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的小說課》
推薦理由:
《汪曾祺的小說課》內容由講座、訪談、序跋、書評等構成,但編選緊扣主題,沒有零散印象,反而有與汪曾祺先生面對面交談般的閱讀感受。汪曾祺講如何寫小說,娓娓道來,一讀就懂,一看就明白,“汪氏寫作”的魅力在這本書中也有淋漓的體現。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
推薦理由:
這本書是著名演員濮存昕的自傳,作者以自己曾經飾演過的角色為主線,分享了多年來在演藝道路上的歷練、探索、創新和思考。通過對演員和角色關系的深入闡釋,不僅讓讀者深度了解演員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內涵,也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對戲劇藝術的敬畏和熱愛。同時,這部作品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新中國表演事業的發展進程,引發幾代人的共鳴。

《你并不孤獨》
推薦理由:
寫娛樂圈里的人與事,并不容易,這一相對感性的行業或者說圈子,其實最難做到真實描摹,本書作者采取了慢鏡頭式的寫作手法,評論與散文口吻兼具,感性與理性并存,為讀者勾勒出娛樂圈諸多人物的清晰群像,讓娛樂更多地靠近了文藝,全書洋溢的人文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可讀與耐讀。

《成神——中國的畢加索 世界的庫淑蘭》
推薦理由:
這本書以長篇小說的形式,刻畫了一名真實人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民間剪紙藝術家庫淑蘭,文體的虛構,使得人物形象更具透視性,讀者得以穿過諸多的報道,看見庫淑蘭在媒體之外的形象,如同許多藝術史上的大師一樣,她痛苦但又不甘,自視普通但靈魂有光,她的故事讓人震撼,這樣的天才是無法被復制的。
庫淑蘭是奇人,是神人。神奇在哪里?在那些她的同齡人不具備的特質上,在許多藝術同行很難達成的境界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癡。所謂神,有兩種對比。一者,當事人與藝術同行比;二者,從事創作時的庫淑蘭與不創作時的庫淑蘭比。如此一番比較,讓“成神”有了更實際的依托、更現實的考量。

《三蘇家風》
推薦理由:
蘇東坡的一生波瀾壯闊,他做人、做事、做官,始終如一。他的價值觀是在眉山形成的,他21歲出川趕考,兩次回來丁憂,在家鄉先后待了近26年。母親程夫人被稱為古代三大賢母之一,孟母、岳母記載少,而程夫人流傳下來的事跡不少。蘇東坡直言不諱:“父老縱觀以為榮,教其子孫者皆法蘇氏。”全書以蘇東坡在家鄉眉山先后生活26年的歷程為主線,采用故事化筆法談“三蘇”家風教育,融“史實、詩情、哲思”于一爐,披露千年大文豪蘇東坡從風華正茂的少年到文采斐然的成年的成長歷程,立體化呈現三蘇家風家教故事。

《王鼎鈞作文六書》
推薦理由:
王鼎鈞認為:“作文這堂課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培養文學興趣,一個是幫助學生寫好作文,增加考場的勝算。”這套書給了讀者一把開啟寫作大門的鑰匙,循循善誘,教你把所思、所想、所感,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王鼎鈞以文學家的視野和教育家的方法,啟發讀者在寫作之路上思考和探索。

《京城繪·山川風物》
推薦理由:
你熟悉北京的山川河流嗎?這本書也許會打開一個更加自然鮮活的北京。北京聳立著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蜿蜒著超過6400公里的河流,滋養著超過5000種動植物。北京的自然早已同城市融為一個整體。這本書通過游山、玩水、沐風、賞景和博物這5個主題,來展現北京的自然以及自然背后的文化信息,激活你對這座城市更多的好奇與向往。

《漂泊東南山海間——抗戰烽火中的文化人》
推薦理由:
漂泊的是身體,安定的是心靈。這本書講述的是抗戰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人在福建的行跡與履歷。一介書生如何報國?是蔡繼琨的創辦音專,譜寫抗戰歌曲,用音樂喚醒民眾抗戰的熱情;是章振乾創辦報紙,通過時事評論、簡報、故事、要聞、詩歌等形式向讀者介紹時局變化,寓抗日道理于其中。諸多舉措,傳達的是文化抗戰的必勝信念,傳遞的是對學子將來與國家未來的美好祝愿。
張在軍刻畫的是那一時期以福建為核心地帶的文化人群像。尤以永安、建陽、長汀、邵武等山城為人物活動的主要環境。山路崎嶇、山區荒遠,然而就是有這樣一群人在這里傳遞著知識的甘霖、文化的星火。

《我的老娘八歲半》
推薦理由:
《我的老娘八歲半》由女兒艾苓撰文、老娘姜淑梅繪圖,講述的是女兒眼中的母親姜淑梅學習寫作與繪畫,以及日常生活中五味雜陳的諸多瑣碎。讀艾苓的文字與老娘的畫,不僅不覺乏味,反倒時時有引人入勝的風景:時而妙語連珠,讓人嘖嘖贊嘆;時而峰回路轉,令人恍然大悟。趣味橫生中充滿關于生活的真知灼見,是整本書的鮮明特質。這些原本被塵埃遮蔽的珍品,常能借姜淑梅的幾個詞或一兩句話瞬間露出真容。生活是按部就班的,能否從中咂摸出趣味與深意,與作家本人關系極大。當然,這歸功于艾苓身為作家的敏感與細膩,歸因于艾苓精準的把握與精煉的表達。可是,艾苓的寫作,若無姜淑梅這當仁不讓的主角,是不可能如此呈現的。

《博物館是什么》
推薦理由:
一座博物館是怎樣誕生的?本書以對談形式,全景式呈現湘博近10年設計、建設過程,講述由一個概念到一座場館的落成,如何做到從一粒沙開始,到建筑、園林、展陳,甚至文創都有著湘博的精神和烙印的一體化設計。本書通過剖析湘博設計建造過程,為專業人士提供生動樣本與可操作方案;同時通過國際競標、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師的奇特遭遇、T形帛畫的展現、常設展的緊張籌備等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到神秘有趣的湘博幕后。
本期書榜評委團成員:韓浩月 閆晗 張家鴻
欄目主持:沈杰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08-02慕風遠飏,絲綢之路上穿行的植物和香料
- 2023-08-02《請遠離消耗你的人》:走出心理誤區,讓對的人帶給你滋養
- 2023-08-01勞動者的自我書寫,為什么會“出圈”?
- 2023-08-01《數據分析簡史》:仰望數據科學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