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有預言功能嗎?
劉慈欣、王晉康對話中小學生
科幻有預言功能嗎?《流浪地球》中“冬眠”那樣的科幻技術會影響人類的發展方向嗎?優秀科幻作品如何帶給讀者強烈的代入感?昨天,一場科幻大師與中學生之間的對話在中國科幻大會上演。作為中國科幻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首都青少年科幻嘉年華”在首鋼園和北京科學中心舉辦,其中的“大師對話”環節邀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與第42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幻畫獲獎者及百余名中學生進行了科幻對話。
中國運動員闖入奧運百米飛人決賽、人工智能戰勝人類頂尖圍棋選手……這些情節都出現在多年前的科幻小說中??苹眯≌f真的有預言功能嗎?對于這個問題,王晉康認為,自己作品中的情節變成現實,有的是巧合,“但符合科學規律就是必然,比如我寫過的月球基地,我們終將會看到那一天”。劉慈欣則補充說,有時候現實比科幻小說更先一步,比如自己的小說《地火》寫作和發表時,其實世界上的同類技術已經比小說中寫的先進得多,只不過沒有大規模應用。
景山學校6年2班的梁佳英當場展示了她閱讀《流浪地球》和《生命之歌》后編寫的閱讀小報。她擔憂地向劉慈欣老師提問:“在末日背景下,人們真的會失去一切感性嗎?”劉慈欣的回答是:如果末日災難真的到來,人類可能陷入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但也可能提前組織起來,共同面對災難。這樣雖然會面臨重大損失,但不會像《流浪地球》那樣,人類可以有尊嚴地面對巨大災難。
八一學校高二學生劉思墨是劉慈欣的書迷。他向自己崇拜的作家請教:他的作品帶給讀者的那種很強的代入感是如何塑造出來的?對這個問題,“大劉”真誠地分享經驗:“科幻小說要有可讀性,必須有你說的真實感;科幻電影要想好看,要拍得有歷史感,才能烘托出遠離現實的感覺。要寫出、營造出這種感覺非常不容易,對我也是如此,我只能從有限的經驗中盡力發掘。”
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北京青年報)
- 2023-06-01向歷史和時代交出散文答卷
- 2023-06-01金華金東打造魯兵兒童文學品牌
- 2023-06-01《向山而行》創作札記:與張桂梅相遇
- 2023-06-01新生態、精品化 中國網文出海勁力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