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這九十年》:秋光依舊似春光
收到束沛德先生題贈的《我這九十年——文學戰線“普通一兵”自述》,一口氣讀完。這里有我熟悉的《我當秘書的遭遇》《我也當過炮手》《難忘菡子》等篇章,也收錄了我未曾讀過的不少新作。全書分為“我與作家協會”“我與兒童文學”“我的良師益友”“我的筆耕生涯”“我的親情家風”“我的夕陽時光”6輯,以“我”為主角,雪泥鴻爪,串聯起作者與文學結緣的人生軌跡。讀后,有一種翻閱厚重老相冊的感覺,落花流水,蔚為大觀,須眉畢現,栩栩如生。這本書無疑是束沛德先生九十大壽最好的禮物。
在兒童文學領域,束沛德集領導者、組織者、觀察者、評論者和建設者于一身,說他如同兒童文學園地的一棵大樹,濃蔭之下,庇護并培養了幾代兒童作家,大概他不會同意,因為他從來是謙遜的、平易的。書中他不只一次稱自己是跑龍套的、打雜的,是散兵游勇,這是他對一生鐘愛的兒童文學最樸素真摯的感情。在編輯《束沛德談兒童文學》一書時,他堅持用“談”字,而不用“論”字。他說,書名用“談兒童文學”而不用“論兒童文學”,是“量體裁衣,更切合實際”。這很能說明束沛德對于自己所處的角色和所做工作的基本認知、態度和感情,他把身段拉得很低,不愿做振臂一呼高懸于上的姿態,與這本書鉛華洗盡的風格很是吻合。
不過,在涉及兒童文學觀時,他的態度是旗幟鮮明的。為誰創作?他說兒童文學是為我國“幾億兒童創作的”。創作標準?他說“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這是“兒童文學的藝術特征和功能”。對作家的要求?他說“兒童文學作家要永葆童心。失去童心,失去童年生活對自己的饋贈,就可能捕捉不到生活中的美和詩意,捕捉不到孩子們獨特的情感、心理、想象。”這三方面構成了他幾十年來穩定的兒童文學觀,對于今天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兒童文學現狀,尤其具有明心醒目的作用。
書中還可看到他對師友們及普通作者的感情。寫德高望重的前輩或功成名就的晚輩,很容易錦上添花、肥肉添膘,或淪為人情站臺式的敷衍和吆喝。但束沛德能將這類文章寫得出自真情,平實而感人。特別是《一本詩集聯結了我們仨》,寫與一位幾十年從未謀面的業余作者的感情。1956年6月,中國青年出版社請束沛德為志愿軍戰士蔡慶生的詩集《告訴我,來自祖國的風》做初審和編選工作。詩集出版后,他保留至今,并在耄耋之年終于和蔡慶生聯系上。60余年漫長歲月,從青春年少到白發蒼蒼,經歷多少遷徙顛簸,又不是自己的熟人或親人,束沛德卻能將一本薄薄的詩集珍存至今,足見其重情重義、心思細膩。這樣的小細節,已經蔓于文學之外,尤為令人感佩和敬重。
“我的親情家風”“我的夕陽時光”兩輯,使我更加了解束沛德人生的側面。讀《相見時難別亦難》,品味出他與親人的繾綣之情;讀《童年記趣》,誰能想到這樣一位溫和的謙謙長者,當年竟站在疊在八仙桌的椅子上,學京戲武生,一下子從上面跳將下去?也許,擁有這樣的童年經歷,命運才會讓他與兒童文學結下一輩子的不解之緣吧。還有一篇《退休23年來辭舊迎新日記》,最為別致,收錄了1998年到2020年20余年來每年最后一天的年終小結,生活寫作、家人朋友、居家旅行、患病醫療等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刪繁就簡,清晰而情趣盎然地留下他的屐痕與心跡。這樣穿珠成串、蒙太奇式的拼接閃回,起碼我是沒見過。2004年12月31日,他寫到:“晚上做了干貝三絲、清蒸桂花魚等菜肴,一家人舉杯共祝新年好。”2012年12月31日,他寫到:“我和崑身體、精神還算好,生活能自理;我倆乘公交車先后探望了幾位病中的老同事、朋友。”2014年12月31日,他寫到:“讀李東華的《少年的榮耀》,已讀了三章,60多頁。”這三組特寫鏡頭記下的并不是什么大事,但不要忘了,作者已是耄耋老人。我們看到了他對生活一如既往的熱情,對友人一如既往的情誼,對年輕作家一如既往的關注。這是三幅活色生香、溫馨蘊藉的畫面。
詩人布羅茨基說:“一個詩人的影響,就是一種放射和輻射,它會傳遞一代人和兩代人。”束沛德就是這樣的,他用他的文字,他的工作,更用他的心地、感情和精神,影響著我們,并將傳遞給下一代和下兩代。因為這樣的影響,也是他從上一代那里繼承的,如書中的趙景深、嚴文井、沙丁、遠千里、菡子……
合上新書,意猶未盡,寫下一首打油,作為此書讀后感,并祝束沛德先生健康長壽——
兒童文學一生忙,
九十風霜染夕陽。
鴻爪雪泥留歲月,
蠅頭鶴發課文章。
深枝著子多新熟,
幽谷開花晚后香。
龍套情緣不辭老,
秋光依舊似春光。
(肖復興)
相關新聞
- 2022-02-10啟航的馬邊,起航的中國 ——《北京到馬邊有多遠》讀后記
- 2022-01-13一部念故人、講真話的書——讀馬識途散文集《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
- 2021-11-09種族、階層,社會之傷——電影《綠皮書》觀后感
- 2021-10-10生活是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