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解詩的成功嘗試 向以鮮新書《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出版
《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向以鮮 著/四川大學出版社
日前,《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面市,這是已在四川大學工作35年的教授向以鮮出版多部著述后,在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首部學術專著。向以鮮以杜甫詩文本身為第一文本,輔以相關歷史文獻典籍及近現代中外杜甫研究成果,重構了我們最熟悉、同時也可能是最陌生的“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見證過盛世的輝煌也經歷過亂世苦難的杜甫。全書四十多萬字,既有嚴肅的文獻支撐,又有生動曉暢的現代表達,在眾多杜甫研究著述中,堪稱別出心裁的力作。
自中晚唐迄于兩宋,已有千家注杜的詩林壯觀。宋元以降的杜甫學日漸成為顯學,人人談杜、學杜、研杜蔚然成風。近現代以來,材料益豐,視野彌廣,杜甫研究的境界不斷得到拓展。聞一多、劉文典、岑仲勉、馮至、馮文炳、郭沫若、朱東潤、洪業、吉川幸次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葉嘉瑩、陳貽焮、莫礪鋒等海內外大家,將杜甫的詩歌與生平研究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
如何在這些充滿光芒的杜甫研究著作面前,保持自己的風格或風度?這也是向以鮮最看重的問題之一。從少年時代就狂熱地迷戀杜甫詩歌,大學時代曾花費長達兩年時光來誦習杜甫詩歌的向以鮮,想好好寫一寫心中的杜甫,卻又一直未敢輕易下筆,“一則寫杜甫的名家大德太多;再則因為愛杜甫,覺得無論怎么寫,也無法抵達杜甫的靈魂。”
如今,《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出版,向以鮮覺得有些壓力,他說,“在大師林立的杜甫研究面前,還得硬著頭皮寫下去,慢慢地,總算找到了一點兒自信心。隨著寫作的不斷深入,這種自信心越來越強烈,以至于產生了幾分傲視的幻覺。回過頭來看,這些前輩大師的學問當然比我好,但不一定有我這么喜歡杜甫;就算有我這樣喜歡,他們也沒有我這樣幸運,因為我能站在他們的肩頭之上,我能從他們的杜甫研究中汲取精華和能量,從而淬煉出屬于我的杜甫之血與火。”
向以鮮以才情、洞見和深思,為中國的詩學研究,為中國的文學理論批評,樹立了一個值得細讀的文本典范。詩人、文藝評論家、北京大學謝冕教授看后表示:“當代詩人抒寫古典詩人杜甫評傳,展露的不僅僅是‘盛世的側影’,也是漢語詩學最激動人心的側影。”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舒大剛教授認為此書是“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以詩解詩的成功嘗試。《盛世的側影》——一部21世紀的‘讀杜心解’,一位千年學府教授詩人的‘詩教心傳’”。美國猶他大學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終身教授吳伏生先生亦認為:“杜甫詩歌一向有‘詩史’之稱,歷代文人學者憑借知人論世的原則及方法,從中發掘唐代歷史文化的多方內容。本書將焦點移向杜甫本人,通過對杜甫詩歌的解析,映照出這位詩圣一生坎坷經歷的側影。向以鮮教授身兼學者與詩人,這一雙重身份使得本書既有傳統的學術功底,又充溢著深切的個人感受,在唐詩研究中獨辟蹊徑。”(記者 曾琦)
相關新聞
- 2022-01-24挑燈看劍的詩意與豪情——讀劉笑偉詩集《歲月青銅》
- 2022-01-21《久悅記》: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 2022-01-21《陪花再坐一會兒》:衰老光陰里的芬芳新米
- 2022-01-16從他者視角重返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