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近最可愛的人
——讀李蕤赴朝家書日記
《走近最可愛的人:李蕤赴朝家書日記》 李蕤 著 宋致新 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
在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7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走近最可愛的人:李蕤赴朝家書日記》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讀了這部在戰火硝煙中寫下的著作,我深信它的出版將給這次歷史性紀念增添一朵奪目的浪花。
李蕤作為著名的革命作家和新聞工作者,在與志愿軍指戰員一起生活、共同戰斗中寫下的文字,所包含的歷史信息和家國之情,無疑是抗美援朝的一份珍貴史料。
李蕤出生于中原貧苦農家,青年時代刻苦拼搏走上了文學和新聞之路,參加過黨領導的“北方左聯”和“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協會”,他的散文《柿園》發表80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歡。他走上抗美援朝戰場,和志愿軍指戰員有共同語言,又能以作家、記者的敏感,用準確生動的文筆,記錄下志愿軍將士們的英雄事跡和精神風貌。
抗美援朝戰爭一開始,魏巍等一批軍內文藝工作者就活躍在戰場上。為了更加廣泛深入地反映這場偉大戰爭,1952年年初,中國文聯和解放軍“總政”決定組織一批作家、藝術家到志愿軍中深入生活。當時身為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的李蕤同志,積極報名。“赴朝創作組”由巴金任組長,成員都是久經戰火淬煉的革命作家和藝術家。他們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
朝鮮文化宣傳部門曾安排他們到朝鮮人民軍和紡織廠參觀,同朝鮮戰斗英雄、勞動模范座談。到部隊之后,他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戰士中間,零距離接觸戰斗英雄,又和一些軍、師、團首長交朋友,從他們的戰斗經歷中更深刻認識與感受我軍從紅軍、八路軍到解放軍的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和傳統精神。可以說,參加“創作組”使李蕤有機會對志愿軍生活進行多方面的體驗和考察。除了以報告文學形式再現“最可愛的人”的風采外,李蕤還在書信、日記中記載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這些文字記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對朝鮮戰地生活的全景式寫照。
李蕤的“家書”內容豐富,情感濃烈,還應歸功于另一個重要因素,這些家書的接收者——他的妻子宋映雪女士,是一位具有良好文學修養和豐富情感經歷的知識女性。她當時在《河南婦女》雜志做編輯,思想進步,性格堅強,通情達理。他每次寫信,就像和妻子面對面交談,盡情地敘事和抒情,有幾封信都超過3000字,最長的一封竟達到4000多字,以至于曾和他一起深入生活的魏巍同志開玩笑說他每封家信都是一部“中篇”。李蕤從離家到回國共9個月,在朝的8個月中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開城前線,大小戰斗不斷。為了粉碎美軍從西海岸登陸的陰謀,李蕤一度隨63軍長途跋涉,約一個月沒有寫信,還有少數信件在郵遞中輾轉丟失。即便如此,現在還有32封長長的家書幸存。
正是做記者養成的習慣,李蕤同志的戰地日記(現存1952年6月27日—10月25日)大多篇幅較長,記事較詳。該書將所存日記和書信統一按時間順序編排,二者互相補充和印證,給讀者提供了更加完整、豐富、翔實的信息,也使他們的行動軌跡前后密切銜接,所記事件和心路歷程環環相扣。兩位“主人公”雖然山海相隔,卻脈搏共振、言行互動,使人讀起來幾乎不會感到是一篇篇斷斷續續的記錄,而是一首首情節連貫的兩位“主人公”從慷慨離別到團圓相聚的長詩。
對此,我們不能不感謝李蕤先生在緊張的戰斗間隙,寫下了如此豐富的文字;感謝宋映雪同志的細心珍藏,感謝李蕤同志的子女把這些幸存下來的戰地記錄一字字整理出來。正如李蕤的小女兒、本書的整理編纂者宋致新在“前言”中所說,70年前父親留下的這些“吉光片羽”,恰恰構成了朝鮮戰場的“多面和全景”,再現了那個時代“值得憶念的社會氛圍和價值觀”,以及文藝家們“不計榮辱,竭忠盡節”的精神境界。
(作者:賈玉民,系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 2023-08-07追尋空中花園在地球上的痕跡
- 2023-08-07大自然一直在悄悄地愛著我們
- 2023-08-04從“教育問題”到“人本身” 石一楓《逍遙仙兒》新書發布
- 2023-08-04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系列教材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