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典藏豐富,博大精深。近年來,越來越多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覺熱愛也由衷自信。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國風國潮節目不斷產生“爆款”。《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典籍里的中國》《還有詩和遠方》《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等文化節目,熔鑄了歷史與當下、傳統與現實。
文化節目如何“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可行路徑在哪里?如何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7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召開“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暨文化節目創作座談會,總結有益實踐。
文化自信
讓守正有“根”創新有“魂”
文化自信激發使命感與責任感。這一點,廣電人有切身的深刻感觸。從老牌節目《梨園春》對傳統戲曲文化、《武林風》對中華武術文化、《漢字英雄》《成語英雄》對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到“新秀”《唐宮夜宴》等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弘揚,河南廣播電視臺的探索實踐緊緊圍繞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扎根中國文化的土壤。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我們必須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自覺肩負起傳播文化自信、唱響時代強音的社會責任,創作生產更加豐富優秀的文化產品,源源不斷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王仁海介紹。社會的廣泛認可,讓他們對弘揚傳統文化、走文化興臺之路信心更足、決心更大。
文化自信讓守正有“根”、創新有“魂”。創新絕不等于盲目的標新立異,唯有守正,創新才能行穩致遠。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在“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中品出了“敬畏”二字,“沒有敬畏就沒有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弘揚”。《唐宮夜宴》中,14位宮廷樂師從《簪花仕女圖》《搗練圖》《明皇幸蜀圖》等一幅幅古籍名畫之間穿行而來;實景版《紙扇書生》途經嵩陽書院、嵩岳寺塔、中岳廟、老君山,一路起舞,兼容并包;國風舞蹈《洛神水賦》,舞者化身洛神,以《千里江山圖》為背景,在水中演繹飛天姿態,跨越1000多年,重現飛天壁畫雍容神韻……藝術呈現出新,話語表達更新,內涵意蘊有時代新意,但我們發現,節目中歷史傳統的厚重底色沒有變,中華美學的精神本色也沒有改。守正創新的“根”和“魂”來自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因為自信所以自覺,因為自信所以內心篤定、腳步堅定。
改革賦能
機制顯活力創作添動力
“好節目好作品的產生,根本上靠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支撐。必須勇于創新,深化改革,持續推動文化發展理念、方式、制度、機制的改革。”河南省委常委李亞提出。
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廣電媒體面臨著新的挑戰。求突圍、謀發展,路在何方?一系列現象表明,改革是文化繁榮與文化發展的動力所在。以改革賦能,機制才能彰顯活力,創作才能平添動力。
河南廣電從“三個建立”謀篇布局。他們建立多勞多得的薪酬激勵制度,向宣傳一線、創作制作等關鍵崗位傾斜,大力獎勵在社會效益、節目創新、媒體融合等方面有突出貢獻或重大突破的項目。他們建立人盡其才的項目化擇優機制,讓年輕化的團隊在良性競爭中釋放潛能。他們建立優質資源整合機制,將多個部門整合成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實現了從原來的電視臺文藝部“單兵作戰”到全臺力量“集團會戰”的轉變,主創放眼全國選調節目拍攝制作,與多個平臺展開合作,實現更大空間的優質資源整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堅持“公益、文化、原創”的創作方向和“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工作要求,著力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工程”等,引導廣電播出機構圍繞詩詞歌賦、傳統民俗、國寶非遺、戲劇戲曲等題材創作優秀作品,“星光獎”等政府獎項也向文化類節目傾斜。2019年度24個創新創優電視節目中,文化節目就有10個,占比超過40%。在第二十六屆“星光獎”7個獲獎電視文藝節目中,《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節目占5個。
北京大學教授俞虹打比方說:“就像播種下一粒粒種子,在改革創新孕育的這片沃土上,總會持續不斷地結出碩果。”
融通現實
下足功夫方能深入時代
文化節目正在引發“文化熱”。“節目熱”帶來了“博物館熱”“文創熱”“漢服熱”,多家博物院成了年輕人心中的“網紅”,一些年輕人穿起漢服,打卡城市地標。
這充分說明,在社會快速發展、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記憶可以被喚醒、被發掘,旺盛的文化需求可以被生發、被激活。關鍵在于傳統文化的內在神韻是否與新時代的社會生活相融相通,是否契合新時代受眾的審美需求與內心期盼,是否做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表達。
“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創作者深入挖掘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創作出穿越時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奇妙”系列。借助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技術,中國文化與現代藝術和技術相結合。“唐宮小姐姐”從古老畫卷中走出,《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蓮鶴方壺、婦好鸮尊、賈湖骨笛等文化寶藏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厚重、古樸、有距離感的歷史文化嚴肅形象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傳統經典變得美輪美奐。主創把“小屏”傳播放在首位,植入交互、開放、共情等互聯網傳播元素,注重話題發酵,打造長尾效應。特別注重用年輕人喜歡的話語體系和審美方式制作節目,讓節目更具沉浸感和代入感。觀眾發現,節日是傳統的,表達是青春的,節目內容是歷史的,傳播手段是現代的。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文化精髓、弘揚美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激發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命力。”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說。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寶藏和深厚的人文滋養。做好傳統文化時代表達這篇大文章,需要涌現更多的“尋寶人”“鑒寶人”“守護者”,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之美。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