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枝葉長青”
2021年9月,中國作協主辦的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0年度)首次增加海外影響力榜,以推動更多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走向國際。2014年12月,第一家中國網絡文學英譯網站Wuxiaworld(武俠世界)建立,一兩年間“圈粉”上百萬,被認為是中國網絡文學在英語世界傳播的開端。7年多來,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并未“曇花一現”,而是“枝葉長青”。“土生土長”的中國網絡文學進入海外讀者的日常生活,成為網絡時代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一種方式。
從英語世界走向整個世界
作為互聯網時代新興的文學形式和當代文學的重要形態,中國網絡文學不僅在國內廣受喜愛,國際傳播力也在增強。截至2020年,我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萬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逾1億,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除了在原有領域中精耕,近4年來,中國網絡文學走進了“一帶一路”沿線諸多國家和地區。2017年后,以英譯本為中介,俄羅斯、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翻譯日漸興起,俄語翻譯網站Rulate(集體翻譯系統)、法語翻譯網站L'Empire des novels(小說帝國)和意大利語翻譯網站Novelle Leggere(小說閱讀)是其中的代表。
以規模最大的Rulate為例,這一始建于2012年的網站是俄羅斯網友自發翻譯并發布海外流行文學作品的網絡平臺。2017年后,來自中國的網絡小說很快超過原本占主導地位的日本輕小說,并以此為基地輻射中亞多國。截至2020年底,Rulate上原創語言為中文的小說數量超過3600部,其中最受歡迎的《全職法師》瀏覽量近2000萬。這些小說最早都是從英譯本轉譯而來,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俄羅斯譯者開始直接從中文翻譯,部分作品譯介速度甚至超過了英文,與中文連載幾乎保持同步。
用“網絡性”傳遞“中國性”
中國網絡文學之所以能穿透語言和文化的隔膜,實現較好的國際傳播效果,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僅是中國的文學,也是網絡的文學,是帶有“網絡性”的、屬于全體“網絡人”的文學。中國網絡文學能被海外讀者順暢接受并主動翻譯,因為使用的是能為他們理解的“新語法”。一種文學、一個故事要傳得開,不能自說自話,要用受眾熟悉的方式表達。
中國網絡文學不僅在“語法”上與全世界網絡一代相通,具體內容也有相當部分是全體“網絡人”共享的知識。自孕育之日起,它就受到世界流行文藝的滋養和塑造。中國最早的一批網絡作家大都受到歐美日韓的流行文藝影響,吸取了流行文學、游戲、影視、動漫、綜藝的養分。中國網絡文學中最早流行的奇幻小說,就是從模仿《魔戒》等西方奇幻作品開始,并在借鑒《魔獸世界》等流行全球的電子游戲的過程中成長。
在10余年的消化發展和本土創新后,中國網絡文學開始反哺曾經滋養過自身的世界流行文藝。網絡文學的“中國性”往往是藏在幕后,而非直接站在臺前——例如,讀者可以從修仙小說進入中國傳統文化,并認識到中國與西方不同的文化淵源和思考方式。由此,海外讀者對其背后中國文化的好奇和好感也隨之喚起,并有可能進一步去探求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從文本翻譯升級為模式傳播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新動態是從文本翻譯升級為模式傳播。2017年5月,閱文集團上線海外平臺起點國際,成為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的新力量。2019年前后,起點國際以其在國內運行10余年的模式為基礎,將中國網絡文學的付費閱讀機制、讀者推薦系統和作家培養體系移植海外,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起點國際模式”,吸引了數十萬海外讀者成為原創作者。
這一模式傳播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只體現在生產機制,更深入到創作模式和寫作風格方面。如今,起點國際的海外作者大都結合自身的文化語境進行創作,這些作品在有著相同社會背景的讀者中逐漸獲得廣泛歡迎。作為2020年起點國際最流行的原創小說之一,結合了修仙和游戲兩種類型的外語作品Cultivation Online(《在線修仙》),就比絕大多數同類的翻譯作品更受追捧。而來自西班牙的Last Wish System(《最終愿望系統》)連載時曾長期占據起點國際原創小說海外閱讀榜前三名,并成為網站首部簽約進入付費閱讀模式的原創作品。
中國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在海外安營扎寨,由原有的中國作者寫作、海外讀者閱讀,轉變為海外本土作者創作、本土受眾閱讀、本土讀寫互動,形成了國際化寫作的新現象。從全球媒介革命的視野來看,這不僅是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一個新階段,還可能會是某種世界性網絡文學誕生的先兆,生動地展示了中國流行文化如何在首發于歐美的全球化和互聯網浪潮中,以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本土的回應和影響。
要“補短板”更要“揚長處”
中國網絡文學的“走出去”目前雖已小有成績,但仍需小心呵護。在充分肯定的同時,不必夸大它的成就。和美國流行文化、日本動漫文化相較,中國網絡文學在世界流行文藝的版圖中只占據一塊小小的領地。而維護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良好勢頭,重要的是讓它自然生長,在補足短板的同時發揚它已有的長處。
要“補短板”,增強國際傳播的社會效益。可以通過設立文學交流基金的方式,幫助部分因譯介和傳播問題而未能出海的優秀作品更好地進行國際傳播,彰顯網絡文學的中國風格。同時,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應當更加注意發揮海外原創作者的作用,邀請因網絡文學而與中國結緣的作者進一步了解中國,培養文化交流的“網絡使者”。
要“揚長處”,應當保持民間性和市場化。中國網絡文學的出海始于海外讀者的自發翻譯,壯大于商業模式的成功運行。成功的文化交流建立在接受者的主動采納上,因此,我們要讓已經成為海外讀者文學生活一部分的中國網絡文學繼續“從民間來,到民間去”,也要讓市場始終在國際傳播中起基礎性作用。如此,網絡文學就能為更好地溝通世界與中國提供新渠道和新動能,并以文學之可愛展示一個可愛的中國。(吉云飛)
相關新聞
- 2022-01-21《冬奧中文100句》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冬奧村舉行
- 2022-01-21《對手》編劇王小槍:生活經歷的作用是滴水穿石的
- 2022-01-21文學劇本《宋慶齡在1946》在京出版發行
- 2022-01-16《冬奧中文100句》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冬奧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