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釗
“一粒鹽行走在大地上”。一翻開姜樺的散文集《灘涂地》,便讀到了這句詩意濃郁、意境全出的語句,瞬間為我打開了一扇河流與大地迎著陽光蓬勃生長、自然與生命在時間長河里交融的灘涂世界的大門。這粒鹽,是黃海邊上從海水中走出來、承載千年鹽史的一座城市,也是作者沿著黃海濕地到范公堤上孜孜追尋的身影,這粒鹽的背后,更是串場河、古黃河、灌河如一根根血脈串聯(lián)起的灘涂大地,以及生長于此的人、自然和萬物。
《灘涂地》 作者:姜樺 時間:2022年1月
《灘涂地》是一曲獻給灘涂、河流和故鄉(xiāng)的詠嘆調,也是一首向自然、大地和生命致敬的抒情詩。在《灘涂地》一輯,作者用充滿詩性的語言,還原和呈現(xiàn)灘涂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人文歷史和生命萬物,講述著這片土地上的人與自然、人與萬物之間的關系;《大河邊》一輯則是一部大河人家和心靈故土的變遷史,作者以深情豐厚的筆調,追溯和回顧大河邊上尋常人家的悠悠過往和淹沒于歷史塵埃的璀璨花火,感嘆一條條河流的命運,回歸浩大的精神原鄉(xiāng)。
著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蘇珊桑塔格在《詩人的散文》一文寫道:“詩人的散文不僅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密度、速度、肌理,更有一種特別的題材:詩人使命感的形成。”姜樺最讓人熟悉的身份是詩人,先后出版過《大地在遠方》《灰椋鳥之歌》《紀念日》等多部詩集,故鄉(xiāng)、大海、河流、灘涂,都是他詠唱的對象,在他的詩歌世界里充滿海的氣息、陸地的氣息,更有生活的厚重和情感的豐盈。寫詩的經(jīng)歷擦亮他的感官,使他以敏銳的視覺和觸覺以及強韌的主觀精神觀察、感受著灘涂、河流和大地上細微的一切,讓他能隨心所欲恰如其分地使用語言,找尋到內斂與奔放、清麗與深沉、古代與當下之間的平衡,使他的散文在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語言優(yōu)美的基礎上,融入詩歌中密度、速度和詞匯上的無可替代性的特點,創(chuàng)作出極具灘涂特色的“詩人的散文”。他在多篇散文里簡潔而清晰地闡釋著“詩人使命感的形成”,如他自述“這塊獨一無二的灘涂大地,使我的詩歌既有鹽的結實,又有大海的開闊;這塊土地,讓我寫出這些有根的詩!”那般,故鄉(xiāng)的大海和灘涂成就著他的詩歌,而他在使命的召喚下,不斷在用詩歌和散文去成就故鄉(xiāng)的大海和灘涂。
詩人的散文是記憶的回望,也是激情的自傳?!稙┩康亍返拿恳黄恼露几挠^察、行走和感受相關,《一粒鹽》中有歷史的悠遠、味道的醇厚,還有血性的風骨,他不斷行走和找尋,走進灘涂,走進河流,走進海鹽博物館,不斷感悟大地安靜千年的心,關注灘涂上不斷生長的歷史;他在《灘涂地》感受著一種水意蒙蒙的氣質,那是流水奔騰的時間積淀而成的厚重,是世世代代人們用汗水澆灌出的幸福、也是晨霧彌漫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氣息;“春夏秋冬,日日夜夜,串場河講述的不僅是東部黃海滄海桑田的日月變遷,更串聯(lián)起一個個正在消失的地名。”河流是一片土地歷史的傳承,生活在串場河邊的人們每天都在演繹著不同的故事,長留于此的人物和事件在歷史長河里不斷成長。當走進生養(yǎng)他的沙淤村,大地、河流、星空的記憶開始復蘇,童年、親人、成長刻在他身上的“胎記”,在歲月之河的沖刷下,變得愈發(fā)清晰。
《灘涂地》是作者用文字留下的對灘涂和河流的見證,刻滿灘涂、自然和故鄉(xiāng)的印跡。我們或許無法像他那般攤開手掌,向灘涂地傾訴世界的最真實可靠的秘密,但可以在每一粒鹽、每一段追尋路上細細雕琢漸漸消失的故鄉(xiāng)……
- 2023-02-01國產科幻如何擁抱未來 聽聽劉慈欣怎么說
- 2023-02-01送你一段壯美的旅程 ——讀《流浪生死書》
- 2023-02-01繪一幅壯闊的中國文學地圖——《深入文明史的中國思想史》寫作緣起
- 2023-02-0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全景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