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wǎng) >> 書香隴原 >> 聆聽書香

    以史家眼光為大師立傳——評《白壽彝評傳》

    23-01-28 10:11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張?zhí)m琴

      《白壽彝評傳》 白至德 蔣曄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78年4月,白壽彝(前排左二)和參加《中國通史綱要》編寫會議的成員合影。 圖片選自《白壽彝評傳》

      白壽彝《中國回教史資料》抄本手跡。 圖片選自《白壽彝評傳》

      【讀書者說】

      由于工作的緣故,筆者參與了《白壽彝評傳:成一家之言》出版的前期工作。書稿完稿后,我又擔任了審讀工作,是真正的先睹為快。感謝兩位作者,憑借他們各自的優(yōu)勢,以史家眼光寫出了白先生閱歷豐富、成就巨大的一生,對讀者特別是學術(shù)界了解白先生提供了資料翔實、文字生動的文本。

      高風亮節(jié),始終以學者本色自處

      作為當代史學大師,白壽彝先生的一生閱歷是豐富的,學術(shù)成就是多方面的,怎樣才能線索清晰地勾勒他的一生是個難題。經(jīng)歷了前兩稿的失敗,作者最后采用紀事本末體來構(gòu)思全書,除了第一章引論,從六個方面來評述傳主的一生。

      白壽彝的一生是學者的一生,也是教師的一生,他的學術(shù)成就隨著他的閱歷而逐步發(fā)展起來。與大多數(shù)學者所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回族人。因此該書的第二章就是《回族史學的開拓者》。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讓他比其他學者更早注意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少數(shù)民族的貢獻和作用,從而成為中國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的開山者。1949年,人在南京的白壽彝沒有去臺灣,而是北上北平,參加新中國的籌建工作。開國大典上,他作為少數(shù)民族代表,向毛澤東主席敬獻錦旗。

      新中國成立后,白壽彝受聘到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與陳垣、侯外廬先生成為同事,并在侯外廬之后接任歷史系主任。由于其突出的學術(shù)貢獻,他三次受到邀請,見到毛澤東主席,促膝交談學術(shù)問題。1949年、1976年、1984年、1999年,作為學術(shù)界代表,四次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共和國重大慶典。這樣的殊榮,白先生自己極少提及,他始終以學者本色自處,其高風亮節(jié),令人高山仰止。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該書以簡明扼要的文字,寫出了傳主多方面的史學成就。

      (一)總主編完成多卷本《中國通史》。該書12卷22冊,1400萬字。在該書出版之前,雖然有多種《中國通史》出版,但程度不同地存在觀點或體例上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之前的通史著作,雖然有很多著名學者,影響也很大,如錢穆、張蔭麟等,其觀點都是非馬克思主義的,已不能適應時代和教育讀者的需要。而新中國成立之后出版的幾種中國通史著作,無論是郭沫若的《中國史稿》,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還是翦伯贊的《中國史綱》,均寫到封建社會中期,未成全璧,成為歷史學界的尷尬和遺憾。改革開放之后,學術(shù)全面復興,編撰一部完整的中國通史,成為時代的需要。當此關(guān)頭,1979年,白壽彝先生在古稀之年,以非凡的勇氣和驚人的魄力,向教育部提出編寫多卷本《中國通史》的申請,得到教育部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大力支持,編寫工作及時啟動。集中全國史學家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時間方面的“縱通”和空間方面的“橫通”相結(jié)合,包括圖表和人物傳記等體裁,全面創(chuàng)新的新綜合體體例,時間跨度從遠古一直到1949年,完成了這部前無古人、難以超越的史學巨著,繼《史記》《資治通鑒》之后,成為第三部貫通古今的中國通史巨著,中國史學史上的豐碑,把中國通史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成為國際史學界的重大事件。

      (二)中國回族史和伊斯蘭教史研究。包括歷史資料的編纂、歷史編寫和人物研究等方面。著作有《中國回教史》《咸同滇變見聞錄》《中國伊斯蘭教史綱要》《回民起義》(四冊)《回族人物志》(四冊)。

      (三)中國史學史研究。包括《中國史學史教本》(上下)《中國史學史》(六冊),創(chuàng)刊并多年主編《史學史研究》。

      (四)協(xié)助顧頡剛組織點校《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由于顧先生年事已高,便推薦白壽彝以組長身份實際主持點校工作。在“文革”后期艱難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全國頂級學者共同努力,完成了這一空前的古籍整理超級工程,為史學界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讀者學習中國歷史提供了方便,更為后來總主編《中國通史》積累了經(jīng)驗。

      (五)對歷史教學的改革和探索。新中國成立之初,參與創(chuàng)辦《光明日報·歷史教學》,對全國從中學到高校的歷史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1979年,白壽彝再度出任北師大歷史系主任,對歷史系1979級的教學改革大膽進行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成果。由于他的言傳身教,指導有方,他的學生王檜林、瞿林東、吳懷祺等分別成為中國現(xiàn)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思想史研究的領(lǐng)軍人物。1995年,北京師范大學設立“白壽彝史學論著獎”,2000年,又成立了“白壽彝學術(shù)基金會”。這樣的影響,在全國史學界都是罕見的。

      (六)其他方面,包括填補空白的《中國交通史》,哲學史方面的《先秦哲學三大師》,經(jīng)學方面的《朱熹辨?zhèn)螘Z》《周易本義考》《朱易散記》《儀禮經(jīng)傳通解考證》,乃至民俗學方面的《開封歌謠集》,等等。這些是史學界許多人包括他的學生都不知道的,可見他國學知識的浩瀚,史學功底的深厚,他能勝任《中國通史》總主編,多卷本《中國通史》能夠得到史學界的集體認可其來有自,不是偶然的。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格魅力

      該書寫出了白壽彝先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獨特風骨和人格魅力。該書通過評述白壽彝的一生,寫出了他何以成功,何以取得非凡成就的緣故,不僅讓讀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白壽彝能夠成為一代史學大師,首先是因為他自幼志存高遠。父母為他取名“壽彝”,字“肇倫”。同時按照回族的習俗,請清真寺的阿訇取了一個經(jīng)名“哲瑪魯丁”。哲瑪魯丁,是波斯伊斯蘭教蘇菲派著名學者、詩人,意為“我們的導師”,可見家庭對他的厚望。他一生奮力治學,身體力行,名副其實,終得大成。

      其次,得到名師的言傳身教。對白壽彝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有兩位史學大師。第一位是陳垣先生。陳垣作為一代史學宗師,在宗教史、史源學、史諱學、中西回歷對比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越,影響深遠。白壽彝1929年考取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開始隨陳垣學習。新中國成立后成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同事,受教既多且深。陳垣對回教史的拓荒性研究,直接影響了白壽彝。陳垣構(gòu)思的《中國回教志》體例,也啟發(fā)了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的體例。第二位是顧頡剛先生。顧頡剛是著名的“古史辨派”創(chuàng)始人、禹貢學派領(lǐng)袖,他“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點被稱為中國史學的革命,影響極大。他對白壽彝情如父師,不僅學術(shù)上悉心指點,更有生活的關(guān)心,經(jīng)濟的資助,令白壽彝感激終身。有這樣兩位大師的言傳身教,白壽彝視野開闊,進步神速,能夠超越同輩史學家,脫穎而出,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新中國成立前,白壽彝在傳統(tǒng)史學方面已經(jīng)有足夠的積累,有不少獨特的成果,尤以回族史、回教研究引起學術(shù)界關(guān)注。新中國成立后,他到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工作,參與籌建中國史學會,與他的兩位恩師陳垣、顧頡剛一起,與時俱進,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歷史,取得質(zhì)的飛躍。1958年,他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成為史學家中比較早入黨的一位。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使他漸入佳境,眼界大開,境界提升,最后完成多卷本《中國通史》《中國史學史》《中國回回民族史》等書的編撰。

      第四,打通文、史、哲的通人境界。白壽彝早年就讀上海文治大學、河南中州大學,最早的興趣是文學。考取燕京大學研究生后,興趣在哲學。因自己的回族身份,又受到陳垣回族史研究啟發(fā),最后選定史學為治學重點。此后,打通文、史、哲,“成為白壽彝史學思想及學術(shù)研究的一大特點”。他為《中國通史》各卷撰寫的“題記”,史識超拔,文字精辟,要言不煩,讓人想起《史記》的“太史公曰”、《資治通鑒》的“臣光曰”,所不同的是,白壽彝把題記放在了卷首,精神仍然是太史公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真非大家不能為也。

      作為一部近50萬字的學者評傳,該書有幾個突出的優(yōu)點和特點,如兼顧學術(shù)性和通俗性,大處著眼,細節(jié)感人,生動耐讀,等等,限于篇幅,不及細論。但其最大的特點是史家眼光,不溢美,不虛飾,寫出了總體真實、立體的白壽彝先生,成為新時期學人傳記的突破。因此,我愿意把這本書推薦給學術(shù)界和讀者諸君。

      (作者:李世琦,系河北人民出版社原調(diào)研員、編審)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wǎng)版權(quán)稿件,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wǎng)”。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中國甘肅網(wǎng)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wǎng)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wǎng)(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 91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A最近中文在线| 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