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墻 拍攝于南關什字潤城佳園小區內
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偉大的標志性建筑,是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階級,部落,國家后的必然產物,是部落間,種族間,國家政權間為了地域占領,管理,統治而建筑的防御工事,其中一些城池發展成為國家政權集中的中心樞紐。
城池,是歷史上軍事設防的最好方式。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的夏朝,統治者就筑城設防。
我國境內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城郭,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形成成熟的城郭,當屬殷墟。據考古研究的翔實資料顯示,三千多年前的殷墟是中國商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
從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至現代初期,城池依然是軍事設防的主要手段。因而歷史上,統治者要統治、管理一方,必然要筑城防守。
蘭州歷史上,最早記載有“城”的歷史,當屬“榆中”。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西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城,城河上塞。”這個榆中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沿黃河筑城所建之縣四十四縣之一,屬隴西郡,這是蘭州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地名。
在過去相當長的農牧文明和農耕文明時代,對于生產力低下,地域廣闊的西北地區,筑城防守和管理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因此,蘭州地區歷史上建筑了很多城池都是為了軍事防守和管理。“榆中的營多,永登的城多”,就是這個道理。蘭州以“營”命名的地名多達100多處,尤以榆中為多。整個蘭州地區以“城”命名的地名也不少。這些都是指蘭州地區廣義上的古城,包括三縣六區的大小古城,如永登縣的滿城、紅古區的紅古城、榆中縣的東古城、城關區的王保保城等。這里說的是狹義上的蘭州市區的古城,也就是蘭州城的城。
對于歷史上處于重要戰略地位的蘭州,筑城防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蘭州,歷史上作為邊關地區,城的歷史比中原地區要遲的多。據史料記載,秦昭王時始入秦版圖,屬隴西郡。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李息在此筑“金城”防守,該城是除了秦朝建的“榆中”外,蘭州最早的城,位于西固。西漢昭帝(公元前81年)在此始置金城縣,隸金城郡。
西漢武帝時,在今西固黃河南岸設置了金城津(渡口)。取名金城津。
公元385年至413年,鮮卑族乞伏國仁在苑川河(榆中)中游的東古城(也有專家稱在夏官營,期間曾7次遷都至靖遠、枹罕等)建立的“西秦”國家政權,統治武威到天水、隴南及青海東部,共11州、30郡、48縣的地域長達28年之久。其中,在公元388年由苑川遷都至金城(西古),公元399年又遷回苑川。
后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蘭州地區處于戰亂,城池被毀,一直沒有較完整的城池。
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為防御西夏,在西固筑堡設防,稱西關堡(城堡)。
現在,一般說的蘭州古城,是指蘭州市城關區的古城,該城源于明朝。
明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朱楧率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中護衛移皋蘭縣(蘭州),在現在的甘肅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建肅王府,并開始筑城,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被稱為蘭州的古城。在此之前,西固一直是包括現在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及榆中、皋蘭的一部分在內的蘭州廣大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到此以后,西古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才逐漸向現在的城關區轉移。
有城,就有城門。城門的大小多少,一般取決于城的大小和軍事防御的需要。據史料記載,明代初期蘭州建成了內城,周圍六里二百步(每步為五尺),呈東西略長的矩形。城墻高三丈五遲,寬二丈六尺。有四門。
東曰承恩門(后改為來煦, 約位于今靜寧路與張掖路交叉口),西曰永寧門(后改為鎮遠門,位于今天的張掖路與中山路交叉處),南曰崇武 門(后改皋蘭門,位于今天的酒泉路與慶陽路交叉口偏南的位置處,大概就是現在的南關十字略靠南處),北曰廣源門(俗稱水北門,位于今天的永昌路北口略偏北的附近處,是當時城內的百姓從黃河取水的重要的通道,因此,當時的北門,也稱水北門)。
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1435年),蘭州城增筑了外城,周長為十八里一百二十步,呈不規則形。從此,蘭州城初具規模。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又增筑承恩門外郭,并建外郭九門:東為迎恩(俗稱東稍門,現廣場東口),東北為廣武 (俗稱新關門,它是東面城門中距離內城中心最近的城門,大約位于今天蘭州廣武商廈的附近),再往北為天塹(俗稱下水門,后改為慶安門,今靜寧路北口附近),南為拱蘭(俗稱南稍門,今中山林略東附近),東南為通遠(俗稱小稍門,今慶陽路與靜寧路十字西南,因當時的城門不太大而取名小稍門),西南為永康 (后改為安定門,今白銀路與雙城門之間偏南,當時常有外敵從該地進侵城內,為了加強該地的防護工作,就在該地設置了一個城門,取名安定門),再西南為靖安 (俗稱下溝門,后改為靜安門),西為袖川(在清朝時為紀念左宗棠的功勞,又曾改為宗棠門,因位于蘭州的最西端,后改名為西稍門,今文化宮略東附近),北為天水 (后改為通濟門,俗稱橋門,當時修建了鎮遠浮橋,從此,浮橋成為連接酒泉、張掖等河西諸鎮及新疆、青海的重要通道。由于該地的重要性,在此辟開一城門,取名叫橋門,在今中山賓館附近。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汽車通行方便,橋門終被徹底拆除)。后在城北又建小水門(今靜寧路北口附近),該門是對當時的北門(廣源門,也稱水北門)在取水通道作用上的一個補充。是當時內城取水的一個重要通道。至此,蘭州城郭的建筑規模基本固定了下來。
蘭州內外古城能開這么多的城門,可見蘭州古城的規模不小。
到清朝時,對城墻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維修,并將城門和部分城墻以磚包砌,以防雨水沖刷和風化。
雙城門,位于蘭州市城關區雙城門十字東南,正寧路北段。是蘭州古城最后開的城門。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經常轟炸蘭州,為了有效地組織居民疏散,就在內外城的南部各打開了一個門洞,居民可以盡快地穿過新開的內城門和外城門,到南山腳下等處疏散防空。后將兩個門洞砌磚休整了一下,就是兩個簡易的城門,人們就將它叫成了“雙城門”并一直流傳了下來。現在,雙城門地名,就特指雙城門十字。和盤旋路一樣,特指盤旋路十字。
蘭州還有一個門就是萃英門,是一處古地名,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的東起西關十字西口,西行至解放門廣場北口,折而向北至濱河東路的街區。萃英門并不是一個城門,是內城和外城之間的一小塊區域。
萃英門與甘肅貢院密不可分。光緒年間,左宗棠任陜甘總督,有感于甘肅士子前往陜西考試費時費力,就向朝廷奏請“陜甘分闈”。
朝廷準奏后,建成了甘肅貢院。貢院建成后,可同時容納3000人考試。人們習慣上稱之為舉院,至公堂前面仍然立著一塊上書“甘肅舉院”的碑刻。這應該是貢院,實際上就沒有“舉院”這說法,可能因是考舉人的地方,人們就謬傳了。
吳可讀曾協助左宗棠建造甘肅舉院,又應其之邀撰寫了一副長達192字的楹聯。萃英門得名于此。萃英門,取的便是薈萃精英之意。被譽為“隴上鐵漢”的安維峻,編纂《重修皋蘭縣志》的張國常,求古書院山長天水劉光祖,重修五泉山的劉爾炘,興辦實業的河州鄧隆等都出此地。貢院建成不久,就逢著了清末新政,科舉取消,該地也改辦為學堂,成為甘肅近代高等教育的發祥地。萃英門的牌匾不幸在軍閥混戰中遺失,迄今未見其蹤跡。后蘭州市命名地名,將此地命名為萃英門,萃英門名字留存了下來。
蘭州城墻絕大部分消失于20世紀50年代,剩余的在改革開放后,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而被拆除。蘭州的古城,已經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在城關區張掖路街道金塔巷東口南側南關什字潤城佳園小區內,還殘留了一段城墻,是蘭州老城內南部城墻的一段,也是明清時期蘭州城墻最后的見證。這段城墻遺址夯土構筑,外包砌青磚。南側表面磚層厚0.7米,長9.1米;城墻東側土層厚1.2米,現長不足4米,高約7米,城墻上面,還有人建了一間小房子。這是目前蘭州城區唯一留下的古城墻。1984年10月20日,被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不知道能不能長久保留下去?
現在,蘭州保留下來的以城門命名的地名只有:萃英門、廣武門、雙城門、安定門、南稍門、小稍門、解放門、靜安門、洪門子。
其實,以上只有洪門子是個例外。洪門子,是蘭州一處較古老的地名,位于蘭州市城關區解放門外西南側,是臨夏路太清宮西側向南至蘭阿公路的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狹窄小巷。清朝,清軍在此地徹底打敗蘇四十三起義后,陜甘總督為感激清王朝的皇恩,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將此地命名為洪恩街。康熙四十七年,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點,在華林山筑滿城,在龍尾山筑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處筑一座小土城,俗稱土兒城。土兒城有城門,扼居洪恩街,后洪恩街俗稱洪門子。
蘭州古城,已消失在現代文明的發展之中了,但它是蘭州歷史最厚重的一頁,已被載入史冊。
□李新海 文/圖
- 2023-04-19第三批三種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普及讀本出版
- 2023-04-19走進圖書館 與“書香”撞個滿懷
- 2023-04-19《熊赳赳暢游黃河》帶著孩子了解黃河文化
- 2023-04-19《桃花與蟹》:世外桃源,一蟹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