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網絡文學

    網絡文藝綻放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

    23-10-16 09:58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編輯:張蘭琴

        中華詩詞包蘊萬千,是一座可資不斷開掘的富礦。網絡文藝正以多元的敘事載體、靈活開放的創意機制,與中華詩詞不斷碰撞交融,讓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網絡空間充分綻放。新華社發

        中華詩詞包蘊萬千,是一座可資不斷開掘的富礦。網絡文藝正以多元的敘事載體、靈活開放的創意機制,與中華詩詞不斷碰撞交融,讓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網絡空間充分綻放。新華社發

        中華詩詞包蘊萬千,是一座可資不斷開掘的富礦。網絡文藝正以多元的敘事載體、靈活開放的創意機制,與中華詩詞不斷碰撞交融,讓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網絡空間充分綻放。新華社發

        中華詩詞包蘊萬千,是一座可資不斷開掘的富礦。網絡文藝正以多元的敘事載體、靈活開放的創意機制,與中華詩詞不斷碰撞交融,讓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網絡空間充分綻放。新華社發

        【網聚世界 中國風情】

        中華古典詩詞以其高度的畫面性、音樂性和意蘊性,成為獨樹一幟的文體,更以靈動的詩韻、雅致的詩意等美學特征享譽世界文苑。“氣象萬千盡是詩。”斗轉星移,歷數千載之演進,一首首詩,一闋闋詞,就是一段段時代傳奇。“人生百態皆作詞。”詩詞里有大漠孤煙、刀光劍影的江湖俠氣,亦有杏花煙雨、楊柳枝頭的紅袖柔情,是講述悲喜人生、探秘幽微人性的有效載體。簡而言之,中華詩詞包蘊萬千,是一座可資不斷開掘的富礦。

        近年來,中華詩詞的跨媒介再生產、再傳播如火如荼。如果說電影、電視等傳統媒介是詩詞傳播的顯力量,那么網絡文藝這一新興媒介則是一股巨大的潛流。無論是網絡文學的敘事轉化,還是網絡影像的轉譯呈現,網絡文藝正以多元的敘事載體、靈活開放的創意機制,與中華詩詞不斷碰撞交融,讓中華詩詞的斑斕與風姿網絡空間充分綻放。

        “詩入小說”文學遺產網絡文學中得以繼承

        漫長的中國文學歷史長河中,詩詞不僅是一種文體,還作為一種元素,融入其他文體之中。尤其是唐代文言小說開創的“詩入小說”這一新風尚,成為中國小說發展史上一道別樣的風景。古典小說這種具有史傳傳統的敘事文體也因此強化了詩的氣質與韻味。而“詩入小說”這一文學遺產,也當下的網絡小說中得以繼承。

        一直以來,歷史穿越類網絡小說熱度經久不減,一個重要原因于“穿越”這一敘事模式自帶的戲劇沖突。古今二元對立模式是制造和升級戲劇沖突的突破口,是不斷產生創意的源泉。而中華詩詞作為一種表征古典語境的文化元素,與穿越網文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詩入小說”自然成了歷史穿越小說的不二選擇。當然,網絡小說不同于傳統小說,其交互性、想象性與媒介性等特質,必然賦予古典詩詞一種全新的身份,令其開啟新型的敘事與美學功能,從而打開不同于古典時代的敘事與美學空間。

        “詩入小說”的歷史穿越網文中,穿越者憑借對后世知識的占有,成為“出口成章”“才氣縱橫”的詩詞“大家”,從而馳騁于各種文才比拼的場合,甚至詩詞還能成為武器,用以征戰沙場、所向披靡。這種駕馭文才的自由恣意之感,既滿足了網友的自我代入欲,又制造了震驚式的喜劇感。

        網絡文學作為流行媒介,擁抱中華詩詞,是對中華詩詞文化傳播的助力;網絡文學作為新興媒介,融合中華詩詞,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有益嘗試。

        古典時代,詩詞進入小說,或為人物代言,或為摹景狀物,其功能或是推動情節發展,或是議論抒情。應該說,中華詩詞是作為敘事要素融入古典小說之中,總體上是為敘事服務。詩詞的文體與美學特質融進小說,推動古典小說詩化的進程。與之相比,網文中的詩詞顯然消除了“敘述”之用,而是為網文的“故事”服務,“詩入網文”是作為“爽點”而存,即帶給網友“爽感”的橋段,詩的內容與小說的敘事通常并不相關,純粹是穿越者的“道具”。因此產生了諸多批評之聲,有論者認為“詩入網文”是拼貼游戲,是網絡游戲道具規則的復制。確實,網文作家不能一味割裂詩詞與小說敘事、美學追求的整體關系,應以整體思維擁抱詩詞,取道歷史經驗并結合當下現實,提振詩詞與網文融合的敘事之美與意蘊之美,因此“詩入網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線上鑒賞為中華詩詞傳播插上新翅膀

        如果說詩入小說成了故事的點綴,與中華詩詞文化的全面呈現還有一定距離,那么網絡散文、短視頻則以詩詞品讀的路徑,從廣度上展現豐富、多元的詩詞世界。

        21世紀之初,一些作家投身詩詞鑒賞類散文隨筆寫作風潮,這批作品部分連載于網站,受到出版社青睞正式出版,后轉載于各大文學網站,是早期借由網絡傳播的詩詞品讀類文藝形式。這股創作風潮與傳播模式延續至今。其中不少作家大多出身網絡,熟稔大眾口味與網絡寫作特質,一改傳統詩詞鑒賞寫作學術化的“高冷”模式,以大眾的視角、親民的口吻、通俗的解讀、詩情畫意的筆致,開創詩詞鑒賞隨筆的網絡模式。盡管這種走俏市場的寫作模式還有諸多瑕疵,但不得不說,這些網文很好地普及了古典詩詞。

        接棒而上的是短視頻。短視頻一出,即成為網絡文藝家族中的一匹“黑馬”,取散文隨筆而代之,成為中華詩詞網絡傳播的主力軍,為之插上新的翅膀。各路網絡高手齊聚短視頻陣地,打破文字單一模式,結合短視頻視覺化、輕便化優勢,借用各種文藝形式演繹古詩詞,包括“說唱+古詩詞”“舞蹈+古詩詞”“戲曲+古詩詞”“小劇場+古詩詞”“吟誦+古詩詞”“沙畫+古詩詞”等,五花八門,熱鬧非凡。一時間,中華詩詞成為短視頻序列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中華詩詞短視頻制作競爭激烈,脫穎而出者甚少。相對而言,比較好的中華詩詞短視頻,有著詩詞網絡隨筆的影子,同樣是撫慰人心的解讀、真摯動人的情感、文采斐然的語言,同時還有獨特的“慢”讀視角,包括“慢”文本的選擇、“慢”讀的氛圍和“慢”人生的領悟。顯然,這樣的視角是吹進大眾心靈的一縷沁人心脾的清風。

        短視頻優勝劣汰、迭代更新迅猛,非專業的詩詞解讀已然無法滿足當下多層次、細分化的市場需求,專業隊伍開始進入短視頻大潮中來,專業化、精確化的詩詞鑒賞視頻呼之欲出。這類短視頻向詩人、詩史、社會史等方向延伸,引領詩詞鑒賞朝著更為縱深的空間拓展。總體而言,詩詞鑒賞類網絡文藝一路進發,自我更新,形成古今融合、中西化用、專兼互補的良好格局,是中華詩詞文化傳播的中堅力量。

        詩詞紀錄片走紅網絡展現中華文化深度

        中華詩詞既有浪漫主義的想象,亦有現實主義的記錄,內蘊一個時代的自然風物、歷史人文、精神品相等諸多信息,是時代的注腳。“詩史互證”歷來為史家青睞,而紀錄片紀實性的本體特質符合歷史敘事的要求,是“以詩說史”的良好載體。因此詩詞類網絡紀錄片的內容基本采用“以詩說史”的方式,由詩詞勾連詩詞家的個人史、地域文化史和時代變遷史等,從深度上探尋中華詩詞的天地。

        一部詩詞集,就是一位詩人畢生的心路歷程與人生寫照。網絡上廣受歡迎的大型歷史名人紀錄片《李白》,以李白人生重要節點的詩歌篇章,貫穿、勾勒他的一生,再現了這位詩歌巨匠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與浪漫高潔的精神品格。

        古人云:“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沒有大漠雄渾壯麗的風光,就沒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佳句;沒有黃河呼嘯奔騰而去,就沒有“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動人詩篇;沒有廬山瀑布的大氣磅礴,就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麗想象。中華詩詞里潛隱著地緣文脈,一首首詩篇串聯起來,呈現的是一幅生動的華夏地理版圖,表達著繾綣綿綿的人文情感。《詩詞之旅》《江南文脈:詩詞篇》等網絡上廣泛傳播的紀錄片作品,都以詩詞地緣的視角,詩詞品讀的基礎上進行史海鉤沉,探尋詩詞背后的地理人文景觀。

        應該說,眾多網媒中,紀錄片完整度、縱深度和真實度三個層面,超越了其他媒介,與詩詞美學、詩詞文化傳播的初衷最為接近。但是從傳播角度上,詩詞紀錄片仍有提升的空間。目前網絡傳播廣泛的詩詞紀錄片仍以傳統電視紀錄片為主,具有較強的紀錄本體意識,采用紀實性話語方式,體量較大,考據翔實,內容專業,追求知識的密度和思想的深度。與純粹網生紀錄片相比,形式上比較單一,話語莊重有余、網感不足,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詩詞紀錄片的進一步傳播。

        網絡文藝的助力下,中華詩詞“曲高”而不“和寡”,正一步步走進大眾生活。可以說,網絡文藝正攜手中華詩詞春風化雨中向陽綻放。當然,網絡文藝要真正能夠帶領大眾進入詩詞天地,領略人文之魅,讀詩詞、品詩詞,從而增益人生,著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需要繼續辨明方向,不斷強化價值引領和思想內涵,進一步樹立精品意識,深入探尋中華詩詞的藝術魅力和精神品格,并通過新穎的形式、接地氣的手段加以呈現,力求與當下的時代風潮和審美趣味相協調,實現內與外、表與里的交融和統一。

        (作者:趙敏、李健,分別系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日韩精选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bt|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高清|