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胡珂在工作中?!∈茉L者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 (徐婧)中國古籍,主要指1912年以前書寫或刻印的書籍,包括漢族古籍和少數民族古籍。漢族古籍多以繁體字、文言文形式著成,且無現代標點符號,常令民眾“望而卻步”。
為方便今人閱讀利用古籍,不少專業人士正從事著古籍的研究、整理和出版工作。中華書局歷史編輯室副主任胡珂,自2004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至今,與古籍相伴已有17年。
古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胡珂介紹,若從孔子整理儒家經典算起,中國古籍整理大約已有2500年歷史。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父子奉皇帝詔令,校勘整理了大量先秦典籍,這是有確切記載的第一次官方大規模古籍整理工作。
如今的古籍工作更具系統性和專業性。她表示,現代古籍整理工作繼承了古代校勘、刊刻經史的傳統,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先進的理念和種類繁多的數據庫加持,但仍然是個“大工程”。
現代古籍大體包括影印、點校、注釋、輯佚、今譯等形式。以古籍點校為例,整理者需要盡可能透徹地研究相關典籍,了解其在歷史上的編纂過程和流傳情況,搜羅該書重要版本并厘清源流,詳細比對不同版本的文字,同時參考其他傳世或出土文獻,綜合考量,改正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產生的各類訛誤,以期獲得相對準確的文本。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文獻具體內容,對古籍文本施加標點符號、劃分段落,以便閱讀。
圖為胡珂在工作中?!∈茉L者供圖
“一部古籍整理作品的出版周期,往往與古籍的規模、難度、整理深度等直接相關。”胡珂坦言,像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這樣的超大型項目,歷時20年才最終完成。
胡珂研究生畢業進入中華書局不久,便擔任古籍整理書籍的責任編輯,近年將主要精力都投入到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的出版工作中。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的總稱,被尊為“正史”,涵蓋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方面內容,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20世紀50至70年代,中華書局組織整理并編校出版的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被譽為“國史”標準本,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
正在進行的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通過全面復核、??备鞑渴窌瑢⑿纬梢惶左w例規范、標點準確、校勘精審、閱讀方便的全新升級本。2013年至2021年,已出版修訂本11種、62冊。
圖為胡珂在工作中?!∈茉L者供圖
可喜的是,這項宏大的工作并不乏年輕人的身影。胡珂告訴記者,中華書局歷史編輯室目前共12人。包括她在內的8人是“80后”或“90后”,最年輕的出生于1997年。“近年來選擇投身古籍整理事業的年輕人并不少”,她表示,這些畢業于中國古代文史專業的年輕同事愛好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較快勝任工作。
近年來,戰國楚簡和秦漢簡牘等出土文獻不斷涌現,歷史學、文獻學等領域對傳世文獻的研究成果豐富。胡珂介紹,中華書局近年出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是出土文獻整理的代表性成果,獲得了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則是傳統文獻整理的代表,已出版的《史記》《遼史》分別獲得了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放眼未來,數字技術為古籍整理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胡珂稱,以中華書局古聯公司為代表的古籍數字化機構正探索古籍自動標點等技術;該公司開發的“中華經典古籍庫”截至去年已上線資源累計約20億字,成為專業領域內的權威古籍數據庫之一,這些都為學術研究和古籍發展提供了助力。
在她看來,要讓古籍進一步“破圈”,應研究不同讀者需求,設計出普及性古籍整理作品。“比如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的學術價值很高,但對大眾讀者仍有一定閱讀門檻。”她希望能選取其中有代表性、可讀性的本紀、列傳,約請優秀的一線學者做注釋、翻譯,讓普通讀者能更輕松地閱讀,體會其中蘊藏的歷史文化內涵。
當前,胡珂所在的歷史編輯室還承擔標點本《資治通鑒》修訂本、《新輯宋會要》《三朝北盟會編》等重大出版項目。“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胡珂的工作初心,也是她對古籍整理的長久希冀。(完)
- 2022-08-16作家劉墉再推勵志新作《人生便利店》 為讀者提供心靈自助
- 2022-08-16書香潤邊疆
- 2022-08-15探訪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入藏版本量超1600萬余冊蔚為大觀
- 2022-08-15葉嘉瑩:李太白如何寫“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