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6月8日,北京人美美術館的大廳里響起文學大家葉嘉瑩吟誦辛棄疾《水龍吟》的聲音。這是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兩年前帶隊到葉嘉瑩家拜訪時拍攝的一段視頻,畫面中,葉嘉瑩聊到興起,打起拍子,開始吟誦。按照中國傳統,生于1924年的葉嘉瑩今年迎來期頤之壽。詩詞愛好者們當天相聚在人美美術館,通過“好花原有四時香——葉嘉瑩先生百歲壽誕詩詞書法作品展”為“詩詞的女兒”送上生日祝福。
“以一燈傳諸燈”
“她用畢生所學綻放了漫天桃李,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她用自己的豐厚修養搭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她用自己的完美品格堅固了中國道德的砥柱。”在此次展覽的開幕式上,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林峰如此形容葉嘉瑩的卓越貢獻。
葉嘉瑩是學貫中西的詩詞泰斗。1979年,她歸國講學,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數十所高校。曾獲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等。2018年,她捐贈全部財產給南開大學,設置“迦陵基金”,助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由于年齡和身體原因,葉嘉瑩本人未親臨活動現場,特意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社出版事業部主任遲寶東代表她出席會議并致辭。遲寶東是葉嘉瑩回國后在南開大學培養的第一位碩士、博士研究生,是葉嘉瑩“以一燈傳諸燈”所點亮的萬千星火之一。他說:“先生常言:‘如果不把這樣燦爛優秀的詩詞文化傳承下去,我將前對不起古人,后對不起來者。’先生見到今天勝友如云的盛況,見到如此多的‘傳燈人’,必定十分開心。”
開幕式后,遲寶東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一名教育類出版工作者,我經常思考如何在各個學科門類的知識傳遞中更好地體現出我們中國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話語。支撐我在這條路上探索的動力,便是跟隨老師多年,在學習古典詩詞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所獲取的內在精神。為什么現在大家越來越關注中華文化?因為面對當下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智慧和啟示。”
“院士詩人”感念師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攜書法作品《水龍吟·恭王府海棠雅集步迦陵先生原玉韻賀恩師百年大壽》參加了本次展覽。被稱為“院士詩人”的王玉明是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華詩詞學會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主任,也是葉嘉瑩的入室弟子。他的賀壽詩中,“赤子飄零半世。喜歸來、丹心可寄”這一句表達了他對恩師的崇高敬意。
“葉先生不僅在詩詞創作上給了我許多具體的指點,更重要的是她對我詩人身份的高度認同和一直以來的鼓勵鞭策。正是這些認同和鼓勵使我有了更上一層樓的勇氣和信心。”王玉明講述了多個師徒間的小故事,比如葉嘉瑩為何給他取字“韞輝”——其出自陸機《文賦》的“石蘊玉而山輝”;又比如葉嘉瑩看了他參與錄制的央視節目《我的藝術清單》后特地打電話告訴他:“節目時間太短了,都沒有把你的才華充分體現出來。”年過八旬的王玉明提及恩師,話語中充滿了深切的感恩之情。
本次展覽由中華詩詞學會指導,女子詩詞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女工委)、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華文出版社主辦,安徽新格協辦。展出的作品包括女工委專門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賀壽詩詞以及沈鵬、韓美林、周文彰等名家“揮毫潑墨,為先生壽”的作品。
“詩詞與書法作品經常會出現在人生中那些隆重的時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女工委主任、華文出版社社長包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舉辦該展的初衷,“書法既可以表達詩詞的思想主旨,還能夠通過書體的選擇,布局、筆畫運用等來表達創作者賦予的情意。書法對詩詞作品能夠進行更為豐滿的、具有美學意義的闡發。葉嘉瑩先生是詩詞大家,是中華詩詞學會的創始參與者,這次我們以百人百詩百幅書法作品共賀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以示敬重與熱愛。”
包巖向本報記者分享了策展過程中令她印象深刻的兩個小插曲。一是展覽名“好花原有四時香”的題字出自書法家沈鵬,主辦方一開始發出題字邀請時,沈老正在住院治療。“我擔憂沈老身體,畢竟已經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對題字就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在聯系沈老兩周后,他就題寫好了,而且寫的不是小箋。我很驚喜,也特別感動。”
另一件讓她感動的事,是向書畫名家韓美林發出邀請時,對方正在杭州出席活動,但還是在百忙之中抽空題寫了“風中的行者”。包巖說,“韓老師本來已經完成這幅書法作品,但后來他得知本次展覽作品大都是四尺宣,擔心自己寫小了,又專門題寫了現在這幅四尺宣大字。”
“先生的所言所行,感召著全國的詩友”
開幕式上播放的那段眾人拜訪葉嘉瑩的視頻里,包巖也在其中。她還記得,2012年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前夕,她曾“冒昧地”向葉嘉瑩的助理提出想請先生回國參加頒獎典禮,“沒想到先生特意修改了行程,從加拿大坐了13個小時飛機回國參加活動”。
那次活動期間,包巖去賓館拜訪葉嘉瑩。“葉先生坐在賓館的椅子上,披著大絲巾,和我說起吟誦。先生的手軟軟的,身體很單薄,吟誦的時候手輕輕揚起來,神情十分投入。我看入迷了。這個場景對我這樣一位當時三十多歲、內心敏感又浪漫的職業女性來說,是吸引,是鼓勵,更帶給我一種篤定。”
“葉先生最令我敬佩的,是面對人生變幻的淡定、坦然。她說,詩詞可以讓人心不死。葉先生是逆風中的行者,是個奇女子,更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當代東坡。”包巖說,“葉先生桃李滿天下,幾十年來,她在全國各地數十所高校講學,推動古典詩詞教育,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先生的所言所行,無不感召著我,也感召著全國的詩友。”(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作者 尹李梅 報道)
- 2023-06-16講述音樂背后故事的百科全書 《音樂史》推出
- 2023-06-16《蒙曼女性詩詞課 邦媛》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 2023-06-16新書|《變革正道》:組織變革的新底層邏輯
- 2023-06-16《品讀正定》出版:全景式展現正定歷史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