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讀齊一民《永別了,外企》有感: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多事之秋,塵關勞鎖,終日碌碌心情沮喪的時候,總想坐下來靜一靜。一杯清茗,悠悠琴曲,再執小說一部,看喜怒哀樂,觀人事百態,聊以為自娛解壓之舉。
于是就又翻開了齊一民老師的舊作,《永別了,外企》這題目,聽起來便頗慷慨激昂,有燕趙之士的豪氣,細看開場白,仍是齊一民向來的辛辣坦蕩風格,即便要“自白”,也要把語言化為匕首刀劍,投擲向那些事實上才應該“好好地、正經地、深刻地自白自白、懺悔懺悔”的人。
文化代溝:嚴肅的德國人和盛氣凌人的英國人
互聯網新時代,大家熱愛貼標簽。大致是將人事物總結出最鮮明的特點,然后做成個標簽,“啪”地貼到身上,齊活兒!今后提到這個人/這件事,立即就能聯想起標簽來,進而從容應對。雖然這樣把一類人群同質化,難免失之武斷,但的確是簡單明了,有趣又清楚。
若要效仿一下,那么《永別了,外企》里講外國人,特別是外國商人,還真可以總結出不少標簽來呢!
比如德國人的嚴肅,欠了0馬克,定要做財政平衡表,然而異國之間簽字表傳真如雪片般互發,簡直可以用“不惜工本”來形容,其對程序的執念可見一斑,或曰“死板”亦無不可。再比如不打領帶不出門,出差必住三星級的英國佬兒,還有大大咧咧履歷豐富的美國兵痞……同種文化里的商人們雖然很有默契,但大家文化底色相同,經歷也十分類似,聊來聊去無非是各自家鄉特產,少了異國商人彼此面上微笑和氣肚里十二萬分古怪的新鮮勁兒,未免失之缺乏挑戰啰。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文化代溝”吧。
非得大家彼此學會對方的語言,再與見識思想迥異的外國同事“泡”上數年,最后還沒有彼此啐一口,像書中的猶太人老FISH一樣大家拜拜,才能修煉出那么一點互通有無的意思來。
這不光是外企中不同國家人之間的矛盾,更是國與國文化之間的矛盾,甚至可以上升到普世矛盾來。就像大家熟悉的巴別塔神話,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說著同樣的話,用一種語言寫字,彼此之間理解毫無障礙,那該能凝聚起多大的一股力量!
但世間萬事難得圓滿,所以英國人與法國人之間互相鄙視,意大利人被全天下的軍事迷嘲笑,亞洲文化圈與歐美文化圈彼此格格不入,心中各認為對方的習性中帶著些野蠻成分。所以精打細算的猶太人Fish最后要把老齊解雇掉,用書里的觀點來說,這文化代溝深到幾乎一個是“魚”,一個是“貓”,從根子里、本質上就沒法子和平相處,最后說聲“撒喲娜拉”可不簡直是必然的結局么!
好在,也不是所有的異國文化都和咱中國人格格不入,開朗直率的拉丁族裔人雖然打仗不行(此處專指意大利人兄弟),可與咱們又“颯”又“直”的老北京人特別對脾氣,無憂無慮?好!開開心心?好!今天過好就不想明天怎么過?太好了!
唱唱歌跳跳舞彈彈六弦琴,豆漿喝一碗倒一碗,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亦快哉!
可見人類本質的歡樂和痛快,其實歸根結底是共通的、一致的,文化代溝再深,也不是“文化深淵”或“文化斷崖”,借著友好相處的“喜鵲”,也能連起異國交流的橋哪!
撕開面紗,沒有溫情脈脈的資本
如果到最后仍舊是被炒掉的結局,那我們為什么要奮戰?
光看主人公戰天斗地的氣勢,大概率是“心向往之,不能學也”,因本書畢竟講的是早些年的外企打拼故事。
但凡事總結需看它的本質,就像書中提到的,為何要“以卵擊石”地蠻干?表面上看,爭的是“錢”,也可以說“利益”,諸如公平的工資待遇、獎金、傭金、出差的機會、更大市場的管轄權……深層來看,書里的理想主義打工人們,想要的氣勢是普天下共存的道理,是老板對員工合理的經濟待遇和基本的人格尊重。
又完了,又慘了,又沒戲了,都是太正常的事情,這是一場較量。
所以我一邊看著齊一民嬉笑怒罵講著故事,一邊禁不住笑個不停:對,就是要有這種不謹小慎微,不惶惑不安,自信坦率,敢斗敢拼的精神,才能大大方方地摔門暴怒,臉紅脖子粗地捍衛自己應有的基本權利呢!
誰毀滅誰?永別了外企,再見了梁園
我喜歡看他的文字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瘋起來的時候,連自己都罵。這個混混沌沌,誰都不敢說難聽真話,一句出口要繞八個彎粉飾的世界,帶點“混不吝”精神的文字,是多么可愛呀!
因為不忌諱、不美化,所以真實而引人深思。
比如猶太老板永遠在思考大魚吃小魚,所以他的公司總是在吞并、消化、再兼并的路上。那些“小魚”被吸收完所有“營養”和財富后棄之如敝履,最終人去樓空猶如一座死城,而“大魚”呢?當然是繼續去搜索要攻擊的下一個目標了!
資本家就是這么兇猛而富有攻擊性,堪稱“瘋狂購物”的吞并行為,敵方聞風喪膽,己方喜聞樂見,從一開始看起來,并不是場悲劇。公司分支機構在吞并后也進入“兼并——業績提升——再兼并”的快樂循環之中,隨之而來的當然是員工們薪資待遇的提升和對未來前景的看好,然而一切早已注定,并非沒有人看到了其中潛藏的危機:不停地購買不停地抽錢吸血,最終的結果是死了一片海的大魚小魚,和晉升“魚王”的虛假繁榮,問題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兩個月后被宣布拍賣的“游客”集團,為這瘋狂的輝煌劃上了句號,逐利的資本最后無情碾過那些無法再帶來利潤的人們,無論是疲憊的中層,還是曾經躊躇滿志志得意滿的CEO。猶太人解雇了老齊,資本也“解雇”了猶太人。
四處樹敵仗著一張巨口瘋狂吞噬的大魚,終于被更大的魚連頭帶尾吞入腹中。我喜歡這個黑色幽默的結局,一想到它就發生在現實,令人有種荒謬的戲劇感。
商場搏殺,誰能毀滅誰?誰又能殺死誰?很多人在斗爭中一蹶不振,也有人怒罵一聲站起離場,即便是生殺予奪的老板也可能在某一次商海傾覆中丟掉所有籌碼,悻悻地和一切做個告別。而嘲笑了主角還意圖踩上幾腳的Steve,終于也在革命者部下不屑的大笑聲中被密信“干掉”,乘蘑菇云裊裊上天,可謂世事無常。
所以永別了外企,就再也別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的風光,那么多的自在,繼續大步向前走誰也別等不好嗎?喝的太多,誰都會醉,想得太多,你就輸了。
洋老板手下的打工仔,砸碎了藩籬,繼續走他亦哭亦笑的有趣人生。
還有更多、更多不敢動、不想動、不能動的打工仔,繼續在這三丈紅塵之中翻滾打拼,負重來去。
這一點上,我和主角一樣,是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只為無產階級和真理說話。
但如果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切,且沒有麻木不仁地低下頭去,卻為了生活與家人,仍在拼斗與妥協之間艱難地尋找著平衡點——
那末這樣的人,其實才是有著更強大勇氣的那一個,也未可知呢!
《永別了,外企:一個被炒魷魚的外企“首代”的自白》,齊天大(齊一民)/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任玲
相關新聞
- 2022-03-25《馮瑪麗的玫瑰花園》:狂放的文學之心
- 2022-03-21心意相通所以情感共鳴
- 2022-03-18《我這九十年》:秋光依舊似春光
- 2022-02-10啟航的馬邊,起航的中國 ——《北京到馬邊有多遠》讀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