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巧
從禮縣城出小南門,沿徐禮公路前行,走過店鋪林立的石橋街道,向東北一拐,便進入一道幽深山谷,一條清澈的河水與公路并行延伸,兩面青山聚秀,山下田野肥沃,一陣陣夏風吹來,夾雜著縷縷花草香,伴隨著叮叮牛鈴響。
這是魯班石村一個寧靜的午后,這是田玉秀一家喜慶的日子。
蔥蘢山腳下,蜿蜒河岸邊,坐落著一戶戶整齊院落,排列著一座座嶄新樓房。這時,從中間庭院里傳出喜慶的音樂,紅對聯,紅喜字,紅燈籠,映紅了大喜帳,賀喜的客人在猜拳行令,一對新人挨桌敬酒,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正在進行。
這家女主人田玉秀,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嬸,她和老伴樂呵呵地忙出忙進,不停地招呼新到的客人,歡笑聲溢出了院子,飄向金燦燦的小麥地,鉆進了綠油油的玉米林。
當夜幕降臨,太陽能路燈亮起時,賀喜的近鄰才漸漸散去,忙碌了幾天的田嬸,又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廚灶。這時,二樓傳來鬧洞房的笑聲,她才回到一樓自己的屋。
老伴催她快歇著,她好像還不累。一家人在新樓里已住了大半年,而這時,她就像第一次來到這里,瞅瞅這,瞧瞧那,她歡喜的目光停在窗玻璃的喜字上,她既像對老伴說,又像自言自語:我好像在做夢,若不是從馬溝的窮窩窩里搬出來,住上這新樓房,咱兒子還不知啥時才娶上媳婦呢……
她念叨的“窮窩窩”馬溝,是魯班石村第三村民組所在的村落,是零零散散18戶農家從前的居住地。
從“魯班石”沿溝往里走不多遠,就再沒有像樣的路,河道扭來扭去,河岸忽東忽西,人在河邊左繞右繞,就這情形,說的還是晴天。
“馬溝”是半山林區,一百年前,村民祖先已在這里生息了。他們于兩山相夾的河岸邊,擇一塊高闊處,石壘屋基,木椽夯墻,蓋起了結實耐住的土木房,幾代人延續居住。如今,多數屋頂塌陷,土墻裂縫,從太陽底下走進屋里時,只覺黑咕隆咚,兩扇窗、一道門射進束束亮光,仔細環顧,才看清墻壁、屋頂和門窗,早被歲月的炊煙熏燎得烏黑漆亮。
村里隨便一座老屋,就是一幅滄桑立體畫。群居最多處,也僅住著三五戶人家,其余都零散在高高低低的坡坎上,大多沒有圍墻和院門,房前空地就是院,一出門就是窄坡小路。矮墻敞院便是這里大多人家的民居特色,每家都養著守院的忠犬。
一條冬竭夏漲的河水,人也吃,畜也飲,很不符合飲水安全。
這里屬高寒陰濕丘陵地帶,土壤是紅沙土混合層,加之無霜期短,從解放初的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種植大麥、豌豆和洋芋等農作物,產量也不高,生活居住條件極為艱苦。后來雖有改善,但自然條件依然惡劣。
由于林區小氣候緣故,天一陰,山里就飄毛毛雨,雨天占大多數,這里村民春夏秋不離兩樣穿戴:頭上的草帽,腳底的雨鞋。玉秀大嬸從二十幾歲嫁到這里,已記不清戴爛了多少頂草帽,穿爛了多少雙雨鞋。
有一年秋季陰雨綿綿,連日不開,玉秀丈夫冒雨給牛去割草,她給豬倒食,婆母哄著孫女睡覺,公公見缸里沒水了,好容易從河里挑來一擔水,在踩最后一臺石階時,腳下一滑,連人帶桶滾下,髖骨骨折,在炕上緩了半年,最終落下個天陰犯痛的病根,至今拐杖不離手。一想起這些,玉秀心里就難過,就怨恨,她怨恨這折磨人的鬼地方,給人沒個好日子過。
玉秀娘家在西漢水畔的古泉村,這里平川大壩,盛產煙葉,生活優裕,遠近聞名,最大好處是走路平展。當年當她決定嫁到這里時,母親苦口相勸:馬溝在毛林林里,一雙鞋也穿不干爽,你莫自找苦吃。她和對象雖是牽線相識,可她看上了他的清俊,認準了他的實誠厚道。父親倒開通,說:娃,窮沒根,只要腳勤手快,會把窮日子過富的。過門后,玉秀里外一把手,全家齊心勞作,只想把苦日子變甜。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當年的小媳婦已成大嬸子,女兒已出嫁,可兒子的婚事成了一家人的心病。兒子濃眉大眼像母親,身板魁梧隨父親,就這樣一個俊后生,虛歲已28了,仍說不上個對象,當娘的心里急啊!經人介紹的姑娘見了面,相貌滿意,一聽家在“行路難”的馬溝,都客氣地說個理由告別,剛加的微信也刪了……也有叫介紹人代話的:要是城里有套樓房,這事也就成了。田嬸一聽,心就涼下來……但她從此就幻想,哪一天能在平展展的地方給兒子修一座新樓房,把兒媳婦娶進門,抱上孫子,就四世同堂了,心也就了然了。
在這“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山溝里,遠近鄉鄰都和田嬸家差不多,都發愁兒子娶不上媳婦,也都羨慕著川壩人的生活。
有一天清早,玉秀嬸剛起床,門前榆樹上喜鵲飛來飛去,叫個不停。俗話說“喜鵲叫,好事到”,過了晌午,一個好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在馬溝飛傳:縣政府爭取到了項目,要把馬溝村民搬出去,全部住進新樓房呢!聽到喜訊的群眾,竟如同做夢一樣,都不敢相信,一個勁地相互探問:真的要搬出去?搬出去還能住樓房?消息早已從那高樹掩映、低林圍繞的古宅老院,傳出了魯班石,傳遍了石橋鎮……
從這天開始,每天都有縣鄉干部的身影,在馬溝的農戶家出出進進,挨家挨戶講解黨的扶貧政策。有幫扶包點的縣級領導,親切地和農民拉著家常,說著“挪出窮窩,拔除窮根”的暖心話。
玉秀嬸和所有樸實的鄉鄰一樣,雖叫不上他們的職務,但近距離打過交道,都以自己的認人方式,默默記住了每一位干部:有性情溫和的,有說話耿直的,有中等個頭的,有戴著眼鏡的……其實,馬溝人的交通不便生活艱難,早已牽動鄉村兩級干部的心。禮縣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在石橋鎮魯班石焦壩落戶,各級干部的心里,同樣樂開了花!
淳樸的農民清楚的是,“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幸運地落在自己身邊,他們不太了解的是,立項后,資金已經到位,開工日期臨近,而搬遷點的莊基地還沒有完全落實。經多方研究和論證,搬遷點選在交通便利、氣候適宜、平坦寬敞的“焦壩”。
在谷裕河北岸的山腳下,多年因河流山洪的沖刷,形成一塊平緩的沖積扇,是一大片肥沃田地。自“分田到戶”后,這片土地就是魯班石一組村民的責任田。40年來,農民視田地為寶貝,一年年精耕細作,片片田頭留著他們勞作的腳印,季季莊稼灑下他們辛勤的汗水。當聽說責任田將被征用時,有人神情凝重了,有人沉默不語了。
群眾的消極、抵觸,帶來工作阻礙,同時也給鄉村干部更多的責任擔當。他們耐心宣傳、真心感化,采取了妥當措施,終使項目順利開工。一年后,十八戶85口人,終于告別了高寒陰濕的山區,整村搬進了新樓房。
離開窮窩,走向富裕才是最終目標。那貧瘠的原居地馬溝,雖不適宜人生活,卻是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把土地全部復耕,種植牧草,成立“養殖合作社”,建起了黃牛養殖場,戶戶入股。一年后,牧場草地上,新出生的小牛犢已在撒歡了。原先零散分布的耕地,耕種收割、打碾歸倉都不方便,但珍貴的土地不能撂荒,通過合作社“流轉”,又是農戶的一項收益。深居山林時,要放牧牲畜、務作莊稼,外出打工者不多。搬遷后,部分勞力解放,通過勞務培訓,無后顧之憂的青壯年外出掙錢,家庭收入驟增。
玉秀大嬸的兒子在新疆打工,在春節回家的列車上邂逅同鄉姑娘。十幾個小時的旅途,親切的鄉音,融洽的交談,使兩個年輕人互生愛慕,半年后的夏天,這一對情投意合的情侶,在新搬遷的新農村樓里,舉行了婚禮。
依山傍水的村委會院里,干部們又在議事兒,路過的輕風屏住了呼吸,橋下的河水放慢了腳步,鳥兒棲在枝頭聆聽……它們聽到了干部的新思路:擬將閑散土地利用,發展冷水魚養殖,還要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垂釣,配套農家餐飲等等……
還沒聽完,清風、流水和鳥兒一齊笑出了聲……風兒最機靈,早飛遠了,它給遠方打工的鄉民捎去了信息:不久,在自家門口就能致富了!
- 2023-07-07挖掘精品報道的價值——讀《精品報道怎樣“煉”成的》
- 2023-07-06兩度游歷甘肅 俞敏洪新書《俞你同行:我從隴上走過》出版
- 2023-07-06《錢三強往來書信集注》出版
- 2023-07-06汪國真胞妹汪玉華花費數年主編《汪國真詩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