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教授何懷宏:教孩子認識死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作為暢銷哲學名著《沉思錄》的譯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懷宏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如果說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就像黑暗,那么,我們的確需要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近日,《孩子,我們來談談生命》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行。作者何懷宏說:“很多孩子的生命教育可能是從開始認識死亡開始的,這是真正震撼到孩子的問題。很少有孩子會籠統地問‘生命是什么’,而更多孩子可能是從接觸到‘死亡’這個詞開始,明白原來死亡就是再也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了,意識到自己的親人包括自己有一天都無法逃避……”

何懷宏建議,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及時找到恰當的契機去和孩子交流:“我們最好不要讓孩子獨自承擔這世界上最大而又最令人恐懼的秘密……有一天晚上,我的孩子也淚流滿面地跟我說起了她的恐懼,我當時只能告訴她,我也曾經想過這些問題,而且,很多很多的人也都想過,也都害怕過,但他們仍然活著,仍然好好地活著。”
何懷宏也對父母的焦慮非常理解,因為有愛才會有焦慮,他圍繞《孩子,我們來談談生命》中提到的“承受困苦”而不是“忍受困苦”展開解讀。
他說,“承受”還是有一些積極性在里面,對于困苦多了一種責任感。他想提醒父母們,不妨心腸硬一點、放手一些,“當孩子在經歷困苦的時候,不要總是急于讓孩子擺脫困苦,當孩子們學會承受和擔當得越多,抗挫力才會越來越強”。

何懷宏 受訪者供圖
生命教育其實是一種全人教育,它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又關乎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價值。對孩子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告訴孩子: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們應該尊重生命,好好活著。
《孩子,我們來談談生命》從第一版問世以來,已經過去了30年,這是一本在不斷生長的書。每一版何懷宏都加入了新的感悟和故事,到現在的最新版,他一直在反復向父母和孩子們鼓呼著:“愛生命吧,孩子,因為它只有一次!”
- 2023-05-11黃樸民講孫子兵法
- 2023-05-09報告文學《我不輸給命運》出版發行
- 2023-05-08親愛的女兒
- 2023-05-06以“水運”重讀中華文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