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本書專為美而寫
虎年春節前夕,收到學者、散文家梁衡的《天邊物語》。
梁衡自言:“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寫一本筆記體散文,作一次美的實驗,各美并存,兼收并蓄。一卷在手翻閱、把玩,百看不厭。”《天邊物語》就是一本引導讀者從“山川、器物、建筑、石刻、人事”中尋找“稀、奇、美、趣”的書。全書僅6萬字,收文41篇、插圖69幅,“公余飯后,挑燈烹茶”,讀文賞圖,盡入腦際眼簾。
梁衡擅長寫“大事、大情、大理”。我讀過他《大有大無周恩來》《覓渡,覓渡,渡何處?》這般黃鐘大呂般的散文篇章,也讀過《晉祠》《壺口瀑布》這樣情景交融的美文,那么,《天邊物語》想向讀者訴說什么?
美術評論家賈方舟在代序《審美之旅》中認為:“《天邊物語》以散文隨筆的方式闡釋作者的審美情懷和藝術見解。”
審美是人類的高境界,馬克思說過“未來的人類都是審美的人”。梁衡在序中說,“我曾經說過‘文章為思想而寫,為美而寫’,而這本書專門是為美而寫的”,“人間的日子除了溫飽,還需要更美麗”。
梁衡文章所追求的美包括形境之美、情境之美、理境之美。形境之美娛人耳目,情境之美動人心懷,理境之美助人思辨。
形境之美在《天邊物語》中比比皆是,“聊借畫圖怡倦眼”,那是《路邊的釘頭果》。情境之美也屢見不鮮,《秋色醉,旅人不須歸》中,“秋天之好看,是因為大自然整整沉淀了一年的色彩和情感”。理境之美更為動人,能引起讀者的感悟和思考,《一條大河消失了,一棵樹卻還在》,“樹比河流更久長,因為它是一個活著的生命,在不停地采日月之精華,吐故納新,暗記流年”。
《天邊物語》書不厚,字不多,但是它是作家天南地北,走了多少路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結晶。他到云南賓川縣雞足山尋訪,30年撰成60萬字游記的徐霞客在這里寫下了最后一篇;他到貴州赫章縣烏蒙山區寫下“忽然眼前十萬畝,紫花如海天外秋”的《高山韭菜坪》;他在江西橫峰采訪時發現了“立為一棵樹,倒是一座橋”的奇景,這是《一樹成橋》……
梁衡眼光敏銳、視野開闊,常懷報國之志、赤子之心,故尋到的多是大美。
在江蘇淮安,梁衡見到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手植的臘梅,“現已逾百年,枝葉滿園,高比屋肩”,念哲人其萎,作家感慨:“雖開國總理,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之國土竟無一碑之立、一石之安,魂之所系不知何方,祭之所向一片空茫。”“噫,大道無形,大德無聲。其大智、大勇、大德、大才、大貌,齊化作這株一品古梅遺愛在人間。”
梁衡的《覓渡,覓渡,渡何處?》一文,曾廣為轉載,并入選中學課本,2005年6月秋白就義70周年時又被刻在碑上立于紀念館院中。梁衡來到常州,找到秋白的母校——覓渡橋小學,找到清嘉慶年間就有的覓渡橋,找到橋下的瞿家祠堂亦是秋白的故居,秋白當年就是踏過這座橋走上革命道路的。“念天地之悠悠,感時代之變遷”,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始終是作家梁衡心中割舍不下的念想。
梁衡來到晉、陜、蒙交界處的高寒嶺,發現有一棵柏樹樹冠的剪影極像一幅中國版圖。梁衡挖掘史料了解到,“宋王朝建立后這里是對夏、遼作戰的前線,而后方供應基地卻在河東,即現在的太原。朝野爭論要不要撤掉這幾個孤懸前沿的據點,皇上便派范仲淹、歐陽修前來調查。范、歐力主不撤,從此鞏固了邊防。”康熙年間,長城外有支準格爾蒙古部,時常南下侵城掠地,為此康熙親率大軍出征。“這一戰徹底消滅了其首領葛爾丹,底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梁衡寫道:“我信萬事有緣,凡自然之物形有所異者,必是上天情有所寄、理有所寓。果然這棵柏樹見證了千年來中國版圖的演化。”
梁衡的《中華版圖柏》發表后,當地抓住時機,建了一個“高寒嶺人文森林公園”,筑“范歐亭”,立康熙銅像,山上遍植牡丹,向游人開放。這棵翠柏矗立山巔,一遍遍向人們講述著中國版圖形成的故事。
- 2022-04-25《大裁縫》用文學書寫手工業故事
- 2022-04-22這樣的魯迅,可親、可愛、可敬!
- 2022-04-22給普通中山人寫一本“家譜”,《中山傳》出版
- 2022-04-22抒寫百萬移民的脫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