸中,勾勒出斯里蘭卡內戰的悲慘景象,令人震撼。迪內希是一個十分感性、內心充滿愛的人物,在最糟糕的處境下仍不斷地感知與回憶,架起殘酷現實與過往回憶的橋梁,并在此之上嘗試尋找生命的啟迪與希望。
小說注重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索,將人們對戰爭的畏懼與無奈,通過描摹他們面對炮擊時的狀態細致而透徹地表露出來。終日被炮火驅趕著的民眾絕望又機械地向東北地區的營地聚集,越來越多的人在面對轟炸時臉上毫無表情甚至露出非人且扭曲變態的微笑,在生與死之間顯得悲哀而麻木。但躲藏在掩體內的女人們總會對在轟炸中的傷亡者報以最大的憐憫——炮擊結束后,她們會從掩體中跑出來,尖叫著,哭著……想方設法把受傷的人拉到安全地點,即使那個人已經死了也會這樣。當所有的生命和意義之源被摧毀,她們依然勇敢地拒絕放棄希望。
對于事關他人苦難的審美與倫理間的重要關系,小說對一些關鍵性問題做出了重要的哲思與反觀,具有很強的現實觀照性。迪內希因新婚初夜性功能衰退而哭泣,經歷了戰爭的殘酷和母親的離世后,這是最后一件使他哭起來的事。他回想起童年時遭受了一次母親對他的不公正對待后的哭泣,這兩種哭泣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因為哭泣使自己承認受到了某種傷害并使自己從中得到滿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不再忽視別人所承受的苦痛,不再承認自己所受苦痛的唯一性,也就很少為自己而哭了。當迪內希因響聲去不遠處的一片叢林中探視一只受傷的烏鴉時,烏鴉不再痛苦地叫喚,迪內希的心境也變得平靜。在相互的陪伴中,不幸的二者都獲得了苦痛的慰藉。
小說結尾,迪內希在海岸邊靜靜抱著在炮擊中去世的甘加。一場持續不到24小時的短暫婚姻就此完結,但它給予迪內希的影響卻遠遠不局限于此。伴著沉重的天空與無聲的海水,一種奇怪的失重的靜止感將迪內希籠罩。他的胸膛里仍舊容納著不多不少的空氣并不停地振蕩著——生命就此傳達著它的本質。小說將男主人公迪內希置于一個近乎絕望的境地——戰爭,又給予其一段短暫婚姻的刺激,從而最大程度激發了迪內希細膩敏感的特質:他極度珍視人類最普通的日常行為,他在與新婚妻子甘加和受傷的烏鴉的相處中,體悟世間萬物的共通性與生命流逝的必然。
《簡短的婚姻故事》以殘酷的斯里蘭卡內戰貫穿全文,通過對戰爭慘象和人性的深刻描摹,探討了人生中關于苦難的問題。小說最后寫道:“隨著空氣繼續的進入和離開,他的胸膛一直獨立于他而繼續振蕩,起起伏伏,接受和放棄,那里仍能夠容納少量的空氣”。在這一句對迪內希呼吸的描寫中,似乎所有的故事戛然而止,但讀到這里的人們會明白,縱然迪內希之后在營地內的境遇依然充滿著不確定性,或許他也會像甘加一樣死于炮火,又或者他能繼續在這場戰爭中生存下來,但他在經歷了一段不到24小時的婚姻、窺視并理解人性的冰山一角后,將繼續選擇盡力地生存。不變的是生命消逝與時光流轉,屬于迪內希和戰地人們的生活終將繼續。
或許在被陰暗的戰爭裹挾時,淹沒在炮火中的人們,仍可以綻放一絲人性的光亮!
相關新聞
- 2021-04-25手捧《讀者》,你是否還是當初那個讀書的少年?
- 2021-04-25《讀者》,“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發行量反彈了……
- 2021-04-25甘肅省“書香隴原”閱讀季啟動
- 2021-04-25海報|黨史讀什么?這里有一份書單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