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2022年12月31日19:30至2023年1月1日0:30,人民文學出版社攜手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在中國百年文學發展的見證地——北大紅樓,以文學之名,為讀者奉獻了一場“百位名人迎新領讀——2023文學中國跨年盛典”。
迎新領讀以“線上+線下、現場+連線”的方式呈現,作家、翻譯家、藝術家、文化學者、出版人、媒體人、海外漢學家、影視體育名人,百位名人共同開啟5個小時的直播。據不完全統計,當晚全網觀看量超過1200萬。
直播地點設在北大紅樓第三十六教室——一百多年前,魯迅先生曾在這里給學生講課。活動主持人張澤群暢想了曾經在北大紅樓活躍過的思想者和行動者,他們如何破舊立新,如何“傳播著新思想,倡導著新文化”。
主持人陳魯豫引用了愛爾蘭作家約翰·康諾利在《失物之書》中的一段話,“假如沒有被人類的聲音大聲朗讀過,沒有被一雙睜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隨著手電筒的光追尋過,它們在我們這個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過”。
陳魯豫作為“文學中國”領讀的開啟人,領讀了詩人江河的《讓我們一起奔騰吧》,以“春天正迎著我們走來,獻上更多的花朵”開啟這場文學盛典。張澤群邀請讀者暢游時空,“俯首朝花夕拾,昂頭熱愛生命,坦誠擁抱世界,堅定相信未來”,為活動的四個段落點明主題。
直播現場,(左起)主持人陳魯豫、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董強、著名作家王躍文、編劇史航、主持人張澤群。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直播現場,(左起)主持人陳魯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文錚、北京大學教授趙白生、青年作家石一楓、主持人張澤群。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第一個主題詞是“朝花夕拾”。在云端,各位領讀人分別帶來《逍遙游》《將進酒》《故鄉》《蒲橋集》《螢火》《八百米故鄉》等選段,從文學回望過去的這一年,共同品味時光中的美與永恒。
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為大家帶來了史鐵生所著《病隙碎筆》選段的領讀。當天也是史鐵生去世12周年的日子,李洱動情地說:“史鐵生的小說和散文直面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身體的困難、靈魂的困難,但是他仍然有一種戰勝和穿越這些困難的勇氣。”
第二個主題詞是“熱愛生命”。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黃志堅以一首舒婷所作《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開啟這一部分。20余位領讀人各自分享了《牽牛花》《俗世奇人》《致橡樹》《我愿意是急流》《名人傳》《悠悠歲月》等中外文學中關于生命的段落。
畢飛宇回顧2022年時說:“文學是一種陪伴,文學是一種慰藉,但我覺得文學首先是記憶,它是個人的記憶,最后可以變成時代的記憶、民族的記憶。人性渴望我們盡快忘掉,人心要求我們牢牢記住。”
第三個主題詞是“擁抱世界”。世界文學百花齊放,其中總有一些始終被關注和討論的經典母題,而讀者通過閱讀,看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外領讀人分享了《定風波》《巴黎圣母院》《火的女兒》《地下室手記》《我想和您一起生活》《老人與海》等經典文學段落。
北京大學教授、世界傳記研究中心主任趙白生說:“我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有兩大誤區,一個是單線化,還有一個是單面化。”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兩個誤區,引導讀者更全面地認識世界。
第四個主題詞是“相信未來”。著名作家王蒙用篤定熱情的口吻朗誦《青春萬歲》序詩,“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抒發對未來的向往。作家石一楓分享了自己對于新年的期許:“要繼續像西西弗斯一樣推石頭,每天早上起來泡上茶開始寫作,寫一點東西,這一天才覺得踏實。我盡量每天推這個石頭,但是得推得載歌載舞,推得相信未來。”
張澤群作為跨年盛典的最后一位領讀人,邀請現場嘉賓共讀詩人食指的作品《相信未來》作為活動的收尾:“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 2023-01-05別樣的散文,不一樣的“文化中國”
- 2023-01-04他用38年,給中國寫了一封“情書”
- 2023-01-04賡續1600年的美——敦煌如是繪
- 2023-01-04從文學到戲劇 是致敬,是對話,更是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