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詩歌的好讀者?
李少君
詩歌作為語言的黃金,其對情感、意象的傳神表達,是其他文體無法比擬的。遇見一個好詩句,帶來的精神享受,是很多人都能真切體會到的文學時刻。
但提到讀詩,尤其是新詩,有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看不懂”。其實,好的詩歌往往不需要讀者具備特別的專業知識,就像聆聽交響樂也不一定非要懂才能get到美和意義。當然,閱讀、欣賞詩歌之美,還是需要讀者有一定的人文審美能力。對于普羅大眾來說,如何切實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呢?關于這個問題,封面新聞記者聯系到有詩歌界“國刊”之稱的《詩刊》主編、著名詩人李少君。
詩乃心之聲
多讀可提高詩歌審美力
“如果你想做一個詩歌的好讀者,不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李少君說,“喜歡一首詩,主要是一種心靈的相契,是隔空的知音。比如說,當你讀一首詩,里面有幾個句子特別打動你,或者整個詩的美好氛圍,或者一種趣味打動你,你就可能喜歡上一首詩。當然,什么樣的詩歌能打動你,這當然也跟你本人的修養、興趣有一定的關系。比較專業的讀者還會對詩人的創作背景、當時的詩歌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但這些不是必需的。最關鍵在于你的心,要對天、地、自然萬物、他人的悲喜有所敏感、共鳴。”
詩乃心之聲。詩人是孤獨的,但詩作卻可以像長了翅膀一樣尋覓它的讀者。關于詩歌與知音,李少君提到一個說法,“無限的少數人。一個詩人,他的讀者在其所處時代,可能并不是最多的。但是一代一代,總有一些特別熱愛他的讀者。李商隱就是這樣的詩人。”如何提高詩歌審美的眼力,在李少君看來,“沒有特別的絕招,只有多讀。讀得越多,你就能通過不斷的閱讀比較出不同點來。尋找你喜歡的詩,這個過程本身也很愉悅。”
博覽群書不現實
建議專題式閱讀
開卷有益。這固然沒錯,但一個成年人處在當下這個社會節奏,要博覽群書,也不太現實。李少君深有感觸,他的應對方法是,“以自己感興趣的某個課題為切口,進行專題式閱讀。”比如某段時間對某個人的作品感興趣,除了讀其作品,還會把關于這個人的相關研究著作,都找來看。”近段時間,李少君對宋明理學很感興趣。他先從哲學史的角度去讀,然后在宋明理學家里選兩個,最感興趣的是周敦頤、王陽明。“這樣讀起來就會深入,而且因為你正好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就比較容易讀進去。”
當下社會節奏匆忙,讀書需要抓緊時間。李少君在自己隨身帶的包里,隨時放著一本當下想讀的書。“這個很重要。就是說,你可以在任何時間,比如等一個朋友,坐飛機,坐地鐵,你隨時可以把它找出來看一看。李白、杜甫、蘇東坡的詩詞,過一段時間我都會重讀。”他也不排斥手機閱讀,“如果使用得當,手機其實也可以幫助我們隨時隨地閱讀。“比如你專門去找一本雜志,可能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但是用手機可以很快搜索出來。”
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