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交流打開一扇窗
記敘中國工業波瀾壯闊發展史的《大國重工》、刻畫老蘇滬棉紡織歷史上杰出女性群像的《吾家阿囡》……如今,網絡文學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接受。
在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的90后王婉波說,她參與、主持的項目,寫作的專著都與網絡文學息息相關,做網絡文學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和喜歡的作者實現真正的互動,很有滿足感。王婉波認為,網絡文學與她這一代“網絡原住民”有著深刻的淵源。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日前發布的《2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主要網絡文學平臺營收規模超230億元,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海外用戶超過1.5億人。
“就我自身而言,邁出‘出海’的第一步,靠的是海外讀者的喜愛。最初,我的作品是被海外讀者出于閱讀熱情,自發翻譯成外文的。隨著海外關注度越來越高,我逐漸意識到,身為網絡文學創作者應該具備國際視野,自覺地用文藝作品溝通心靈、引發共鳴。后來在各方努力下,我的作品走向海外并取得良好傳播效果。”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李虎說。
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歐陽友權說,這些年來,中國網絡文學揚帆出海的步伐更加堅實。從數量增加到品類豐富,從內容出海到平臺出海,網絡文學產業鏈不斷延伸,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中國網絡文學在20多年的發展中,累積了大量的作家、作品。情節生動、注重設置懸念的網絡文學作品,特別適合大眾閱讀。類型豐富、題材多樣的網絡文學發展生態逐步建立,細分類型目前已超過200個,這正是中國網絡文學能夠吸引海內外讀者的重要因素。
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展現出的傳統文化之美,對海外讀者具有強烈吸引力。例如,《天道圖書館》被業內視作“網文出海”標桿之作,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土耳其文等多種語言。《天道圖書館》的作者“橫掃天涯”說:“《天道圖書館》持續火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師道傳承文化。”
歐陽友權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審美境界,具有穿越時空、跨越國界的魅力。網絡文學扎根文化沃土、講好中國故事,為國際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窗。
平臺大力扶持原創作者
網絡平臺化運營模式是中國網絡文學迸發強大生命力背后不可忽視的因素。
“網絡文學是互聯網與文學結合的新興文學樣式。”何弘說,在中國網絡文學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發展的過程中,網絡平臺方便寫手隨時隨地發布作品,跳過傳統出版流程,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橫掃天涯”坦言,自己一直以來都只沉浸于講故事,專注優質內容創作,其余一切都交由網絡文學平臺打理。“平臺覆蓋范圍廣、互動性強。評論、點贊、打賞,當然還有躲不過的‘催更’,都讓我更好地了解讀者的需求,改進自己的作品。”
起點國際是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通過“翻譯孵化計劃”扶持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此外,不少青睞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讀者也加入創作大軍。閱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孵化和扶持原創作者,起點國際2022年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發起2022全球作家孵化項目;2023年2月推出“作家職業化發展計劃”,以作家福利升級為核心,提供系統化寫作培訓的同時進一步加強IP運營。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的傳播增強了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有利于其在海外的進一步傳播。網絡文學出海的過程中也不乏挑戰,目前“出海”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品仍然存在題材類型單一、文學“內功”欠缺、翻譯能力不足、海外維權困難、傳播機制不健全和市場覆蓋不均等問題,亟待改進與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