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題:米蘭·昆德拉唯一的中國學生追憶老師:他教會我從新的角度理解文學
中新社記者 高凱
“他(米蘭·昆德拉)教會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去理解文學,這是個打開思路的過程,令我終身受益。”作為米蘭·昆德拉唯一的中國學生,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院長董強13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歐洲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日前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94歲。公開資料顯示,米蘭·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75年起移居法國。米蘭·昆德拉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被認為是20世紀小說美學革命的偉大探索者。代表作包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活在別處》《慶祝無意義》等,作品在中國讀者中享有盛譽。
談及自己與米蘭·昆德拉之間的師生之緣,董強用“重要機遇”來形容。他表示,自己最初留學法國,一方面身邊很多同學為了生存選擇了轉行,另一方面自己對于所學也感到迷茫,“聽說昆德拉在招學生,我就寫了封信想試試。成為他的學生是我人生的重要機遇,令我堅定推進文學學習的同時,他的課也成了我最迷茫時期的精神支柱。”
在董強看來,昆德拉的授課令自己感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他很深刻,有很多理論性的研究,但又完全不是一個學究型的學者,昆德拉上課的方式非常自由。他喜歡聽學生講感受,尤其喜歡給我們聽音樂,講音樂和小說創作的關系,等等。在我看來是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正是這些“意想不到”讓董強終身受益,“他(米蘭·昆德拉)教會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去理解文學,這是個打開思路的過程,文學要跟其他藝術種類,比方說跟音樂建立聯系,這是昆德拉獨特的理解方式。借鑒和比較,會對所研究的對象、要表達的對象都產生更深入的理解。”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就被譯介到中國,并掀起了一波翻譯、閱讀、模仿、崇拜的熱潮——“生活在別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媚俗”等一度成為流行語,而對于中國寫作者而言,米蘭·昆德拉更是早已超越了文學范疇,成為許多人的人生導師。莫言、余華等知名中國作家都曾是他的忠實讀者。
作為昆德拉的學生,同時也是研究中法文化的知名學者,董強認為,引發相關現象的主要原因或許在于,昆德拉作品的內在精神和外在風格與中國人的接近性,使人們更易產生認同感。“因為昆德拉的作品雖然非常深刻,但并不沉重。它們(其作品)總是顯得很輕松,帶有微笑,帶有幽默,可以說是舉重若輕,這與中國的美學其實是很接近的。在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中,面對一些沉重的東西,也是愿意從幽默、反諷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我認為這是昆德拉作品在中國贏得特別的認同感的重要因素。”董強說。
昆德拉喜歡引用福樓拜的一句話,“藝術家應該盡量設法讓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然而即便已然逝去,人們注定永遠無法忽略米蘭·昆德拉,他的作品、他的思想與態度仍會不斷被閱讀、不斷被討論。
昆德拉的特別意義在何處?在董強看來,從文學角度來看,米蘭·昆德拉提出的一些理念足以讓小說這樣一個傳統的表達方式擁有新的生機。“他認為小說要研究生活的復雜性。生活并沒有我們想象的,或者如它表面呈現的這么簡單,讀小說會更好地幫助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復雜性,一切并不是非黑即白,其中有很多更為細膩繁復的存在。跳出文學范疇,這些思考對于每個人都有特別的意義。”
憶及與昆德拉的最后一面,董強感慨稱已是5年以前,“那次是去他在巴黎的寓所見面,他怕我找不到,特意到地鐵站來接我。那一次我們聊了很多,現在回想起來更多像‘嘮家常’一樣,很親切,令我沒想到的是,彼次便是訣別。”
“昆德拉的去世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沉痛的消息。我希望在我所做的事情當中能體現出他的思想和教誨,這或許是我能做到的,對他最好的緬懷。”董強說。
據悉,昆德拉于1983年出版的著作《被綁架的西方,或中歐的悲劇》已由董強翻譯成中文,將在下個月發行簡體中文版。(完)
- 2023-07-13為中國未來而讀——2023閱讀行動研討會舉行
- 2023-07-12第二屆中國·邵武是個好地方嚴羽詩歌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 2023-07-12中國被授權實體首次加入無障礙圖書聯合會全球圖書服務
- 2023-07-12季羨林先生與敦煌吐魯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