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劉墉在廣州。 (吳波攝)
正在繪畫的劉墉(受訪者提供)
《人生便利店》接力出版社
自1972年至今,劉墉先后創作出版了《螢窗小語》《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等作品,陪伴了“70后”“80后”讀者的成長。
在首部作品出版50年之際,著名作家、畫家、教育家劉墉于近日推出新作《人生便利店》。這是一本實用的人生啟示之書,幽默、溫暖、睿智、坦誠。如何看待自己的新作?劉墉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波
精彩文摘
《天賦》
許多人就像熊貓,因為沒能拍張彩色照片而不快樂。
有個笑話是:“熊貓夢想在有生之年能拍張彩色照片。”其實許多人就像熊貓,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卻因為沒能拍張彩色照片而不快樂。何必呢?黑白兩種顏色多單純,不是比五顏六色更好看嗎?竹子已經夠好吃了,何必羨慕山珍海味?每個人要滿足于天賦的美好,不必盲目崇拜,更不必莫名跟風。
《給戀愛中的女生Ι》
保護隱私。
一、你可以讓別人知道你是單身,但是不要把你整個人攤在陽光下。就算你有很多優點,也要讓他慢慢發現。因為愛情要有幾分神秘才美,情感要不斷因為發現彼此的優點而加分。
二、不必讓他知道你的財務狀況,無論你窮或富,都與他無關,因為吸引他的是你, 不是你的錢。先知道你很富有,再跟你談戀愛的人,會讓你不敢確定他的愛。
三、當男生送你回家,注意他是不是確定你安全進門了才離開。初次約會的男生,不要隨便請他進入你的房間,這是你該有的私密與矜持。他就算失望,也該尊重。
《拖延》
拖延的最根本原因是怯懦。
很少有人不拖延。拖延的原因很多,有懶,有慢,有弱,最根本的是怯懦,因為不敢面對問題而不去想,不去碰。
只是問題經常非面對不可,結果到最后一刻“趕鴨子上架”,明明有90分的實力,卻只得到60分,而且惡性循環,下次變得更怯懦。
治療拖延的毛病,需要鞭策自己到手就做,告訴自己不做的后果是一輩子在拖延中完蛋。
近200個溫情故事,近200個熱門話題
在20世紀70年代,劉墉出版了他的首部作品《螢窗小語》,談人生、談成長、談靈感、談心態,行文巧思閃爍,睿智豁達,一經出版便成為暢銷書。
《人生便利店》這部作品則是劉墉創作生涯50年的積淀之作。接受本報采訪,劉墉回憶了創作生涯的緣起,也肯定了新書之于他的重要意義。他說:“今年5月接力出版社收到了我的新書《螢窗小語2.0》(現書名改為《人生便利店》)的序言。從我23歲寫成處女作《螢窗小語》,到現在整整五十年了。我在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年,寫《螢窗小語》第一集,其后每年一本,正好在三十歲完成了第七本。它的暢銷鼓勵了我繼續寫作,最終成為專業作家。”
《人生便利店》是一本實用的人生啟示之書,幽默、溫暖、睿智、坦誠也在新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劉墉說,老來的文字當然跟年輕時的不同,因為“世事洞明”,所以多些辛辣和豁達,還可能帶點反諷與幽默。如他所言,“個人養護”“婚戀果脯”“處事味素”“行動飲料”……便利店24小時營業,為偶爾迷茫的讀者提供各種即時性、急需性、小宗煩惱消除服務。
說起自己的作品——散文、小說、詩歌,甚至劇本,加起來已經超過一百多本。但是,劉墉說,情有獨鐘的卻是小短篇。“它花費的時間不多,隨時隨地可以創作……因為那都是被瞬間抓住的靈光,沒有雕琢,無須放大。雖然簡簡單單,卻能直指人心。”
劉墉表示,《人生便利店》以近年的“靈感小條”集合而成,內容是隨時隨地創作而成的,甚至是在忙碌中有所觸動,信手記在小紙條上回頭整理出來的。這些被瞬間抓住的靈光是幾十年人生的沉淀凝結而成,近200個溫情小故事,涵蓋了近200個熱門話題和近200個的處事金句。目標渺茫、年齡焦慮、戀愛有疑、家庭矛盾、為錢所愁、社交恐懼、晉升瓶頸……隨手翻閱處,都能獲得實用的建議和溫暖的慰藉。
對話劉墉
1 關于《人生便利店》
用簡練的語言,點燃大家的靈感
廣州日報:這次出版的新書讓人眼前一亮,誠如您說開了一家“人生便利店”,也是一間24小時營業的人生便利店,可以談談新書創作的初衷及創意的緣起嗎?
劉墉:這本書確實像一家“便利店”,它有八個“貨架”,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貨物”,都是用很精練的語言創作的。你翻開它,就像走進一家便利店,隨便逛一逛,很可能就有你需要的東西。
因為這個時代非常多元,也是多媒體的時代,一個人每天接觸的信息太多了,知識的來源也非常多,所以就需要你更加敏感,更能夠觸類旁通,把不同的東西融合起來,變成你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不想要長篇大論,而是用很簡練的語言,做成一個個火種,來點燃大家的靈感。
廣州日報:在功能性上,這本書的定位是可以給讀者提供心靈自助服務的小書,如何理解“心靈自助服務”?
劉墉:“心靈自助服務”,這個說法非常好。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其實只能靠我們自己,就像我們生病了要吃藥。藥是一個助力,幫身體發揮它的復原力,于是有能力對付外來的疾病。我希望這本書里提供的也正是這樣的藥材,能夠幫助大家理順思路,克服困難,也希望這些藥材沒什么副作用,量小但作用大,所以我常常是用講小故事的方法來呈現我要表達的東西。這些故事都很生活化,就像中藥多半從自然物中提煉而來,于是比較容易被身體接受,被消化。
2 關于家庭教育
5G時代,須采用開放式親子互動
廣州日報:現在很多家庭感覺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不從心,這部書中的“家庭百貨”可謂是父母的必逛之處,能否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分的創作?
劉墉:我寫過許多有關教育的書,早年通常是從自身出發,孩子的成長給了我很多靈感,后來我發現我的孩子的問題通常也是大家孩子的問題,我的焦慮也是天下父母一樣的焦慮,于是就一直寫下去。孩子長大了后,我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傾聽了許多孩子和年輕人的故事,聽到很多困惑和問題,同時為他們解答。時間久了,也就累積了很多經驗。書里談教育的部分也是我一路觀察、提煉出來的經驗。
廣州日報:關于您的家庭教育故事,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您對一雙兒女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是什么樣的成長理念使得您培育出“別人家的孩子”?
劉墉:何謂“別人家的孩子”?簡單講,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覺得別人的孩子就是比自己的強,但這里面首先是一些錯覺。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這個世界總在比來比去,到處都有競爭,但我們做父母的不應該去比較,而要認知到孩子有他獨特的個性,有他與生俱來的才分。他可能遺傳了你,也可能遺傳了你的另一半,或者他天生就是另一種天才,但需要有伯樂才能發現。我的兒子跟女兒相差了17歲,個性也相差得非常多,所以我分別給他們寫了《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做個快樂讀書人》這些書,筆觸完全不一樣,因為這也是我順著他們的個性來教育他們,并不是一刀切,做個模板就往里套。
所以,與其跟別的孩子比來比去,不如多想想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東西,父母能夠把它挖掘出來,做自己孩子的伯樂。不要因為老師講兩句否定的話,或者被人一下子比下去,就覺得自己孩子不行,就否定孩子。家長永遠要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來思考,而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當然,家里有兩個孩子或三個孩子,他們彼此之間也會有競爭,有比較,如果是良性的競爭,那是很好的,但你不要用那個好一點的孩子來否定看起來差的孩子。
廣州日報:您關于家庭教育的很多觀點,比如“家庭教育不強勢,孩子養不成好習慣”等給人啟發,但是,今天的孩子接受知識似乎更加快捷,當下的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溝通,親子互動更好?
劉墉:當下的教育跟以前當然是不一樣了,以前你可以禁止孩子,這不準看,那不準做,但今天的孩子能上網,什么都看得到,什么都知道。以前教授在臺上講課,十足的權威,但現在有可能是你正在臺上講著,學生在下面上網看最新的資料,馬上提出另外的想法。所以今天已經不是做“虎爸”“虎媽”的時代了,今天是引導的時代,是開拓的時代。
你要為孩子開拓更大的視野,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去植物園,去參加研討會,哪怕只是在旁邊做聽眾,也是另一種體驗。如果你是在工廠工作,工廠允許的話,你也可以帶孩子去車間開開眼界,講講一件商品是怎么生產出來的。有很多種方式讓孩子去體驗,所以,今天的教育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你不去打壓孩子,禁止孩子,而是去引導他,協助他,親子互動自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3 關于身份
我是一個生活家
廣州日報:記得2016年,您赴廣東在廣州、佛山、陽江三地做巡回演講和簽售新書,我有專訪到您。一晃6年過去了,這6年,大家經歷了太多,能否跟讀者談談您的近況?
劉墉:我一共寫作出版了117本書,在過去50年中,沒有任何一年是空白的。有的書暢銷,有的書不暢銷,但是大家都管我叫暢銷作家,那是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比較暢銷的,出版社也愿意出比較暢銷的書。
但我還有很多工具書和理論書,因為比較冷門,大家不太容易見到。我希望我的讀者除了看我的暢銷書,也能看看我在其他領域的耕耘,像繪畫方面,十月七日我將在臺北辦一個“畫我童年”的展覽,展出的都是我回憶童年的花花草草和童年往事。
這兩三年來,因為疫情在家,我一刻也沒停,為孩子寫書,也為成人寫書,也集合自己的文章靈感,最后成為《人生便利店》。
廣州日報:大家都知道,您集多種身份于一身,記者、演員、詩人……還是熱心的慈善家。這些身份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一個身份?
劉墉:我要說,我是一個生活家,我只是在生活當中去觀察,去感悟,然后把我感悟的東西寫出來,畫出來。
廣州日報:《人生便利店》之后,您還有哪些創作計劃?
劉墉:有關繪畫,我會寫一本比較大的書,其中有些文章已經陸續發表。像是已經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書名叫《劉墉帶你看宋畫》。也寫了兩篇比較大的論文,一篇是談范寬,一篇談趙孟頫,這些文字將來都會集合為繪畫理論書。
當然,比較大眾的作品我也繼續在寫,只要有靈感就會把它寫出來。像接力出版社手上有一本《千萬別養出個媽寶》,它很好看,但是也很辛辣,有很多教育的理論藏在很輕松的筆觸之后,希望能很快出版。(吳波)
- 2022-09-19《尋徑林間》:兩段旅途的交匯
- 2022-09-16李一鳴《在路上》:走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意向
- 2022-09-15讀懂魏晉的風流與“漂亮”
- 2022-09-13祝勇新作《故宮藝術史》探索中華文明源頭深處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