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樣多變且不穩定的世界,以往習慣性的觀念和處理方法似乎漸漸失效,讓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和判斷屢屢受挫。所以,無論對歷史也罷,對現實也罷,我們都亟須找到全新的觀察角度與切入之法。
意大利史學理論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話也可以這樣說:一切當代史也都是歷史,至少是歷史的開端。在開端之處,我們理應找到新的、對的、適當的門窗。本文推薦的這幾本書,均為2022年出版,作者皆是華人學者,他們研究的領域大相徑庭,然而卻都給我們看歷史、看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與入口。
對特別人群與歷史現場進行重構
前些年,國內歷史研究者多以政治史、制度史為重,關心的多是當時政府的核心人物。這也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歷史著作的“主角”都是帝王將相或者先驅偉人。
此后,國內歷史學逐漸轉變為以社會經濟史為中心。再之后,受法國“年鑒學派”的巨大影響,民生百態和大眾心理成為歷史研究熱潮,不但大量社會學科的知識、研究方法被引入歷史學,而且歷史書的C位也越來越多讓渡給某群甚至某個無名之輩。
這類書中,趙世瑜先生的《猛將還鄉:洞庭東山的新江南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是今年我個人最喜歡,也最想推薦給大家的一本。本書借蘇州太湖洞庭地區至今仍保有的“抬猛將”習俗,講述了跨越千年的江南水上人的上岸史,梳理出一條新的敘述江南史的脈絡。趙世瑜稱這本書是一本田野行記、讀書筆記,或是天馬行空的歷史隨感,其實讀者能從中讀出作者廣博的學識以及跨學科能力,如對歷史上江南水上人商業之道的剖析,作者給出了“離散社會”和“合伙制社會”兩個概念,既新鮮獨特,又貼近今日現實。
《猛將還鄉》除了有精彩的敘述和推斷,還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討論的學術話題,不但針對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也涉及政治史和經濟史。讀此書,如同由一個入口進入了紛繁復雜、規模巨大的歷史宮殿群。不由得聯想到《馬丁·蓋爾歸來》,趙世瑜也承認娜塔莉·戴維斯的這部微觀史學名著給自己寫《猛將還鄉》以靈感,讓自己講的中國故事更加清晰、親切、有溫度,而歷史中的“劉猛將”也能像馬丁·蓋爾一樣穿越迷霧,衣錦還鄉。
和《猛將還鄉》一樣,《秘密社會的秘密:清代的天地會與哥老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也是一本結合田野與文獻,對特別人群與歷史現場進行重構的著作。兩位作者賀喜與科大衛更像“歷史偵探”,更有問題意識和解密興趣。本書篇幅雖不大,但能始終抓人眼球,讓讀者保持高頻的思想激蕩,這不僅因為我們能從自己過往的閱讀中找到大量“秘密社會”的對應點,甚至親身經歷亦有所參照,正如作者所提出的“秘密也可以締造社會關系”。
中國的傳統社會是宗法社會,而宗法社會的基礎就是血緣關系。通過與血緣的對比,作者發現了秘密社會的“秘密”——秘密具有血緣之于宗族的意義。換句話說,就是秘密社會之所以形成,個中的秘密就是秘密本身。作者進而論述,秘密既有血緣的共有性和排他性,又有血緣的傳承性,秘密可以通過組織、禮儀和符號進行擴展和傳遞,這些手段如同一條長鏈,將信奉秘密的人鏈接起來,進而形成社會。另外,本書還有一個重要啟示,就是秘密社會自身的媒介屬性。作者認為秘密社會的歷史本身是通過儀式、文本、政府、移民、媒體形成的渠道進行傳播并進一步成型的——這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觀看歷史的視角。
換一種角度和思路重讀歷史
說到今年的微觀史、個人史出版,羅新先生的《漫長的余生: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無疑是年度大熱。用李開元關于歷史學的“三個世界”論來看,這本書原本是歷史學的“第三世界”(即根據史料所撰寫),卻讓讀者有置身歷史學“第一世界”(即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之感。這當然絕非本書傳主李鐘兒留下的千字墓志銘那么簡單,主要得益于羅新數十年魏晉南北朝研究積累的深厚學養,以及他鉤聯、推理歷史的能力。因此,我們在王鐘兒個人的命運里,不但看到了南朝劉宋和拓跋北魏兩國沖突競逐的歷史,更目睹了皇甫氏、文羅氣、楊氏、劉阿素、張安姬、緱光姬、孟元華等被歷史淹沒的普通女人的生命史。這些和王鐘兒一樣在北魏皇宮度過“漫長余生”的女人,不僅僅是屬于羅新筆下的人物,她們就是歷史本身。
歷史學者王笛先生近年出書頗勤,他關注的領域和研究的方法也頗廣頗多,社會史、城市史、文化史、生活史和微觀史皆有涉足。他的新作《碌碌有為:微觀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是一本面向大眾的社會學入門書,侃侃而談,門檻不高,各文獨立成篇,且有問題意識,很適合青少年讀者。而海外學人李孝悌先生的《戀戀紅塵: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則恰恰相反。本書此前曾在國內出版,今年推出了修訂版,集中以鄭板橋、袁枚、王士禛為題的三篇文章,都以17、18世紀揚州為主場景,對當時社會上層士大夫別具雅趣的生活做了細部描述,從中我們可以進入到明清之際士大夫的文化生活與思想世界,了解并體悟那個時代,進而走進一部新的江南文化史。
歷史不是一成不變的,也??闯P隆3诵碌膯⑹九c新的發現,那些我們以往認為熟悉甚至爛熟于胸的歷史,在換一種角度和思路的重讀之下,認識和判斷亦會發生變化。
比如讀宋杰先生的《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中華書局出版),全書只有六篇論文,雖少卻精,皆是學界少有人問津或者缺乏系統研究的課題?!恫懿僭诔啾谥酆蟮膽鹇苑烙渴稹泛汀秾O權統治時期兵力部署與主攻方向的改變》兩文,將三國中魏、吳兩國的戰略思想清晰呈現,魏(曹操)之“戰略防御拼經濟”,以及吳(孫權)之“偏安一隅不進取”,也是三國鼎立局面能維持數十年的主要原因。戰爭世界里,戰略思想為重,戰略要沖也極具意義,書中《三國蜀魏戰爭中的武都》和《三國戰爭中的陸口與蒲圻》兩文,以武都與陰平之于蜀漢、陸口與蒲圻之于吳國為例進行論證,充分印證了“天時不如地利”這句古語。而全書最讓我大呼過癮的,是《從“軍府”到“霸府”》一文,年初看網劇《風起隴西》,如果劇作班底和小說原作者馬伯庸能早點讀到這篇文章,諸葛亮之權臣的人設就更能立得住,而且,這是大量歷史材料的佐證,并非戲說。
說到看劇,現在真有一些可愛的觀眾是看劇學史的。今年最熱的古裝劇當屬故事發生于宋代的《夢華錄》,劇中除了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古時東京城(開封)的繁華盛景,也讓人很關注宋廷內部運作的模式。信息,自上古始便是施政的基礎,無信息,則無行政。然而,關于古代信息的上傳下達,大多數人除了在熒屏上看到某太監前去宣旨,便是快馬飛報,但這些都是表象上的。讀李全德先生的《信息與權力:宋代的文書行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通過信息溝通與文書運行,看出宋代朝廷政治決策的運行模式,或者說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權力運作機制。讓人意外的是,宋代始終致力于疏通信息來源,建立信息網絡,減少信息被壟斷的可能性,建立了多渠道并行且互有競爭的信息溝通機制。這些是筆者讀這本書最大的發現與收獲。
了解昨日歷史也是對今日自己的負責
除了上面的幾本書,最后還想著重談談兩本書:一本論文集,一本講義。先說《“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歷史學家楊念群先生的集大成之作。在書中,楊念群詳細而耐心地(僅緒論就超過40頁)來解釋“中國”“天下”和“大一統”這三個概念。先別急著說,這三個概念誰不知道啊,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細讀并一路思將下來,三個概念的起源、流變、相互的影響和作用力,才能一一感悟,而今日中國何以至此,以及今日國人之思想何以如此,才能得以清晰。
在歷史著作越來越趨向跨學科、微觀史研究、個性化寫作的當下,楊念群卻不為潮流和市場所動,執著并篤定地結合政治倫理與歷史研究,嘗試重建“眼光向上”的學問,為拓寬中國史學的解釋架構做出具體的理論搭建與書寫實踐。此外,除了輸出思想,楊念群也對時下學界一些思潮進行了剖析和評論,他特別指出:即便現在已經是21世紀20年代,一些讀者,尤其是一些學者,仍受宋明夷夏之辯的思想影響,仍沿用簡單的“漢化論”裁量歷史,經常不假思索地為自己挖掘邏輯陷阱,并貿然且主動躍入其中。這雖是楊的一家之言,但我們也可以借此厘清目前學界一些思想觀念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左右互搏的窘境之由來。
楊念群在《“天命”如何轉移》中,也提到了葛兆光先生“從周邊看中國”的研究方法,而葛兆光近年來確實也在致力于歷史中“文化接觸”的研究,即不同文化的相互影響、接受與轉移,邊緣對中心的影響,以及從邊緣重思世界史,強調聯系、互動、影響的全球史?!秮喼奘返难芯糠椒ǎ阂越罇|部亞洲海域為中心》(商務印書館出版)說是“亞洲史”,確切地說更多為“東亞史”(雖然書中對南海和東南亞也有涉及)。葛兆光信奉“臺球撞擊式的全球史”,也就是各國的歷史皆非孤立,而是發展于與其他國家、區域各種事件、人物、現象之間的互動和聯系。把“中國”放在這個廣袤背景和區域內來討論和分析,葛兆光希望我們借此看到更多的、單純在中國背景下可能會模糊掉或者看不到的歷史線索。
《亞洲史的研究方法》是葛兆光教學的講義,因此非??谡Z化,不但化繁為簡,容易理解,讀者還有一種方向感和解題思路。錢鍾書在《圍城》里,曾諷刺一些學人拿“講義當著作”,又拿“著作當講義”,可我們出不到百元的書價,就能看到葛兆光的講義,還是給博士生的講義,不劃算嗎?看他每一章結尾開的書單就已經很寶貴了。
隨著歷史課越來越重要,連中學生都開始強調對比材料、研究論證的學習方法,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也必須換個角度或者說換種方法看待歷史、研讀歷史。王笛說研究歷史就像拍電影,既要有全景,也要有中景、近景,還要有瞄準細節的特寫。我們看歷史需要這樣立體的視角。當然,我們還需要趙世瑜這樣走近歷史、走入歷史;需要楊念群這樣對歷史脈絡的正本清源;還需要葛兆光提倡的“一波才動萬波隨”(禪宗詩歌)。我們對了解昨日歷史有訴求,有要求,有追求,實際上,這也是對今日自己的負責。
- 2022-12-16從手稿中重返詩歌創作現場
- 2022-12-13【慶陽e評】書香慶陽
- 2022-12-12簡牘再現秦至西漢早期的律典
- 2022-12-09為什么要了解學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