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國家智庫編輯部傾力打造的“2022年出版好書推薦”,致力于為讀者尋找有思想、有深度、有內涵、記錄時代發展的各類佳作,傳播和推廣一流智庫的一流研究成果。我們邀請20位國內各領域專家、資深讀者,從100本候選書目中最終選出50本“2022年出版好書”。
《中國共產黨與祖國統一》本書充分展現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追求祖國統一發揮的核心引領作用,彰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真摯情懷,昭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歷史規律和光明前景。本書有些史料首次公開使用,填補了中國共產黨關于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相關研究的空白。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該書聚焦“美”“實”“效”“協”“共”五個字,深刻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傳遞鮮明觀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之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不可逆轉。
《讀懂中國共產黨》內容涉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全書以生動的歷史細節、深入淺出的語言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道理。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詳實記述習近平同志福建工作期間,三進下黨、七下晉江、深入基層,關心菜籃子、肉案子、米袋子,幫助群眾挪窮窩、拔窮根,推行山海協作、謀劃數字福建、推進國企改革、治理水土流失、保護三坊七巷、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等故事,生動展現了習近平同志為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所作出的一系列極具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本書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間的重要著作,都是富有獨創性、代表性、標志性的重要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結晶,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義。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讀懂中國打開了一扇“思想之窗”。
《干在實處 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全書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擘畫并推動實施作為浙江省域治理總綱領和總方略的“八八戰略”的過程,全面展現了他主政浙江期間的重要思想和生動實踐。
《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本書涉及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伙伴關系、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等方面。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全書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原創性貢獻。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全書圍繞8個方面、56個專題,對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作了系統、全面的解讀。
《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問答》本書緊跟強軍實踐發展步伐,聚焦理論熱點難點,回應現實關心關切,以問答體形式全面系統展現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幫助廣大官兵和干部群眾更加深入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更加自覺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絲從東方來》洛陽在東西方絲綢貿易中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學優勢的揭示,是本書學術研究的目標之一。這其中的一個重點的問題,便是崇義鄉、感德鄉兩個胡人僑鄉興生聚落因大運河輸絲而形成與擴大的人文成因。所以,本書回溯北魏“四里”“四坊”沿伊洛河岸邊而設置的地望選擇取向,實亦指出隋唐東都繼承魏晉運河模式的都城水文傳統。在此基礎上,本著從唐都洛陽定鼎門遺址大規模駱駝蹄印痕跡的考古發現,管窺交通史視域下展現出的李唐王朝對絲綢貿易市場管理職能及行政責任職能的重視——只有經過國家市場“稅后貿易”的駝運,始能享受唐屬絲路全程的行政服務——這無疑會降低駝運販絲的總體交通成本。這樣看來,當年洛陽城東漕河兩岸感德鄉、崇義鄉胡人部落推波助瀾而形成的“稅前貿易”,只能視為國家行政貿易之后的一種輔助貿易形式。而所有這些官、私貿易,都依賴于南運河對絲綢之路“水文輸絲”的對接。
《顛覆性軍事技術:人工智能》本書是以科普形式對軍事智能進行深入探討的有益嘗試,將“技術體系與軍事體系的相互影響”作為核心敘事邏輯,以具體戰例和技術進展為支點,將軍事智能涉及的感知、指揮控制、作戰行動和軍備控制等問題漸次展開、抽絲剝繭、逐步深入。
《漢文與東亞世界》日文中為何混雜漢字?韓劇中為何會有漢文書簡?漢文,曾是東亞共通的書面語言。同樣的漢字,在不同國家卻催生出迥異的文化。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的在日韓籍學者金文京,通過追溯漢文流變之歷史、辨析各國漢文之異同,以漢文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一個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東亞世界。
《縣鄉中國 縣城治理現代化》本書集中探討了縣鄉政治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經驗,涉及中央與地方、頂層與一線、領導與干部、政治與治理、屬事與屬地、跨級與上級、監督與自主等基層治理的基本主題。講述了大量人們耳熟能詳又耐人尋味的真實案例,揭示了縣鄉政治運作的深層邏輯和機理。
《算法治理——法律和道德挑戰》在疫情防控中,健康碼等科技抗疫手段業已證明:算法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可能取代人工決策。本書深入討論了算法治理(基于算法的決策)的潛力以及可能引發的操縱、偏見、監控、社會歧視以及對隱私權和財產權的侵害,并梳理了歐盟對算法開展治理的動態。
《血脈——東深供水工程建設實錄》首部全景式展現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楷模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
《史鑒——司馬遷評史》本書圍繞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選取了66條具有資治意義的“太史公曰”,對其進行了注釋、翻譯和講評,以點帶面、史論結合,突出重點,深入淺出,以此展現《史記》之精要,是一本適合領導干部和非專業讀者學習歷史,借鑒歷史經驗的通俗史學讀物。
《月上》本書是全面、系統、真誠地書寫中國探月工程的長篇報告文學。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從四川大巴山中一個普通的農民成長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主持設計“嫦娥號”的艱辛付出及成長歷程為主線,講述中國探月工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繞”“落”“回”全過程,真實再現以吳偉仁為核心的中國探月工程的科學家們為了國家強盛,敢于走出地球、探索月球,探索人類未來資源,不計個人得失、堅毅執著的高尚情操和科學精神。
《海權!中華海權!》本書是一部展示中國海權從“自在”到“自為”的海洋史話,闡述了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向海圖強的民族之一,講述了中國古代的海洋實踐活動及其輝煌。中華民族到了近代,有海無防,創痛巨深。
《人倫、恥感與關系向度》本書的所有研究均基于對社會學本土化之思考,即堅持儒家的社會學研究既不走回國學,也不套用西方學術話語進行言說,亦不囿于思想史或歷史領域,而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對儒家內含之社會理論性問題和實踐性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
《未來引擎——從科技革命到全新世界》本書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呈現了科技創新在太空探索、量子通信、生命科學、深海探測、能源材料、數字智能等領域的突破性發展,分析了本輪以數字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發生機制、客觀規律和重要特征;在揭示新科技革命對產業創新、生活方式、社會變革、思想文化的重要影響的基礎上,深度分析了生產力嬗變、通向未來的四條鏈軌、數字智能新形態、奠定未來社會共享發展的基座;探討了科技倫理方面的前沿話題,主張用倫理道德、政策規章、法律法規,來化解和干預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應和潛在風險,創建共生共贏的美好未來。
《未來工場:未來技術的工業場景化應用》本書基于國際產學研各界對未來制造形態的探索,從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視角深刻剖析并預測了工廠組織形態的演變,生動展示了制造業向全生態、全生命周期變遷的步伐,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未來工場”的概念,把技術變革與場景創新有機融合起來。
《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20—2021)》本書對規劃實施情況和試點示范情況做了全面評估,并圍繞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完善城鎮化空間布局、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健全城市治理體系、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五個方面,集中總結推出新型城鎮化試點示范等地區的140項典型做法。
《圖說元宇宙》本書以圖文的形式,講述了什么是元宇宙,支撐元宇宙的“技術底座”,元宇宙公司的布局情況,元宇宙發展給予企業和個人的機遇,以及元宇宙發展的態勢和存在的風險,從而幫助人們搶先布局,贏得未來。
《馬克思的晚年歲月》本書展現出一個偉人最后的創作時光和人生經歷,回應了學界對馬克思晚年生活的相關爭議。馬塞羅·穆斯托教授提供的大量資料表明,在馬克思生命的最后3年里,他不僅沒有停止思考和創作,還積極地將關注視域拓展至從前很少觸及的領域。是對馬克思的“最后著作”和晚年生活的重新評估。
《共同富裕:“先富共富”的中國夢》共同富裕是偉大的中國實踐,同時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中國著名財稅專家在書中深入、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深層邏輯,以開闊的視野、明白曉暢的語言對優化收入分配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與意見。
《園丁集:新結構經濟實驗班研習交流實錄》新結構經濟學是由林毅夫教授首倡的、總結于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及轉型實踐經驗的經濟學自主理論創新。本書關于經濟學方法論的深入分析和探討,對于所有從事經濟學研究、致力于經濟學理論創新的學者、師生都將有很大啟發。
《戰略與路徑》本書在深刻把握經濟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對經濟政策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一方面能夠幫助讀者從宏觀視角把握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能幫助讀者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經濟現象,更好地做出經濟決策。
《中國經濟突圍 新發展階段的關鍵議題》本書圍繞11個關鍵議題進行分析。用經濟學原理研究當前重大經濟難題,條分縷析,邏輯井然,令人頓開茅塞。
《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研究報告》本書基于“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China Rural Revitalization Survey, CRRS)的數據,系統地分析中國鄉村振興的推進情況。CRRS覆蓋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安徽省、河南省、黑龍江省、貴州省、四川省、陜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10個省(自治區)、50個縣(市、區)、156個鄉(鎮)、308個行政村,獲得農戶有效問卷3833份、村莊有效問卷308份,了解15554人的家庭成員信息。
《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宗教與美國政治和外交》本書主要聚焦特朗普政府時期宗教與美國政治和外交,而且以宗教與美國選舉政治為主軸。就宗教領域而言,特朗普在其任內使宗教與美國政治和外交結合的緊密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為美國社會留下了一份頗有爭議和引起嚴重分裂的“宗教遺產”。
《興替——古代先賢論朝代興亡》古人云:“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本書共編選賈誼、陸機、王勃等12位古代先賢撰寫的14篇論述歷代王朝治亂興衰的文章,并配以題解、注釋、譯文和今評,力求還原歷史、增廣見聞、啟發思考。
《政府債務管理與風險預警機制研究》本書以政府債務為研究對象,系統考察政府債務的內涵、起源、發展、管理制度、核算框架、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問題,通過對政府債務管理體系的國際比較研究
《風險投資史》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打開風險投資神話般的外殼,如穿越時間的蟲洞般,窺見其中關于人性、時代、財富甚至資本善惡的秘密。
《宏觀審慎政策與實踐》現在,宏觀審慎管理是現代宏觀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可能性的藝術 比較政治學30講》面對林林總總的政治問題,作者帶領我們以一種比較的視角,在民主問責和國家能力兩個政治比較的核心維度下,建立起觀察的參照系,將不同體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納入比較的視野,去分析我們的時代背景和全球化進程,討論不同國家的政治轉型與國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經濟對政治變遷的影響。
《大國的坎:如何破解“卡脖子”難題》本書剖析“卡脖子”問題的理論實質,尋求“卡脖子”難題的破解之道。
《中國特色社會誠信建設研究》本書圍繞誠信文化與社會信用體系共建互濟何以必要、何種原則、如何建設的問題,以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誠信建設方案,從理論分析、模式借鑒到融通構建,形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中國特色社會誠信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體系。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從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時期中西歷史發展正經歷另一種“大分流”。
《許倬云十日談:當今世界的格局與人類未來》該書圍繞思想變遷、文化融合等主題展開,以對話的方式還原鮮活案例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源流。
《中國歷代大事年表》五千年歷史年表,近萬件歷代大事。脈絡清晰,事件分明,史實嚴謹,查閱便利。
《人口與國家安全》本書突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中以人民安全為宗旨這根主線,強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嘗試探求人口數量、結構、素質、分布和遷移等要素,以及它們如何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相互協調,終落到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考古中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戰略布局項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學理論方法全面、客觀、科學地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脈絡和主要特征,聚焦考古事業發展和考古學科建設。本書將2021年向社會發布過的考古成果匯集成冊。所涉及的考古項目年代跨度大,地域廣闊,主題豐富。
《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一書,上起三代,下迄宋元,對三代時期的甘、管,秦漢的滎陽及敖倉,三國的合肥、濡須和漢中,北朝至唐中葉的河陽三城,南宋末年的襄陽等樞紐地區進行了細致探討,并由此出發,對戰爭的策略、部署、路線等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作者以歷史地理學家的卓識洞見,論述歷代將領之得失,探究戰爭勝負背后的成因。同時,書中還探索了樞紐地區的分布和變化問題,以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研討各個時期兵家要地的演變情況,剖析其中的社會因素。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該書是首部從地質的獨特視角解讀長征的科普原創作品。地質學家以紅軍長征路線為經,以沿途各地的地質特征為緯,將地質知識和黨史學習巧妙融合,生動講述了長征這段東方傳奇,實現了地質科普知識與主題出版的雙蘊含。
《尋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記》本書作者是良渚古城發現者。書中詳細記錄了良渚古城的發現與認識過程,可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良渚,解讀良渚。考古行業以外的讀者們也可以從本書中了解考古工作的艱辛和考古學家們為探索文明而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和保護、傳承祖先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的情懷和責任感,也為考古行內人士開展大遺址考古工作提供借鑒。
《黨的政治建設論》本書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以及黨和國家重要文獻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相關規定,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非凡歷程中加強政治建設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對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力求準確把握黨的政治建設的“大本大源”,揭示黨的政治建設的道理學理和實踐要求。
百年道路:《生死關頭》全書書寫了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在中國如何走好革命、建設、改革與發展等道路,在實踐中不斷把成功的選擇和失敗的選擇作比較,并時有反省與糾正自身錯誤的痛苦過程,終于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領導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下取得了百年業績。
《中國式現代化 基于馬克思主義政黨與經濟理論的研究》本書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經濟思想的研究。當前國內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出命題,尚缺乏對其內在規律和演變軌跡的深度研究,本書將彌補這個研究空白。
《復興文庫》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以思想史為基本線索,精選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的重要文獻,全景式記述了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兒女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追求、百折不撓的歷史足跡,集中展現了影響中國發展進程、引領時代進步、推動民族復興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邏輯、思想源流和文化脈絡。
- 2023-03-27弘揚甘肅中醫文化 裴正學醫學著作亮相第30屆長沙圖書交易會
- 2023-03-27文藝賦能鄉村振興 甘肅群文書法美術作品展在蘭開幕
- 2023-03-27中國網文的“擺渡船”,海外作者的“孵化器”
- 2023-03-27網絡文學出海,9部翻譯作品閱讀量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