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裝門面的“書”
書香社會建設,讓讀書成為每個人的需要,社會機構自然不會缺席。圖書館城鄉聯動、圖書統借統還,公共空間的書架上總有報紙、雜志和圖書,讓每一個想讀書的人都可稱心如意。就連一些賓館、飯店、商場的大堂過道,也見縫插針擺上幾份剛出的報紙雜志,或是經典名著,讓過客駐足休憩之時隨便翻翻。商家用書裝點門面,利用公共活動空間營造文化氛圍,在同質化中會另辟蹊徑,在逐利化中有情懷追求,在差異化中能棋高一著,這個生意經不錯。
這樣的隨手翻翻,對我們而言,是將碎片化的時間用閱讀拼填充。只是,這樣的快意有時也會有失落。每到一處,只要有書報的地方,我都會不由自主停下腳步,掃描書架,找到想要看的書快速瀏覽,這已成為多年的習慣。有一次去飯店等人,習慣性地從書櫥抽出一本世界名著,哪曉得嶄新的“書”竟輕得離奇,再一看竟然是個書盒,隨手一摸書架上的“書籍”,無一不是徒有其表,讓人好生詫異。事后與同事閑談才知,這是裝潢用的專用書盒,就是為營造氛圍,專門用來裝點門面的。
地方跑多了,才知這種裝門面的書盒,已悄然成為一種“時尚”。城市書房、飯店、賓館的書櫥虛實相間,人們手夠得到的地方用真書籍,眼睛看得到、手夠不到的地方用假書盒。
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流行,很是“意味深長”。對應的一點,就是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還愛書嗎?現在有些年輕人家庭裝潢連廚房都不要,在一個靜不下來的時代,還讀書嗎?
有識之士不會放棄社會責任,總會不遺余力推動社會閱讀習慣的養成。各種讀書分享會、讀者沙龍、知識講座、新書首發式等此起彼伏,但推廣者還是覺得不盡如人意,認為年輕人不讀書了,這樣下去很可怕。其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生活工作方式。
知識改變命運,現在的年輕人是讀書長大的一代,對知識的渴望從來就不會自甘滿足。職場競爭的激烈,使得他們不敢在學習上懈?。粫r事政策的調整,使得他們不會在學習上馬虎;業內趨勢的變化,使得他們不能在學習上松勁。很多人都是一直在讀書,如饑似渴地讀,見縫插針地讀,一直不停地讀。只不過,他們的閱讀方式變了,不再是捧一本書,沏一壺茶,或端坐在窗臺下,或斜躺在沙發上,而是一部手機或者iPad,一屏觀天下。視聽閱讀成為這代年輕人閱讀的重要方式。
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冠之以“淺閱讀”,不是真正的閱讀。在他們看來,抱著一本紙質書,坐下來慢慢看,用筆寫點東西,才是“深閱讀”。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什么樣的閱讀能更好更快地接受到新知識,就是好方式。
自有文字開始,人們就在閱讀,閱讀的載體在不斷地調整變化。對閱讀載體本身的興趣愛好,是少數專家研究的領域。尋常人不會對甲骨文去深究,也不會抱著竹簡去閱讀。迭代傳承讓現代閱讀載體知識存儲更豐富,靈活運用更便捷。
電子閱讀和紙質閱讀,兩者并行不悖、共生共長,共同拓展了閱讀空間。讀書是社會的普遍追求,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大家都深知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改變命運,無需用“教師爺”的姿態,去貶低嘲笑乃至橫加干涉電子閱讀。選擇自認為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閱讀方式,應該得到尊重。這也是出版社在出版紙質書的同時,同步推出電子書上市的根本原因。網絡社會,數字經濟是個大產業。電子閱讀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成為一種新的有效閱讀方式。人們不再為裝點門面刻意打造書房,更多的是為求自身的修養技能提升,去抓住一切閱讀機會,為自己的人生充電,讓自身的價值提升,讓“開卷有益”成為座右銘,讓“耕讀傳家”成為傳家寶。
書籍的樣式發生變化,一部手機或iPad就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圖書館,手指一滑,書就翻過一頁,哪段重要,截圖保存很方便,心有感悟的點評,蘸上電子墨水,什么顏色的字都能寫……現代科技造福人類,得福不淺。在每個人隨身攜帶圖書館的年代,為留住記憶,一些賓館飯店用于裝門面的假書,我倒更愿意善意地理解為:對文化的敬畏,經商發財不忘閱讀氛圍的營造;對文化的傳承,公共空間提醒閱讀習慣養成;對文化的傳播,整個社會滋養閱讀群體壯大。 (作者李廣春為揚州大學文學院特約研究員)
相關新聞
- 2022-02-10中吉簽署關于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 開啟兩國人文交流互鑒新階段
- 2022-02-092022能否成為科幻文創元年?
- 2022-02-09北京作協悼念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
- 2022-02-08《巴蜀全書》:中華文明尋根溯源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