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是現代散文中頗受青睞的一種文體。但隨著時代發展,拍照、攝影成為人們記錄旅行生活的重要方式,游記散文面臨新挑戰。若欲擺脫“導游詞”之譏,就要在寫景狀物、心靈的浸潤與在場、個性化視角與表達等方面下功夫,寫出文采,讓行走之美以充盈的狀態、召喚的姿態充分展現。從這一點上說,王良勇的《尋蜀記》(東方出版社)有令人驚喜之處。讀這本散文集,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在巴蜀大地漫游,眼前浮現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那里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性靈之美次第呈現。
宋代大詩人陸游寫過《入蜀記》,以日記形式記載了他由山陰入蜀途中的所見所聞,明人何宇度贊之曰:“不異丹青圖畫,讀之躍然。”王良勇的《尋蜀記》不是日記體,相仿的是大多文章開頭寫著出游日期,但也并未以時間為序;而且書名之“尋”別有意味,賦予作品主觀色彩和主體意識。然而,作者并未刻意為之,出游好像沒有需要達成的特定目標,而是隨興而動,按現在的流行語說,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有時結伴而行,有時孑然一身,這倒符合蓬勃青春的做派,率性灑脫,輕松自在。就在這種看似自由隨意的行走中,作者悄然實現了對美的尋覓和心靈的慰藉。
巴蜀大地山川秀麗、人文繁盛,需配之以優美的文字如詩如畫地呈示出來,作者在這一點上顯示了自己寫景狀物的能力。如他寫劍門關:“山峰上下如筍結,左右如云橈,高大而瘦削,像一條睡龍盤踞于此,驚人的氣勢,仿佛要撕裂碧落。”(《劍門天下壯》)再如寫川西竹海:“進入竹林,我瞬間感覺到清涼蕭爽。溝壑里大潭小潭,潭水干凈清冽,一望可見底。四周修竹參天,竹葉蔭翳間,碎點般的陽光鉆下來,像捏碎打散飛濺的粉末。”(《行走在川西竹海》)這些句子是客觀的描摹,也是主觀的感受,修辭手法的運用既生動形象,又凸顯了主體意識的觀照,使自然景物之美躍然紙上。值得注意的是,川蜀名山大川甚多,但“前人之述備矣”,作者更屬意那些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的“小景”,愿為它們立傳。這既是作者的寫作策略,盡量規避大家熟知的景觀,同時也增添了作品的“陌生感”和新鮮度。
作者在《自序》中說:“我想,大山、河流、湖泊、小鎮、古寺等,都是有靈魂的,每一次旅行,我都感覺是在和它們對話。”參考馬克思“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觀點,“對話”就是對象化的一種方式。不管是自然美還是人文美,都應在其中加入靈魂的薪柴,共同燃燒。心靈和思想的浸潤,比單純外在的描摹介紹更能凸顯游記散文的價值和意義。可喜的是,作者有著這樣的文學自覺。《長相思,在碧峰》采取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將碧峰峽擬人化,款款傾訴自己的情愫,有很好的代入感。《詩人的高度》通篇并未寫景,只是借鳳凰山的高度說詩人的高度,來表達生命中對信念的執著。《邂逅萼綠華》不以景觀為主體,卻寫起了游客,這種旁逸斜出,其實也是旅行中的常情,給行走平添了許多逸趣。人間處處有風景,美無處不在。“緣此,我才提醒自己須更加慎重、尊敬每一個結緣的山水、事物、人,因為這點認真,總是無意之中撞出幾分欣喜來,讓人有向上的精神和希望。”(《出戶尋白云》)行走的意義或許也正在于此。
今天,旅行越發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日常,行走在山水間,陶然忘機,美美與共,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給游記散文的興盛提供了機緣,但如何打破因襲僵滯的藝術藩籬,寫出具有時代新氣象的作品,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命題。(作者系河北省作協副主席)
- 2023-03-09文縣范壩桃花開
- 2023-03-06甘苦詩譯:中國的蔞蒿與西方的苦艾
- 2023-02-23在行業百態中寫活時代精神
- 2023-02-23“隱身呼嘯”——從“貝爾三兄弟”到勃朗特三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