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書話】
作者:劉虎(高級工程師、作家)
《終極恐龍》是我的第一部科幻小說,為此我醞釀了幾十年。從產生創作萌芽,到自認為把一些問題想清楚,在強烈創作沖動驅使下開始動筆,經歷了太多文學和科學等多方面的準備。我希望這是一部嘗試接近生命起源與人類社會之所以出現相關聯的書,能對應歷史、觀照當下、對未來有健康期許。
一
提起古生物,大家腦海里首先跳出來的是什么?我猜一定是恐龍。不管走到哪里,一談古生物,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大談特談恐龍的神奇,告訴你關于恐龍滅絕的秘密。
地質工程師經常為了判斷某套地層的時代歸屬,恢復古地理環境而研究古生物。我和古生物打了三十多年交道,最大的困惑不是埃迪卡拉等動物群的爆發和恐龍的滅絕,而是恐龍是如何誕生的。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要符合現實環境的要求。恐龍的誕生非常突然。它之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龐大生物,此后也沒有。恐龍是因為出現了什么樣的特殊地質環境,是由什么進化而來的呢?
《終極恐龍》 劉虎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今天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和陸生生物分別是鯨和大象。回顧海洋和陸地的歷史,即便排除人為原因,這兩種龐大生物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以大象為例。一頭成年大象一天要吃200公斤草,如果大象的密度像羊群一樣,無須人類動手,大象的嘴就能把地球的生態毀滅了。恐龍的體格是大象的很多倍,而且遍布陸海空,多少植物才能養得起如此龐大的種群?肉食性恐龍一天得吃掉多少羊群?
還有一個疑點,很多讀者都知道大象是需要修腳的,因為它們體重太大,腳趾會因此變形。恐龍的骨骼,尤其是支撐身體的下肢,承受的壓力遠遠超過大象,有些恐龍的腳趾形態還和鳥類的爪子相仿,它們為什么會進化成這種樣子?那些能夠翱翔天宇的翼龍得消耗多大能量?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得大到什么樣的破壞性程度?
帶著這些疑惑我做了一個概略性統計:最早出現的大型生物群落埃迪卡拉動物群的盛行和滅絕,出現在羅迪尼亞古陸開裂的時期,此后爆發了著名的澄江動物群;恐龍出現和滅絕的時代恰恰是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解體的時代。地球歷史上有過多次生命大滅絕和大爆發,都和板塊活動加劇有關,這兩次尤為激烈,說明地球當時的內生動力非常充足。
目前地質學界關于地球板塊活動的內生動力來源有多種假設,每種假設都還有很多待解之謎,但有一種可以確定,是地球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雪花凝結會釋放熱能,放射性元素衰變也會釋放能量。宇宙射線和生命起源之間的關系早已在實驗室得到驗證,放射性射線能促使現存生物基因發生變異也已眾所周知。宇宙射線既是成熟生命的殺手,又是催生新生物誕生的重要力量。
有沒有一種可能,恐龍是正常進化的地球生物遭遇異常強放射線變異而成?基于這一假設我開始規劃一本關于恐龍的科幻小說,但因一直找不到和現實社會的交匯點而難以動筆。我無法想象世界上出現如此密集的“強者”會是什么樣子。
弱者渴望強大,強者不能恃強凌弱。有時候,無論生理還是智力,弱小都可能是天生的。在人類社會,有一套相對健全的保護弱勢群體的制度,如果放在動物界呢?大可不必擔心。有些動物吃蜥蜴,蜥蜴吃比它們更小的動物,這對任何一個被吃的對象來說都是悲慘的,但某種意義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社會分工?我們假設人類處于食物鏈頂端,而事實早已證實殺死人類最多的動物不是獅子老虎等猛獸,而是蚊子。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人沒有被蚊子消滅,蚊子也不曾統治宇宙。相反,人類在蚊子的侵害中實際增強了很多抵抗其他病害襲擊的能力,蚊子還為眾多生物提供了食物。
二
那天,我守著電腦在三里屯的一家咖啡館坐了許久,神情恍惚地看著隨著黃昏的到來而趨于熱鬧的窗外……回首人類社會,我們經歷的多數災難何嘗不是因為過度的私欲所引發的呢?我快速寫下了一個題記:有些事物的滅絕不是災難,誕生才是。隨后,我在三里屯度過了一段暗無天日的鏖戰。所謂終極恐龍,意指物極必反。
總結自己第一次科幻創作,我以為科幻作品需要五根結構性骨骼:基礎是科學、框架是文學、外觀是幻想、內核是人性、蘊意是現實指向性。
離開科學就不是科幻。科幻文學存在的前提是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科幻文學中的科學幻想應該是前沿的,是對科技未來的設想,包括對過去發生的至今沒有解開的科學謎團的想象。離開科學基礎只是幻想文學。
《終極恐龍》寫了外星文明的入侵,意在表達我一貫強調的主題:天堂在腳下,地獄在心中。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顆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茫茫宇宙里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地球。任何一種無節制的欲望都可能把健康的動力轉換成瘋狂的、不受控制的行動,最終產生惡果。
科幻文學必須堅持基本的文學性,遵循文學的基本規律,用文藝的手段提煉生活并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缺少文學性的科學文字是科學論文或科普文章。幻想是科幻文學的翅膀,也是科學的翅膀。缺少幻想的科學家如何想到升天入地?沒有幻想的作家則無法展望未來。幻想文學的天馬行空需要現實的支撐。科幻文學的幻想必然要和科學緊密結合,通過幻想探尋科學謎團而作出有科學依據的假設。
文學沒有了對人性的挖掘,對心靈的探索,對靈魂的拷問,對哲學的思考,則不能稱其為藝術品。藝術的基本功能是關注心靈和靈魂,在此基礎上才能談認知、教化和娛樂。
無論科幻還是現實主義,根本目的一定是指向當下。沒有現實指向性的文學缺少發芽的溫度、生長的土壤和壯大的基石。任何作者都逃不脫所處時代的局限,但任何時代局限都不妨礙有責任心的作家通過對現實的敘寫嘗試總結歷史、構想未來。這便是現實指向性的含義。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1日 11版)
- 2023-09-22一碗酸菜面
- 2023-09-20唐宋詩人的綽號
- 2023-09-20【書評】在“流動中”重塑“堅固”
- 2023-09-19蘭州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