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雪
近日,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意外“出圈”,媒體報道紛紛使用了“爆火京城”“人山人海”等標題。不過,單看名字“圖書訂貨會”,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主要聚焦行業內部的展會。很難想象,若是其他某種產品的訂貨會,是否還會引來這么大的關注。是出版業的春天來了,還是讀書人變多了?這些都是有待進一步實證的問題。但一個更為直觀顯著的現象是,今年的圖書訂貨會發生了一次功能轉變:在知識分子、出版機構、讀者以及媒體的共同推動下,出版業帶有發行性質的展會成為一個開放的文化交流平臺,其聚合性和輻射性彰顯出文化界巨大的活力。
這場不期而遇的書展之熱背后,是人們復蘇的“斯文之心”。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讀書這件“天下第一等好事”,仍能掀起一番熱潮。當人們為追求知識踏入人海時,擁擠也被賦予了一層喜人的色彩。今年的訂貨會被讀者們當成大眾書展來逛,還有不少人惋惜,40萬種圖書的聚會怎么只有短短兩三天時間。擁擠和惋惜,都說明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長,“全民閱讀”還有許多發展空間。是斯文之心,亦是“思文”之心。
書展之熱還有賴于眾多思想文化界名家的參與,這是印刷文明獨有的人文傳統。現代出版業為讀書人提供了一個公共文化空間,它遙接文人雅集,近似沙龍文化,頗有“斯文在茲”的意味。其實,近些年咖啡館的流行、實體書店的回暖也有同樣一層背景。這些公共文化空間,產生過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學問,20世紀30年代,身為編輯的沈從文、蕭乾就常在北京的中山公園召開茶會,以文會友,聚談約稿;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內山書店,上海的工人阿累也許就不會偶遇魯迅,也就寫不出被收錄進語文課本的那篇著名散文《一面》了。同校園一樣,書店、書展等也為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實體空間,以微小力量推動文明的進步。
這次訂貨會還讓人們重新看到了面對面交流不可替代的價值。過去幾年,線上溝通方式越來越便捷、成熟,成百上千的人跨越千萬里,也能完成一場對話。快速發展的多媒介溝通一次次地注釋著傳播學者的論斷——“媒介是人的延伸”;也一次次地印證著后來人對這一理論的補充——延伸的部分也許只是我們的“義肢”。
多媒體時代,交流需要“心連心”,更需要“面對面”“手拉手”,因為這樣的溝通更富有“靈韻”、更加深入、更具有創造力。文化藝術之所以有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的美稱,不正在于這一份份不可量化的靈感與創造嗎?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02日 11版)
- 2023-02-24與命運抗爭——讀長篇小說《莽林深深》
- 2023-02-23與命運抗爭——讀長篇小說《莽林深深》
- 2023-02-23繪一幅壯闊的中國文學地圖——《深入文明史的中國思想史》寫作緣起
- 2023-02-23文情畫趣憶故鄉——讀《山河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