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有為:微觀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 王笛著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1943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楊樹因暑假到成都附近社會實習,在這里,她認識了40多歲的杜二嫂——一個以加工生絲、售賣絲綢謀生的底層農民家庭的主婦。次年,她完成了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半個多世紀后,楊樹因的論文被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王笛發現,如獲至寶,由此打開了一個通向微觀歷史世界的學術大門,至而“發掘”出大量充滿濃厚民間地氣的歷史信息,并出版了《街頭文化》《茶館》《袍哥》《走進中國城市內部》《消失的古城》《那間街角的茶鋪》等多部地氣滿滿、膾炙人口的微觀歷史著作。
多年來,王笛一頭扎進社會最底層,從人口的變遷、衣食住行、農村和城市的形成、秘密社會、風俗習慣、文人與教育、宗教信仰、法律與社會、宗族與家庭等多種維度,仔細打撈沉淀在民間的歷史碎片,逐漸還原諸多歷史細節。《碌碌有為:微觀歷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共分上下兩卷,上卷“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文化,下卷“家、群體和法律”則講述家族、群體和法律。上卷更傾向于底層社會個體,下層則由底層個體逐漸向家庭、族群以及更大社會活動面發展,這也折射出王笛的歷史研究視角,即歷史不是少數個人的獨角戲,同時也是下里巴人的敘事。
歷史有時就是一開始的不經意,結果被大家仿而效之,久而久之便形成習俗沉淀下來。王笛經過梳理發現,今天國人對紅木家具的膜拜,可能源自鄭和下西洋返航用來壓艙的紅木。作為權力施加的對象,權力的一舉一動,有時會成為下里巴人爭相效仿的風向標。轎子原本是官員身份的象征,然而“先富起來”的商人紛紛模仿,終究遍地開花。“1916年,成都有490多家轎行,如果按每家10乘轎子算,總數也接近5000。”抬轎子的雖是下里巴人,但他們創造出“把乘客抬到屋檐一樣高”讓人驚恐的“拱桿”方式取樂,這無異于以肢體語言對雙肩壓力的一種戲謔式反叛。
王笛的寫作帶有強烈的問題導向,每一章前會提出一系列讀者可能關心的問題,每章結尾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再梳理再總結,這種有始有終的寫作方式常常能給讀者以醍醐灌頂之感。中國歷史上的傳統農業經濟中心位于北方,后來之所以向南快速發展,王笛指出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大量引進的作物,更適應雨水充沛的南方;二是受北方邊疆屢遭侵犯,百姓不得不一再南遷;三是唐代以后南方水利系統逐漸完善,困擾南方的水患問題得到較大程度解決。
農業離不開水,這也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就這一問題,官府的解決方式有時簡單得近乎殘忍:“幾百年前,山西的農民經常為水爭斗。天越旱,斗得越厲害。后來官府以調解糾紛為由,在潭邊支起一口滾沸的油鍋,放入10枚銅錢,根據雙方從鍋中取出銅錢的數量,確定雙方的分水量。”從散落在民間的一些地名,依然可以發現這樣的歷史脈絡。
人口遷徙是中華文化交融的重要成因。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大規模人口遷徙(安史之亂、永嘉之亂、靖康之亂)無一例外均因戰亂。人口遷徙痕跡很容易從家譜中找到,比如湖廣填四川后,許多移民自認祖籍湖北麻城“孝感鄉”。查閱廣東一些家譜和地方志,也可以看到許多族譜記載著其祖先是從南雄珠璣遷來的。
遷徙本身就是為了生存,為了生存,底層民眾只能像成都的杜二嫂那樣,在哪怕逼仄的空間里,也不放過一絲生存的希望。而“城市生活的繁榮依靠手藝人、小販和商人”。川滇軍閥在成都混戰時,一旦戰火稍有間竭,街頭最早出現的必是小販的叫賣聲。商人的智慧總是超乎想象,“19世紀一位外國人在廣州時,看到街道上門窗都是敞開的,屋檐都伸出一截。他同時比較了當時巴黎和廣州的街道:在廣州的街道上,商販們本著對顧客充分信任的原則,將商品擺出來給顧客看,讓顧客隨便挑選,顧客們享受著充分選擇的自由;而在倫敦或者巴黎的商店里,這是不太可能的”。遺憾的是,這樣的商業精神并未能因勢利導,發展壯大。
改革開放后,為什么浙江會率先成為民營企業的天堂?王笛從歷史中覓得一些蛛絲馬跡:“清代寧波城市居民中,有五分之四是勞動者和商人,其余五分之一為知識階層;到了20世紀初,城區內30萬人中,60%從事商業……可見,商業人口在城市市民中占比之大。”
傳統習俗往往蘊含生存的智慧。民國有“正不娶,臘不訂”的風俗。因為正月走親訪友很忙,而臘月里忙著準備春節,娶親訂婚這樣的儀式只能在農閑時舉行。然而同樣出于現實需要,這些風俗早就改弦更張,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由于平時工作忙難以請假,反倒選擇春節回家結婚,至于繁瑣的“訂婚”風俗則早就送進了歷史的故紙堆。
透過王笛教授的文字,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歷史既有山川大海,也有縱橫阡陌,大人物的敘事無以取代下里巴人的命運悲歡。相較于上層社會經常遭遇的血雨腥風,底層社會的變化則要漫長得多,也細微得多,有的歷經歲月淘洗,跨越時空,最終沉淀為公眾喜聞樂見的習俗。從這層意義上講,習俗又何異于一部活歷史。
- 2023-03-21見證開源力量《開源創新》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2023-03-21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實施2023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
- 2023-03-17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影響日益擴大
- 2023-03-17給青少年講述紅色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