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夢張力無限
能在約400公里高度的地球軌道上一堂課,需要強大的航天技術支撐,也需要包括天地通信等太空資源的支持。流暢而順利地完成,體現著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成果。與此同時,“天宮課堂”從創意到落地,既源于對能力的自信,更反映出對科學研究的重視。
對科學的探索和研究,始終是航天事業的有力牽引和主要產出。當前,我國航天事業正走在由大到強的道路上,載人航天工程到今年即將完成“三步走”規劃,建成空間站并長期運營。就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所說:“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火箭發射飛船的震撼場面,太空交會對接的扣人心弦,這些航天工程能力所撐起的空間站建設,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科學研究和科學應用,充分發揮這個國家太空實驗室的作用,為科學研究提供得天獨厚的平臺。其實,無論是飛出地球,或是登上月球、火星,乃至飛出太陽系,對未知的好奇,對宇宙奧秘的渴求,從來都和不斷進步的星際探索能力相伴相隨、相互促進。
如今,“天宮課堂”正逐漸成為我國太空科普的一個國家品牌。它雖然是空間站科學平臺的小小展示和應用,卻意義重大。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科學普及有著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太空授課不僅能激發人們對航天和科學的興趣,也能增進公眾對門檻高、回報周期長的航天事業等大科學計劃的理解和支持,還會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科學種子,等待夢想生根發芽。“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這句話既道出了“天宮課堂”的意義,也正是太空探索的絕佳形容。
余建斌
相關新聞
- 2021-12-27《給孩子的太空指南》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 2021-11-14《看畫小記》:記錄藝術走過生命的痕跡
- 2021-10-12探尋時代楷模的成長之路
- 2021-06-07那些遙遠時空中美好的故事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