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歷史理性注入個體情感——評劉建東短篇小說《無法完成的畫像》
劉建東的短篇小說《無法完成的畫像》首發于《十月》雜志(雙月刊)2021年第6期。這部小說“酣描戰火中的青春,狀寫先驅者的麗影”,但與直面革命者傳奇經歷的書寫不同,作者在歷史理性中張揚個體情感,通過拆分視角和疊置時空,將現實主義與先鋒敘事統合起來,在精巧的敘述中完成了對革命主題的一次詩意表達。
小說講述了一位畫師應邀為女孩小卿失蹤的母親畫像的故事,時間背景從抗戰綿延到新中國成立后。敘述者“我”被設定為炭精畫師的徒弟,他以旁觀者的視角見證了師傅作畫的全過程。師傅作為當事人既是被觀察者,也以自我的視角揣度、審視和操縱作畫的進展和結果。小卿的孤苦身世和對母親的思念,莫名燒掉的照片和離奇失蹤的畫稿,師傅一反常態的作畫過程、蹊蹺的神態和最終像女孩母親一樣不知所終的懸案等,都使小說充滿懸念。新中國成立后,因為一張照片的出現,這一切才有了答案,“我”也終于理解了師傅作畫時所遭受的精神折磨:在危機四伏的特殊戰場上,面對早已犧牲的戰友的愛女和家人,他既不能選擇拒絕畫像也不能說出真相,只能隱忍著悲痛,在強烈的情緒起伏中兩次讓畫作功虧一簣。這種通過將人物推向絕境來產生情感張力的寫法,彰顯了作者把握短篇結構和敘事節奏的能力。也正是在兩難的境地中,作為歷史理性的革命信仰、感天動地的犧牲精神與革命者的個人情感合二為一,從而塑造出富有藝術真實感的革命英雄形象。
尋找戰爭史上的失蹤者,追憶革命友情和緬懷革命先烈是這篇小說的核心情節。但在對革命經驗的處理上,作者舍棄了直接切入革命現場正面描寫抗戰的方法,而是通過畫像和照片避實就虛,鉤沉出隱藏在背后的故事。小說中沒有任何直陳革命者偉大與崇高的語詞,但舅媽對小姑子的描述凸顯的是女戰士忠于信仰的勇敢和大義;通篇沒有一個形容抗戰形勢如何緊張兇險的句子,但師傅在畫像時的一筆一畫都仿佛是在槍林彈雨中穿行,令人感到的是大難臨頭的壓抑和恐懼;全文亦沒有一段對革命戰友之間生死情誼的歌頌,但在師傅作畫時的神情和對待小卿的態度中分明透露出對戰友的無盡思念。作者不跳出人物的行動邏輯宣示某種主張,對待革命的道德和情感立場完全依靠角色來表達。這一寫法巧妙地使小說出現了三重敘事景觀:畫師畫像是被敘述的情節,是作者用來表達的材料和工具,這構成第一重敘事;師傅對小卿母親的肖像塑造,以及舅媽和小卿對肖像的意見也構成敘事行為,未曾現身的革命者的形象因此被建構起來,這是第二重敘事;小說對革命行動和革命精神的呈現來自讀者的補全,作者與讀者的合謀構成第三重敘事。精短篇幅內隱含著的多重敘事是靠不同視角來實現的,顯著增強了主題的表現力和情節的感染力。
作者在創作談中說,當我們回望歷史時,“有的人你可能從唯一的一張照片知道他們的模樣,而更多的人,他們的面孔是湮沒在時間之中,湮沒于我們熟知的故事,或者連他們自己和故事都已經隨風而逝”。照片和畫像是小說中被反復提及的事物,它們不單是道具,而且是修辭的意象。從模糊不清的照片到“無法完成的畫像”,背后是波詭云譎的歷史現場和湮沒在其中的無數革命者的身影。但這并不意味著歷史不可把握。小說對革命的重述以歷史理性為基礎,但觸摸的是被歷史忽略甚至遺忘的個體溫度。以革命為背景和主題,通過復雜的現代敘事張揚人在歷史中的情感體驗,小說精妙的技藝和豐沛的感情蘊藉令人贊嘆。
(作者:桫欏,單位:河北文學院)
相關新聞
- 2022-01-21找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空間——讀《這方熱土》有感
- 2022-01-16找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空間——讀《這方熱土》有感
- 2022-01-13時代主題與個人情感融為一體——讀徐南鵬詩集《另外的一天》
- 2022-01-13為歷史理性注入個體情感——評劉建東短篇小說《無法完成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