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若星辰的文學名家,不僅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留下口口傳誦的名篇佳作,更以他們為人為文的高尚品德影響世人。中國現代文學館征集編目部主任慕津鋒從事文物文獻資料征集工作20余年,因工作原因,曾與諸多德高望重的文學名家交往甚篤。他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寫成《難以忘記的文學名家》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難以忘記的文學名家》收錄作者回憶文章19篇,其中寫到被稱為“民國最后一位才女”的楊絳、“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紅學大師”馮其庸、中國戲曲理論大師郭漢城、“蜀中五老”之一的馬識途、溫文爾雅的詩人屠岸、“當代談遷”王火、“老頑童”高莽等,這些篇什閃耀著文學名家們的思想火花,更彰顯出他們的風骨和情懷。
“1999年大學畢業,我到中國現代文學館征集室從事征集工作,有機會結識諸多文學前輩。他們身上有對文學的堅定信念,有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執著追求,這種信念與執著至死不悔。他們早已著作等身、名滿天下,但卻一直謙虛好學,對知識的渴望從未停歇。這讓我極為敬佩,因此想把與他們交往的細節記錄下來,以饗讀者。”慕津鋒說。
書中,作者感佩周有光先生在百歲時還要求自己“終身教育,百歲自學”,百歲后出版了《朝聞道集》《拾貝集》《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多種著作;難忘陳忠實先生的忠厚率真、以誠待人、執著不懈,他對自己的要求是有生之年寫出“一本兩本死后可以墊棺做枕的書”。
除了對文學名家進行素描外,作者著重留心他們對自己的諄諄教誨,這是前輩們人生智慧的閃現,也啟發讀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文藝觀。比如,文藝理論家錢谷融教授題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希望作者磨煉心性,再安靜一些;翻譯家高莽講述了母親82歲時給自己題寫“人貴有自知之明”的故事,回憶她如何言傳身教,告誡自己認真做事;屠岸先生說“膽欲大而心欲細,智欲圓而行欲方”是自己的座右銘;《小英雄雨來》作者管樺對竹子所代表的君子精神推崇備至等。
慕津鋒說:“我希望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自己眼中的文學名家,進而讓讀者了解他們的性格、氣質與精神,格局、眼界與視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有光先生不停告誡我要‘從世界看中國’,要有大局觀、世界觀,才能有大胸懷、大境界。作家阿來主編《科幻世界》雜志時,竟拒絕香港李嘉誠財團的注資,因為他把這份雜志當作一份事業,擔心資本影響到文學品質。書中的人物之所以能取得比較大的成就,與他們的精神品格密不可分。”
此外,因與文學名家的往來多與征集工作有關,作者還通過手稿、圖書等捐贈過程的還原,展現出馮其庸、羅孚、蕭逸、溫瑞安等作家的無私慷慨和超拔境界。(本報記者 張鵬禹)
- 2022-12-01《丹吉爾迷霧》:重重迷霧之下的自我找尋
- 2022-12-01讀懂共同富裕
- 2022-11-23構建新時代科技創新全景版圖
- 2022-11-23記錄中國航天人追夢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