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絲綢科考集大成之作《敦煌絲綢藝術全集》面世
敦煌絲綢科考集大成之作面世。 東華大學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5日電 (記者 許婧)在15日于上海舉辦的“絲綢之路與絲綢藝術”論壇上,敦煌絲綢科考集大成之作《敦煌絲綢藝術全集》整體發布。
這部史料巨著是東華大學教授、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帶領敦煌絲綢研究團隊與世界各地文博機構專家學者合作,歷時15年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絲綢遺存進行集中系統整理研究而成的。
該著作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全集包括《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旅順卷》《敦煌卷》的中英文版共10冊,數百萬字,千余張圖片,全集的整體面世填補了敦煌學在絲綢研究方面的空白,是在絲綢之路、紡織服飾美術史等領域開展研究的重要支撐。
絲綢是絲路原動力,敦煌作為絲路重鎮出土的絲綢實物最為豐富而集中,然而因為歷史原因,這些遺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統整理研究。如果要問敦煌絲綢的系統整理研究為何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幾乎所有專家、學者都提到了一點:海量首次面世的實物遺存加文書比對研究,印證了東西文化融匯發展的歷史面貌。
敦煌絲綢不僅是中國紡織品藝術發展的巔峰,而且對后世工藝科技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敦煌絲綢藝術全集》的中英文集合出版一方面為海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豐富詳實的嶄新的研究資料,另一方面向海內外讀者展現了中國絲綢的文化魅力,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
團隊:是學術工作更是國家使命。 東華大學 攝
“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樞紐,文書記載其絲織品不僅來自東方,還有的來自中亞系統,比如一種采用通經斷緯工藝的‘贊丹尼奇錦’的產地就在粟特。”通過與中亞系統織錦規格和技術特點的比對,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王樂指出,現存唐至五代的敦煌地區織物中有9種為中亞系統織錦,而這些織物上出現了一些中原流行的寶花圖案。更有意思的是,其中文書記載的名為胡錦的織物很可能是中原地區模仿西方題材或是有著某些西方風格的織錦。
《旅順卷》的一大亮點——首次發布的旅順博物館收藏的藍夾纈織物上獅子、格力芬等動物題材圖案也反映了當時東西文化的交流。用兩塊雕刻成凹凸對稱的花板夾持織物進行紡染印花的夾纈工藝盛行于唐宋,明代以后失傳。此次將國內敦煌絲綢的最大藏家旅順博物館收藏的50多件“大谷收集品”敦煌絲綢首次刊布,并附有著錄、研究和復原圖,不僅為國際敦煌學和絲綢之路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還為國潮熱下漢服等的服裝設計、面料設計等提供了更為準確的范本。
這些織物都有力地證明,在藏經洞封閉以前的若干個世紀中,中國西北地區的絲綢貿易往來十分頻繁,敦煌就位于繁忙的交通干線之上。
從2000年東華大學與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敦煌服飾研究中心開始全面系統地整理研究敦煌絲綢開始,到2006年夏天,趙豐及助手王樂等首次赴英研究斯坦因紡織品,揭開了塵封百年的海外敦煌藏經洞織物遺存的神秘面紗。研究團隊始終嚴格遵循研究規范,將相關史籍、論著與遺存實物進行縱橫比對研究,審慎去取,對早期刊發的卷冊也多有充實和修訂。
“主編趙豐以其堅實的工學背景、對古代織物深厚的學識以及孜孜不倦的熱情,帶領一支國際合作隊伍對每件織物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復原了部分殘片的圖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及東亞藝術名譽教授韋陀肯定了研究團隊堅韌不拔的精神。
“得益于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并編輯出版,推動了東華大學出版社在品牌化的道路上再上一個新臺階,也激勵我們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依托紡織服裝特色學科的專家力量走出國門。”東華大學出版社社長陳珂表示,該書在裝幀排版上以大象無形的克制突出遺存呈現,營造東方語境的審美意趣,后續還將采用數字媒體技術多角度展示敦煌絲綢藝術魅力,講好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推動流散海外的敦煌遺存的數字化回歸。(完)
相關新聞
- 2021-10-09《大醫馬海德》在京發布
- 2021-10-09實體書店的北京探索
- 2021-10-09《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云贈送儀式舉行
- 2021-10-09《危機:1520-2021》亮相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