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浙江省教育廳等九部門印發《浙江省青少年學生“愛閱讀”讀書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各地各校要鼓勵大中小學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時光讀有意義的課外“雜書”“閑書”。《方案》還要求各地各校讀書行動不搞“一刀切”;對學生課外閱讀數量不設硬性指標等。從上述表述不難看出,該《方案》主打構建一個寬松的、打破約束的閱讀氛圍,避免讓學生的自主閱讀變為某種僵化的假期任務。
所謂“雜書”“閑書”,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其指涉范圍也隨情境不同而變化。對學生群體來說,“閑書”主要是指與考試大綱無直接關系、于當下學業無明顯助益的作品。可以看出,對“閑書”的定義,本身就是一種目的導向的審視視角。
閱讀“閑書”自帶的“漫無目的”感,向來都是一些老師、家長的不喜之處。在他們看來,看“閑書”對學業沒有多大幫助,還會分散學生的精力。但是,類似看法無疑是短視的。只看一時,讓學生專注于教材和必讀書目,掌握“答題套路”,或許能更高效地提升分數。但就學生的人生歷程而言,看似“討巧”的做法,會讓孩子錯過太多。
現實中,學生把語文當作一門索然無味的學科,應付過考試后便與其漸行漸遠,甚至工作后不再讀書的情況并不少見。這意味著他們將會錯過自主閱讀對視野的擴展,對感知力和觀察力的“打開”,對思辨力的培養,不能不說是種遺憾。此次浙江省出臺的《方案》,本質上就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回歸純粹的閱讀體驗。在具體落實中,學校如何做好引導,值得進一步探討。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不意味著老師可以當“甩手掌柜”,而是對他們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省此次的《方案》就特別強調:教師不向學生推薦自己未讀過的書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同感:一些老師在推薦書籍時,言必稱“名家”“必讀”,卻說不出這些書到底好在哪里。有時明明是一本精彩的好書,卻講得人昏昏欲睡。
分享有道,介紹一本書時,是說說書名、提提簡介,還是挖掘出其真正有意思之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效果自然大相徑庭。例如,同樣是介紹《我彌留之際》,如果只說該作講述了美國農民本德倫將妻子遺體運回家鄉安葬的歷程,顯然忽視了其創作亮點。透過多人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的寫作手法,才是這部作品的特別之處。
這也就要求老師在推薦書目時,不能簡單“復制粘貼”,而是要自己先擴展閱讀量,把書讀懂、讀透。由此,一本書的感染力才能被擴展開來。當然,一個人的視野畢竟是有限的,學校不妨多與當地高校的教授、作家等群體展開座談活動。很多時候,一次庖丁解牛式的讀書分享,恰恰可以成為讓學生愛上閱讀的“點亮時刻”。
鼓勵學生讀“閑書”時,也要盡量跳出條條框框,摒棄一定要從閱讀中“得到”什么的急切心態。其實,閱讀的收獲往往是不期而遇的,有時是激發了某種微妙的感知,有時是對共情力的培養,有時則是引發了自己對某一領域的興趣,這一過程應該是輕松而美好的。如果強行要求學生寫讀后感,總結出意義和啟示,反倒會讓人頭腦緊繃,失了興致。
在營造愛讀書的氛圍時,學校還需更多采取開放式的交流方式。比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除了說出作品的精彩之處,也可以就哪些地方情節突兀、處理有失妥當展開討論。
再如,學校可以在假期結束后,多組織學生間的“閑書”交流活動。記得在筆者中學時,一位同學就曾飽含深情地分享她最喜歡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此前,我一直對現代詩歌“不感冒”,可當聽著她不事雕琢卻情感真摯的聲音,聽她對詩歌意象娓娓道來,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現代詩歌所具有的靈性和動人之處。
某種意義上,讀不讀“閑書”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古往今來,人類的智慧之作卷帙浩繁,教材收錄的內容就算是其中的“明星”,也只是滄海一粟。打破“標準答案”思維,營造更為寬松自由的閱讀環境,才能讓學生受到更為豐厚的知識滋養。
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07-12國際編號381323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樊錦詩星”
- 2023-07-12五十載音樂耕耘匯聚成集 《詩雨拈花錄》首發
- 2023-07-11《天水古今詩詞選》首發式舉行
- 2023-07-11敦煌有座“紙上窟”:國內首家敦煌主題書局有多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