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白,做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李白行吟圖》(南宋梁楷)
《詩仙 酒神 孤獨旅人:李白詩文中的生命意識》
詹福瑞 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讀書者說】
以往,對李白詩文中生命意識的研究,大多重視古風、擬古、詠懷等題材的開掘,往往是單一視角、單篇論文的形式。而《詩仙 酒神 孤獨旅人:李白詩文中的生命意識》一書的研究策略,是有開創性的。作者詹福瑞把李白的生命意識作為一個整體,從李白的全部作品出發,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闡釋,而不是從既定的研究視角找材料;把李白的生命意識放在中國文學史的長河中,分析其承傳流變,同時從中外文化的視野縱橫觀照李白。全方位立體呈現了一個天才詩人與俗世凡人的李白,一個有血有肉的、獨一無二的李白。
跨越時空的對話是本書最顯著的特色。
德國哲學家加達默爾曾說,“歷史的理解意味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意味著生命視域的不斷擴展”。為使自己能夠達到與李白跨越時空的對話條件,作者不怕長時間耐心等待,故作者感慨,“一部書竟然寫了半世”。對于自身生命的透徹領悟是前提,對李白詩歌反復的體悟是基礎,這樣從容的對話,才能煥發出獨特的光彩。
在走向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之前,詹福瑞是個作家,寫新詩寫散文,年過花甲后仍不斷寫新詩,具有典型的詩人氣質。與純粹的古代文學研究者不同,他更多地是帶著自己對生命意識思索的快樂與痛苦跨越時空與詩仙李白對話,于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找到了知音。因此,與一般的研究文章相比,這些文字都是從心靈的清泉中自然地奔涌出來的,是自己真實的心路歷程的外現。文學的熱情與感傷為全書積蓄了氣勢,歷史的縱向審視增添了厚重感,哲學的睿智與超越升華了論證的穿透力。
作者深入觀照白發意象及照鏡子細節的全部詩歌,說明李白時時關心的是時間流逝,焦慮個人的衰老。
論生命意識,歐美的生命哲學最發達的是死亡哲學,與其說李白是死亡恐懼,說其是衰老恐懼更為確切。他的哲學不是向死而生,不是由死亡反思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價值,卻是向老而生,由人將老去而反逼少壯之時如何生活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由具體的文本細讀到獨特的生命體驗,再到走心的跨越時空的對話,才能升華出這樣高屋建瓴的見識。正如加達默爾所言:“真正的歷史對象根本就不是對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統一體,或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同時存在著歷史的實在以及歷史理解的實在。一種名副其實的詮釋學必須在理解本身中顯示歷史的實在性。”扎實細致的文本閱讀、獨特的對話感悟是基礎,深入的分析提升了對話的理性思辨精神。
《詩仙 酒神 孤獨旅人:李白詩文中的生命意識》以完整科學的結構體系,全面系統的宏觀審視,彰顯出開拓創新的學術理想。
此書打破了李白詩歌研究局限于詠懷、詠史、山水、愛情、贈別、邊塞、政治等傳統題材研究的局限,以生命意識來整體觀照,把李白置于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審視,完整而不是分散,立體而不是平面,動態變化而不是靜態地揭示歷史時空中富有傳承新變的李白。避免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又突破了就李白說李白,就唐代論唐代的窠臼。
全書首先從生命意識的范疇入手,全面繼承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生命意識研究成果,對中西方關于生命意識的傳統及異同進行了認真梳理。作者獨特深入的新見迭出,首先表現在對一系列范疇細致入微的領悟:生命意識不同于生命哲學,乃是對生命的理性思考,生命意識的特征表現為人對生命的一種體驗和感悟,感性多于理性,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感性中蘊含著理性,詩性中流露出思想。個體生命的意義,就在于瞬間的存在,并于瞬間創造價值以體現生命的存在或證明曾經的存在。
不可否認,生命是古代詩歌的永恒主題。然而正如黑格爾《美學》三卷下冊中所言,抒情詩“特有的內容就是心靈本身,單純的主體性格,重點不在當前的對象,而在發生情感的靈魂。”作者不僅全面系統地開掘李白各類題材中的生命意識,更在于揭示李白對生命意識獨特的創造性表達。同時善于將個案研究上升為規律的總結。“李白力圖把握個人的命運,打破生命的有限性,從追求生命價值獲得精神意義的無限,這里表現出了詩人抗拒命運以獲取生命價值的極致而悲壯的努力”“由李白之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對于中國古代士人而言,人格的尊嚴,心靈的自由,是其獲得生命之快樂的根本源泉。”
作者重視追溯源流,透過現象揭示規律,體現了厚積薄發的學術功力。
一些論述缺乏對李白詩歌中的及時行樂,孤獨意識、英雄意識的深入理性分析,有時甚至只是簡單肯定或否定。此書從中外快樂主義哲學、生命存在本質、士文化精神立論,居高臨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李白的快樂主義是以強調的形式指出生命的頑強性。如果被評價為頹廢思想的話,那也是合乎人的生命本質的“深刻的頹廢”。英雄意識雖未促成李白實現建功立業的理想,卻成就了他的詩歌。這種孤獨感不同于常人離開群體或不為群體所接受而生成的負面心理,而是一個天才詩人特有的心理體驗,它既有對人生乃至宇宙終極命運思索所產生的孤旅之悲,亦有高自標持、不與世同流的孤傲。再與書中第七章寫心靈的逃逸與解脫,第八章寫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通盤考量,論述的全面深刻就更明顯了。李白接受孔子“逝川”的生動比喻,再生發想象,創造了更為具體的黃河東逝意象。作者論《將進酒》開頭四句:這種夸張所反映出來的正是李白真實的震撼心靈的感受,突出了生命瞬間存在的本質。這樣的分析深入透徹。
作者極富個性又雅俗共賞的語言風格,具有現實的啟發意義。
我們一方面感嘆,關注學術著作的人越來越少,學人把圈子內陽春白雪式的自說自話作為一種自我安慰。另一方面,我們超越自我的反思不足,超越自我的努力與嘗試更不夠。當今不少學術著作遠不如馮友蘭、朱自清、聞一多等前輩學者的流暢自然,如何能深入人心?此書恰似從山間吹來的清新春風,令人心曠神怡。全書讀起來特別通暢,又不失熱情。細膩處如涓涓泉水;激情澎湃時,似長江黃河;含蘊深雋處,如山澗碧潭。全書的語言具有豐富生動新穎準確的特質。
加達默爾說,“把文本或藝術作品中存在的真實的意義析取出來,本身乃是一個無盡的過程”。在看似難以耕耘的研究領域,只要潛下心去細讀文本,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譜系,樹立開拓創新的學術理想,就一定能夠繼往開來,寫出不負時代的學術著作。
(作者:張瑞君,系太原師范學院教授)
相關新聞
- 2022-01-24燦爛詩心與如火激情——讀王蒙長篇小說《猴兒與少年》
- 2022-01-21燦爛詩心與如火激情——讀王蒙長篇小說《猴兒與少年》
- 2022-01-21呈現時代記憶與命運思考——讀韓少功《人生忽然》
- 2022-01-21整理典志 嘉惠學林——讀《經世大典輯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